纵横神州的大动脉
1984-11-01裘实李生义
裘 实 李生义
从蜀道之难说起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是唐代诗人李白形容入川道路艰难的诗句。由唐代到清代,韶光流逝了一千多年,蜀道依然“难于上青天”。同治年间,有两位旅行家,一个叫洪良品,一个叫吴焘,分别从湖北和北京出发,一个乘舟溯江而上,一个翻山越岭入川。洪良品走走停停,整整走了三个月,才到达重庆;吴焘也走了二个多月,四月十三日启程,六月二十五日到达成都。他们艰苦跋涉,历经险境,感慨万千。洪良品在《巴船记程》中说:“李太白诗云:‘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非身到其境不知也。”
从同治、而光绪、而宣统、而民国,八十多年又过去了,蜀道仍无根本性的改变,仍被游人视为畏途。
但是,新中国诞生到现在,仅仅三十四年,蜀道就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宝成铁路、成渝铁路、成昆铁路、襄渝铁路等相继通车,“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的崇山峻岭,如今飞奔着人民的列车。入川旅游的人,从北京登上火车,跨黄河,过潼关,越秦岭,只需两天时间,就可到达四川省会成都。
蜀道由难途变通途,是新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缩影。你只要拿旧中国的地图同新中国的地图一对照,新中国铁路建设的成就就一目了然了。
不堪回首忆往昔
说起旧中国铁路修建史,真是令人不堪回首。1865年,有个叫杜兰德的英国商人,在北京宣武门外的平地上,修建了一条一华里长的小铁路,搞了一台蒸汽机车,鸣着汽笛来回行驶,这是首次在中国土地上出现的铁路。杜兰德修建这条小铁路,是为了做广告,企图掌握在中国的修路权,从而搜刮中国的民脂民膏。谁知闭关自守的清朝王公大臣们,根本不能接受这个“洋玩意儿”,当即派步军统帅出面,以“观者骇怪”为理由,下令将铁路拆除了。
过了十一年,1876年6月,英国商人组成“吴淞铁路公司”,打着通商的幌子,连蒙带骗,在上海至吴淞口修筑了一条十五公里长的窄轨铁路。这是修建在我国土地上的第一条铁路。一年后,清朝政府用二十八万五千两白银赎买了这条铁路,不久,就把铁路拆掉了。又过了四年,1881年,为了运送唐山煤炭,清朝政府开工修筑唐山至胥各庄铁路,当年11月8日修成通车,这条铁路全长仅十公里,总算有了我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而且采用“标准轨距”,两轨间距离1.435米。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俄、德、英、法、比、日、美等帝国主义者,先后获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经营铁路的权利,从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陆续建成了京汉、津浦、粤汉、沪宁、沪杭、胶济、石太、中东等铁路。这些铁路帮助了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泊来的洋货从沿海源源运进内地,中国的物资金钱,不断流向国外。蒋介石政府统治中国二十二年,铁路建设也十分缓慢。这样,从1876年到1949年的七十三年间,铁路营业里程仅两万一千多公里,而1949年能通车的只有一万一千公里。不仅如此,这些铁路标准混乱,设备简陋,运输能力很低,并且大都分布在我国东北和东南沿海一带。
三十四年的大变化
解放前的旧式机车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把铁路建设视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先行宫,十分重视铁路建设。先是用了三年时间,恢复了在战争中遭到破坏的铁路;随即着手进行建设铁路网的宏伟计划。经过三十四年的努力,新建铁路二万八千多公里,使全国铁路营业里程增加到五万多公里。这期间,打通隧道四千多座,总长一千八百公里;修建桥梁一万四千多座,总长接近一千公里。黄河上,解放初只有两座铁路桥,现在增加到了十三座。长江历来被称为天堑,解放后先后在武汉、南京、重庆、枝城等地修起七座大型铁路桥和铁路、公路两用桥,天堑因而变通途。在修筑新路的同时,还改造了原有的线路,增修双线八千公里,修建电气化铁路两千三百多公里,新建和扩建枢纽四十多处,大大提高了运输能力。1983年同1950年相比,客运量增长了五倍多,货运量增长了十倍多。尤其令人兴奋的是:全国铁路网的骨架已初步形成,我国铁路已从东部沿海一带伸向祖国的西北和西南地区,初步改变了铁路布局不合理的状况。
现在,当你打开全国铁路交通的总图时,以北京为中心的纵横交错的铁路干线,醒目地映入你的眼帘。其中纵贯南北的有哈尔滨——长春——大连、北京——广州、北京——上海、太原——焦作——枝城——柳州等干线;横贯东西的有满洲里——哈尔滨——牡丹江——绥芬河、连云港——兰州、兰州——乌鲁木齐、兰州——西宁、北京——包头——兰州、武昌——襄樊——重庆、上海——杭州——株洲——贵阳——昆明等干线。目前大陆上各省、市、自治区的首府除拉萨外,都有铁路与首都相连。那纵横交错的铁路网,就象人身的动脉一样,使我们伟大的祖国的血液得以循环,使我们古老的祖国保持青春的活力。
满怀豪情向前看
全国67%的人口和近80%的工农业生产设施,集中在京广线以东的18%的国土上,而我国的煤炭、石油、森林等资源,则偏集于华北、西北、东北一些地区,这样铁路运输就成了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党的十二大确定把包括铁路在内的交通运输,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的三个战略重点之一。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为保证实现到本世纪末工农业总产值翻两香,国家制定了“分两步走”的铁路建设规划。规划要求:前十年打好基础,到1990年,营业里程达到六万公里;后十年设想更新建铁路一万五千到二万公里,使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七万五千公里到八万公里,并且建成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铁路网,以适应到本世纪末年货运量达到二十五亿吨和年客运量达到二十五亿人次的需要。
这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铁路发展前景。前景喜人,但要把规划变成现实,要靠全国人民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