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吉思汗陵墓的秘密

1984-11-01张崇发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10期
关键词:苏鲁长矛祭品

张崇发

碧绿的牧草在轻风中摇曳,银练似的溪水潺潺流淌,蓝天下,雪白的羊群在绿草中滚动,牧羊姑娘清脆的歌声,在悠扬的马头琴声的伴奏下,此起彼伏……这一切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陵园,就座落在这美丽的草原上,它象缀嵌在草原上的一颗明珠,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各民族游人,前来祭祀、参观、瞻仰。

然而,每一位来者,当他告别“成陵”远去的时候,对于这座名声远扬的陵墓,除了深深的崇敬外,总免不了还有一种神秘莫测之感。因为围绕着这座陵墓,七百多年来发生过许多微妙、曲折的故事,这些故事过去一直湮没在历史的烟云之中,很少为常人所知,直至今日,有些事对于历史学家来说,也还是一个难解之谜。

这里是陵园,却不是真正的葬地

这座陵墓,座落在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政府所在地阿腾席连镇以南的甘德尔敖包上。登上甘德尔敖包,一眼就可看到一座蒙古包式陵墓,它雍容大方,嵯峨耸立,分外壮观。

进入陵园,你会遇到第一个难解之谜:成吉思汗的遗体究竟葬在哪里?

按说,既然叫成吉思汗陵,就一定是成吉思汗的葬地了。可是不,成吉思汗的遗体根本没有葬在这里!

一种说法是:成吉思汗死后,“葬之于斡难、怯绿连、秃刺三水发源之不儿罕合勒敦诸山之一山中”(《多桑蒙古史》)。

另种说法是:成吉思汗“葬起辇谷”。(《元史》太祖本纪)

再种说法是:“成吉思汗葬一山中,山名阿勒筛。嗣后其族及其诸嗣汗皆择葬地于此。”(《马可·波罗纪行》)

还有一种说法是:“成吉思汗所葬之山名曰汗山”。

这几种说法,经考证,地名虽异,地点却基本相同。这就是说,成吉思汗的真正葬地,应在乌兰巴托附近一个山谷中,但具体葬点却不得而知。这是有原因的。

据记载,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前,曾有遗嘱:“死后秘不发丧”。这年8月25日,成吉思汗死于西夏灵州(今宁夏灵武县)军中,遵照成吉思汗的遗嘱,诸将坚决保守秘密,当灵柩悄悄运到怯绿连河发源地成吉思汗的大斡耳朵(汉语意即官衙、官府),举行葬礼时,参加葬礼的只限于诸宗王、公主,以尽量避免扩大影响。举行葬礼后,“以少数人奉其遗体至葬地”(《马可·波罗纪行》),埋在一棵树下。这样,若干年后,“少数人”一死,能有多少人知道成吉思汗的葬点呢?

但这仅仅是一方面的原因。一个更重要的使后人寻不到具体葬点的原因是:按照蒙古族的风俗,死人葬时,“不起坟垅,葬毕,以万马蹂之使平”,故意使地面上不留标记,不留痕迹,那自然就找不到了。

更“绝”的是,成吉思汗埋葬后,葬地种了许多树木。以后,“树木丛生,成为密林,不复能辨墓在何树之下。”(多桑蒙古史》)

死在西夏军中,为何要运回蒙古安葬?

前面已经提到,成吉思汗是病死在西夏军中的。当时,成吉思汗全军上下,都在进行激烈而忙乱的战争,此时此刻,成吉思汗的部下为什么不顾战争的大局,非要把成吉思汗的遗体千里迢迢运回蒙古大本营呢?

据记载,七百多年前,成吉思汗曾来到怔绿连河之源头,行军休息时,他“息一孤树下,默思移时,起而言曰:‘将来欲葬于此”。但成吉思汗没死在自己的大本营,却死在了异国(西夏当时是一个国家)的土地上。成吉思汗的儿子及部下牢记着他生前说过的这句话,于是,他们不远万里,运灵回蒙,“遵遗命葬于其地”。

值得一说的是,成吉思汗的后裔也向成吉思汗“看齐”:不管死在多远的地方,都要运到成吉思汗的葬地安葬,即使“死地远在百日行程之外亦然”。(《多桑蒙古史》)元宪宗蒙哥于1259年死于合州(今四川合川),诸王大臣就用两头毛驴驮着他的遗体,一直运到不儿罕合勒敦山中,葬于成吉思汗旁边。

成吉思汗和他的后裔,至死也要回到自己美丽的故土,这大概就是汉人所说的“叶落往根”之意吧。

七百年前的隆重葬仪

我们虽然找不到成吉思汗遗体的真正葬地,却可以从浩如烟海的史籍中,搜寻出有关记叙成吉思汗当年葬仪的记载。

七百多年前,成吉思汗的灵柩从宁夏运至蒙古大本营后,先依次陈柩于成吉思汗每一个大妇(许多妻妾中,地位最高的妻子)的斡耳朵中。诸宗王、公主接到讣告后,立即从横跨欧亚大陆的各个占领地出发,前来大本营奔丧,距离最远的,三个月后才风尘仆仆地赶来。埋葬时,葬地搭有巨大的帐篷,帐内放一木座,成吉思汗遗体放于木座上。木座前面摆着一张桌子,以放置各种祭品。祭品是丰盛而别致的:有牛肉、羊肉,有马奶、牛奶,有钱币、皮货。还有一匹牝马、一匹马驹和一匹最上等的牡马。——它们无法摆在桌子上,就拴在帐内。

这些丰盛的祭品连同帐篷诸物,待葬仪结束后,都一齐埋入墓穴中,然后用土填平。

这种七百多年前的葬仪,在今天还可以看到一些遗风,只要来到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陵园内,参加几次期祭、季祭、年祭,就可以领略那数百年前的风采。

每年农历三月十七日,按照蒙族习俗是成吉思汗显示军事才华,建立不朽战功的日子。这一天要举行最隆重的祭奠“苏鲁锭”(长矛)大会。据传说,有一回,成吉思汗在一条大河边的战斗中,被敌人打败了,无路可退。他急忙跪下来向天神叩头求救。霎时,天空中乌云四起,电闪雷鸣,一只长矛从天上飞下来。他举手欲接。这只长矛却立刻停在高高的半空中不动了。见此情景,成吉思汗即令左右侍从杀羊祭祀。因身处败阵异地,一时寻觅不到羊只,便又跪地叩头,立誓要在战胜之后用九百只绵羊祭奠。于是这只长矛才落了下来。成吉思汗得到这只长矛,立即扶鞍上马,催兵迎战,打败敌军、转危为安。这就是“苏鲁锭”大祭的来历。在祭祀仪式上,摆在“成陵”正殿的紫檀色供桌上的祭品,基本上和七百年前祭灵时一样,只是没有牡牝马,但往往有香气四溢的马奶酒。祭祀开始后,由后袭的祭陵人雅木特德先敬酒三次,接着,朗颂《出征歌》,之后又朗颂《苏鲁锭歌》。听了这两支歌,不由得眼前便会涌现出成吉思汗身骑高头大马,手持黄杆红缨长矛,纵横驰骋,所向无敌的威武形象。

也许,这就是活人祭祀死者的用意!

(劳岩摘自《文物天地》并根据《并州文化》补充)

猜你喜欢

苏鲁长矛祭品
自相矛盾
新疆博州:成群北山羊雪中觅食嬉戏
不发糖的克苏鲁
马来西亚推“防疫祭品礼盒”
在高原(二首)
我的课题我做主(连载)
自相矛盾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