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状难状之景 达难达之情

1984-11-01方智范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4年12期
关键词:下阕言情秋景

方智范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长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

此词的成功,首先在于其情景融浃之妙。

词虽上阕写景,下阕言情;然能情景齐到,相兼相融。故清人冯熙评柳词说:“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宋六十一家词选例言》)首两句,总写秋景。“江天”二字,为下面铺叙景物提供了空阔无垠的背景。“潇潇”写秋雨之声,“洒”写秋雨之态,此雨声雨态,无不在间接传达出一种凄凉萧索的气氛。“洗”字于平淡中见工力,唯其眼前景物被秋雨洗涤一过,方能显得如此明净,如此触目,而逗动作者的缕缕情思。接着便承“清秋”之意,着力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雨后暮景。“渐霜风”三句有三层意思。秋风肃杀是一层;再加肃杀秋风横扫关河,旷野空阗无人,使人难忍,又是一层;更何况夕阳西沉,独立楼头,情何以堪!又是一层。在加倍渲染之中,一种江南游子的飘零无依之感,已隐然可见。而且,这三句对景物的铺叙,境界阔大,苍凉豪远,极有气象,在柳词以前少见,唯传为李白所作《忆秦娥》中“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两句,可差似之,所以苏轼也不禁赞为“此语于诗不减唐人高处”(赵令畤《侯鲭录》卷七)了。以下仍是写景,但转换了角度。“红衰翠减”,不言“花”,“叶”,而言“红”、“翠”,其意固在于使景物色彩鲜明。但与“是处”连用,则更在于有意把实物虚化,由众芳摇落写出万景衰飒、节序如流,所以下句紧接“苒苒物华休”。歇拍“惟有”两句,以江水东流,暗寓时间悠悠,是进一步化实为虚,将具体景物虚化为一种心境意绪,隐蓄着凄清落寞、惆怅万端的人生感伤。着以“无语”,看似无理,实则有情——此情在上阕写景中已是若隐若现;至此,下阕的言情,便如水到渠成,势在必然了。

下阕情思都由秋景触发,是即景生情。“不忍”三句,直言其情,表现了羁旅之悲,思乡之意,可谓一篇主旨所在。但在写法上,却是直而能曲:明明上阕所写景物皆是“登高临远”之所见,然而偏又说“不忍”。这样作一曲折,就写出了作者欲有所为而不成,欲归家乡而不能的内心矛盾苦闷。“年来踪迹”隐括了作者在人生旅途上坎坷不平的经历,冠一“叹”字,情感倾向顿现;又以“何事苦淹留”的一句反诘,来自问自责,道尽了恨极之人难言的痛楚。言情到此,亦可说是感人至深了。但作者又出以想象之笔,在羁旅行役之思中再织进思恋爱人之情,用后者进而衬托前者。“想”字以下,纯为代人设想之辞。这种推己及人、从对面落笔的言情手段,前人诗中也屡有运用,如杜甫《月夜》写自己想念妻子,偏说“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写自己思恋情人,偏说“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等等。柳永此词由行者(作者自己)设想居者(“佳人”),是虚写,而虚中见实,情中有景,就想象之真切、体贴之入微而言,与上述诗篇可称异曲同工。然而这一层想象只是侧笔,因歇拍“争知我”三字,又从居者回到行者,“倚阑干处,正恁凝愁”,是明写行者,一个“恁”(如此,这样)字,绾合了居者和行者两个方面,写出了相隔异地而相思同心的感情,两人之情,一笔俱包,真是缠绵纠结,情味深永。从而把此词结末的一个“愁”字,异乎寻常地加以突出,写出了作者独客他乡的万般苦况。在这首词中,眼底之景与心中之情,如辅车紧紧相依,如水乳渗透交融。

此外,这阕词状物传情,纯用白描,语言浅显而不粗俗,新隽而不雕琢,也是特点之一。我们读此词觉得颇有韵味,一方面因作者注意选择能恰切地表现景物特征、传达主观情思的词语,如“潇潇”、“洒”、“洗”“凄紧”、“冷落”、“残”、“衰”、“减”等形容词、动词,把秋景之衰飒渲染无遗,而又字字关情;另一方面,更在于作者随其主观情思之翻腾转折,而自由驱遣前人诗句于笔下。如“洗清秋”来自于韩愈《酬司户卢四兄云夫院长望秋作》中句“长安雨洗新秋出”,“红衰翠减”采自于李商隐《赠荷花》中句“翠减红衰愁煞人”,“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化用高蟾《秋日北固晚望》诗句“何事满江惆怅水,年年无语向东流”,皆能与词意相贴,融化无迹。尤其是“渐霜风凄紧”三句,由李白“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化来,气象逼近而更具形象,层次更分明;“想佳人”数句,又融合了谢眺《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诗、温庭筠《梦江南》词中“天际识归舟”、“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等句意,再缀以“误几回”几字,而使内涵更为丰富,词句更加灵动,真是绝妙的再创造。

过去评价柳永词,于毁誊褒贬之间,相去甚远,但都无不承认他对宋词发展的贡献。除了因柳永精通音律、第一个大量制作慢词之外,在《乐章集》中有少量象《八声甘州》这样格调较高而艺术成熟的精金粹玉,恐怕也是一个原因。

(摘自《语文学习》1984年第4期)

猜你喜欢

下阕言情秋景
思念的五月
“言情”的概念史和“言情”故事的特征
士魂
江渡
卜算子·海棠为风雨所损
简论《九辩》中秋景的描写
自古逢秋悲寂寥
半阙词
《写给失踪者的信》获言情作协大奖
读者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