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漫画“大趋势”

1984-08-20姚纵

中国青年 1984年4期
关键词:奈斯比特工业

姚纵

美国社会预测专家约翰·奈斯比特1982年10月发表的《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的中译本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和中国读者见面了。《中国青年》杂志要我向青年朋友们就这本书到底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引起那么多人的关心、这本书对我们又有哪些启示等问题谈谈自己的感想。我虽然参与了向国内介绍和翻译这本书的工作,但由于这本书中有许多新概念,同中国的国情相去甚远,老实说自己也没什么研究,可是我又觉得向青年朋友谈谈这些问题也是我不容推辞的义务,因此接受了这个任务,不过只能介绍一点情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仅供青年朋友们参考。

奈斯比特使用了一种独特的“资料分析法”对美国社会趋势进行分析。他在十二年中连续监读了美国全国各地六千多种地方报刊,从大约二百万篇报道文章的分析中总结出了美国社会的十大发展方向。此书一出版即受到各界注意,第一个月就成为美国全国的畅销书,而且两年来一直保持了畅销的纪录。世界各个不同语种的国家纷纷把它译成本国的文字,据统计现已被译成十六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行。我国学术界于1983年初就注意到这本书,第一篇详细介绍的文章于1983年7月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的刊物《美国研究参考资料》上。

奈斯比特认为美国社会正在蜕变之中,目前正处于新旧交替的夹缝时期,正在进行结构调整。他在书中归纳出的美国社会十个发展趋势涉及当代美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以至人们审美趣味等方面正在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他预测在未来社会中,这些变化将得到不断加强。但是,奈斯比特又认为,在这诸多变化中有一种变化是最根本的变化,即美国社会已变成信息社会,其标志就是美国的白领工人(技术人员、职员等)的数字已超过蓝领工人(体力劳动工人)。在这个根本变化的影响下,美国的基础工业、美国各地区的发展前景,以及国内和国际贸易的前景等都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并将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工作和政治态度。他把今后十年看成是关键性的变革和过渡时期,要求人们作好思想准备,迎接未来的全面信息时代。他说,人们有了思想准备,就可以预先安排自己的前途、事业、甚至今后的居住地点,学生可以知道应该选择什么专业,企业家可以知道向什么行业投资,政治家可以预先知道自己的精力应该用在什么地方。

他说,1950年美国劳动大军中仅有17%的人从事信息工作,而目前从事计算机程序编制员、教员、职员、秘书、会计、证券经纪人、经理、保险行业人员、官员、律师、银行业和技术员等信息方面工作的人已超过60%,现在美国只有13%的劳动力从事制造业。

《大趋势》把信息社会的主要特点概括为:一,起决定作用的不是资本而是信息知识。在工业社会里,战略资源是资本,例如一百年前有不少人懂得如何建造钢铁厂,但拥有建造钢铁厂资本的人却不多,由于受到资本的限制,人们难以参加经济活动。在信息社会里,战略资源是信息,因而只要拥有信息,人们即可以参加经济活动。目前美国小企业的数字在猛增,五十年代美国每年新企业的增加数字为93,000个,而目前每年约增加60万个。新企业发展的同时也创造了工作机会,1969年到1976年的七年中,劳动大军中增加了9百万人,但美国一千家最大的工业公司中却一个新职位也没增加,小企业中增加了6百万工人,其余3百万进入了州和地方政府工作。在信息社会里,权力的新源泉已不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金钱,而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中的信息。知识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二,价值的增长不再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在当前美国国外市场日益缩小的情况下,美国公司却在毫无困难地大量出售其工业技术专业知识和管理技术。三,人们注意和关心的是将来。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用了一百年,而当前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只用了20年。变化之快使人来不及作出反应,人们不得不转而预测将来要发生什么。在农业社会里,人们习惯于向过去看,农民根据过去的经验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工业社会的时间倾向是注意现在,而在信息社会里,人们注意的是将来。四,信息社会是诉讼密集社会,由于人们之间交往大大增加,其中有些关系毫无疑问将恶化,结果诉讼案件增多。

