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的启示

1984-11-01陈伟中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3期
关键词:时代感产地考验

陈伟中

我收藏着两张从报上剪下的照片。一张拍的是一把象牙折扇,指甲般大小,上面刻下唐诗三百首,产地:中国苏州。另一张拍的是一片集成块,也是指甲般大小,上面布满了成千上万个电子元件,产地:欧洲瑞典。我感叹它们的无比精巧,可一个是仿古的微雕技术,另一个是最现代化的科技成果;我也感叹它们的连城之价,可一个仅能放在玻璃橱中供人观赏,另一个却能启动火箭,操纵飞船;然而我最感叹的则是它们都属于同一时代的最新产品,一个散发着浓重的历史气息,而另一个却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古老的中国,历史味太浓而时代感欠少。

我是学历史学的,可我喜欢寻觅时代感。时代感究竟从何而来?首先在于代与代之间的差别,这个差别,并不在于黑头发与白头发之间,而是新旧时代的交替。任何人都无法拉住时代的步履,正如无法阻挡旭日的东升。

每一时代都有其特点,每一代人也都有其时代的精神。那么,八十年代的大学生应该具有怎样的时代精神呢?

也许,我们不会重复老年知识分子牛棚和干校的经历;也许,我们还能避免中年知识分子的通病——陆文婷式的休克。然而我们肯定将面临,而且已经面临时代的考验。四化的最后实现,历史地注定了要由我们这一代人去完成。这难道不是一场最严峻的考验吗?我们究竟凭着什么去经受考验呢?大家也许会说:凭知识。不错。早在十七世纪,培根就曾说过:“知识就是力量。”可打开中国的历史,文明古国似乎从来不少知识:古籍经典,汗牛充栋;文化名人,历代不绝;无论是战乱之年,还是太平盛世,也都启用了有识之士。那中国何以落后呢?除政治经济问题之外,知识的老化也是一大原因。一部纺机,一架水车,一具犁,都已用上二千余年而无改革。目前我们的大批工厂对生产二三十年一贯制的产品,也心安理得,不觉为奇。长此以往,我们的祖国何日才能腾飞呵!从来都是如此,社会的进步与新生,需要知识的早衰和死亡来作代价。要是培根活到二十世纪,他一定会说:知识的更新就是进步!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人类知识总量差不多每二十年就要翻一番。永恒的方舟已经消失,人们纷纷挤入现代之门。那些先行者中间,还有日本的农民,他们革新了中国的插秧机,很快全面推广,可我们的农民兄弟至今仍然脸朝黄土背朝天;他们引进了中国的温州蜜柑,加以品种改良,现在年年丰产,而在它的老家——中国,能尝到者寥寥无几。这一切,又该给我们怎样的启示呢?最聪明的人富有创造能力,比较聪明的人在模仿的基础上进一步革新,不那么聪明的人仅仅会模仿,而只有愚蠢的人,才自认老大,连模仿都不会,甚至也不愿意。

中华民族决不是愚蠢的民族!可老路已经走到了尽头,新路在开拓之中。现在正需要开路的利器,这——就是崭新的知识。

北京猿人为了生存,保存火种和打制石器是当时的新知识;战后日本为了迅速恢复发展国民经济,他们的管理科学是世界上的新知识。可见,时代需要的知识就是新知识。现在我国的体制改革也是一门新学问,需要许多新知识。知识分子下决心脱一身毛,在新的事业中是大有作为的。

前辈为我们打下了万里江山,而我们将给后代留下什么呢?我们并不满足于到2000年能有个小康之家,我们还将怀着进取之心跨入二十一世纪。到那时,在欧洲、在美国、在日本的中国展品将不再仅仅是青铜器,或者是楼兰古尸,而将是最现代化的科技成果;到那时,打开精致的百科全书,那些发明者的条目中,将添上许多中国人的名字;到那时,西方人争相购买的物品上将带着这样一个标号:产地——中国!

此时此刻,你们看到没有,在这冥冥之中,有一双眼睛,一双智慧的眼睛,这是新时代在默默地注视着我们。而我们——民族振兴之先驱,将以十倍的创新、百倍的努力迎接时代的考验!伟大的歌德曾这样欢呼新时代的到来:

“宽恕我吧!渗透着时代精神,这是莫大的乐趣!看那,从前的智者是怎样思考的,而我们最后却远远地超过他们!”

猜你喜欢

时代感产地考验
眼力大考验
眼力大考验
以鲜明的时代感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参与
与时俱进 创新载体 切实提高反腐倡廉活动实效
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
着重消费型
辽宁三市县被认定为国家级古生物化石产地
考验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
天津86%养殖场获无公害产地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