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并不意味着物质生产将停止或变得不重要了。过去随着工业时代的出现,农业的变化在于,由过去90%的美国人生产美国所需粮食的100%,发展到目前3%的美国人在生产美国所需粮食的120%。信息社会的生产也是如此,生产过程中直接用手接触产品的人少了,但产量增加了。

以上是《大趋势》的中心内容。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体会:首先,近年来西方世界这类理论层出不穷,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在渴望尽早摆脱经济衰退的阴影,争取新发展的迫切心理,他们企图找到一个药方来鼓舞人心,摆脱困境。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的结尾就幻想有一个“奇妙的时代”出现,妄图使资本主义制度永世长存。其次,这类理论中有不少地方是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相违背的,其中有些甚至就是以反对共产主义为目的而提出的。对这点我们也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大趋势》中就说劳动价值论过时了,并且说现在的价值是知识创造的等等。实际上,知识是人类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实践经验积累的结晶。在知识的体现中,既包括了过去的脑力劳动的成果,也包括了过去体力劳动的成果,归根到底,知识是劳动创造的,价值也是劳动创造的。采用这种混淆概念、偷梁换柱的手法,避而不谈或故意无视体脑的更高水平的结合,妄图以此来证明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是当代西方资产阶级的一个共同点。第三,奈斯比特讲的是发生在美国的趋势,是在特定的国家里根据特定的经济发展阶段的事态总结出来的趋势,这个总结是否准确也先不用去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不是一个普遍的规律,其中有些规律可能具有普遍意义,但是大部分的“趋势”在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里情况就大不相同。例如,美国的钢铁、汽车等传统工业正在衰退,钢铁工业开工率不到50%,钢铁业有12万工人失业,这类工业在美国被称之为“夕阳工业”。而在我国,这类工业绝不是太多了的问题,而是太少了的问题,也绝不是要被淘汰的“夕阳工业”。第四,以上讲的是问题的一方面,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必须看到,这类理论确实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信息,那就是在本世纪末、下世纪初,现在已经取得突破和即将突破的新技术,运用到生产上去后,将一定要带来生产力的新发展,相应地也会带来社会生活的新变化。这类书籍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打开我们的思路,了解外部世界,特别是美国和西方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及变化情况,从而研究和探索如何使我国能够适应这个潮流和国际环境。这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也需要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并且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政策。最后,我觉得,这个信息对于我们青年朋友来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知识在信息社会里其重要性再怎样强调都不为过份。新技术的发展实在太快了。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的潮流,这是青年朋友的当务之急。有人说,在信息社会里,与其说新技术在向我们挑战,不如说时代在向我们的知识挑战,我同意这个说法,也衷心祝愿我国的青年为了振兴中华奋起应战。

在这个问题上我还想再罗嗦两句,我国和苏美相比,在自然资源上相差不多,但是在劳力资源和智力资源上,我们却数倍于他们。国外有人做过一项科学试验,结果证明中国人的头脑有很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在世界上是著名的。美国最著名的电子计算机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的高级研究人员中有一半是我们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美苏两霸在宇航事业上正进行着激烈的竞争,大家都把登月计划看成是当代人类科技成就的顶峰,而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中又有三分之一是我们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炎黄子孙。由此可见,只要我们进行智力开发(对于我们青年朋友们来说更重要的是自我智力开发),我国在智力的实力上就一定会超过目前处于领先地位的美苏。我们在科技上不会长期处于落后的地位。祖国的前程似锦,愿与青年朋友们共勉。

猜你喜欢

奈斯比特工业
共舞一曲
工业人
比特币还能投资吗
比特币分裂
古希腊神话中雅典娜神起源的语言学浅探
比特币一年涨135%重回5530元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法庆祝“喜剧之王”百年诞辰
“工业4.0”之思考
多个超导磁通量子比特的可控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