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条“之”字形轨迹

1984-08-20文勇光辉

中国青年 1984年3期
关键词:奋斗者草药人生

文勇 光辉

他是一个普通的农村青年,他又是一个奋斗者。

他叫白士贵,生活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山东邹县西八里村。他才23岁,就已经走过了一条“之”字形的曲折奋斗之路。追寻这条轨迹,也许可以给青年朋友一些有益的启示。

士贵从小就是一个不幸和要强的孩子。他出生两个月时得了眼病,右眼失明了;五岁时又摔坏了右腿,一脚跛残。但他不示弱,就连赛跑也想得第一。他喜欢读名人传记,钦佩他们的奋斗精神,羡慕他们的显赫功名。从名人传记中他悟出了两个字:“奋斗”。他决心攻化学,将来熬成一个闻名于世的化学家,因为他自以为我国数学界有华罗庚、物理学界有钱学森,而化学界还是空白。他要奋斗,但是奋斗的根应该植在哪儿?他没有细细想过。

士贵确实是个肯吃苦的青年。他家境困难,经常背着煎饼、地瓜到校,很少在学校食堂买一份菜;数九寒天他在雪地里穿着露脚趾的单鞋,把买鞋的钱省下来买书。一次学校发给他几元类似奖学金的钱,他舍不得买吃、买穿,却跑去买了一本很厚的《全国高考试题解答》。“书则命也”,他在日记里这么写着。

学生时代的白士贵是顺利的。高一时他参加高二年级的化学竞赛,获全县第二名;高二时又获县数学竞赛三等奖、化学竞赛一等奖;在地区竞赛中也获得了名次。成绩使他深信“奋斗就是成功”的名言。他在日记中曾宣布:“我要考上大学,而且一定考上!一定了!”

如果说中学阶段的奋斗是“之”字形的第一横,还算平顺的话,他连续两次高考落第则成了拐弯处的转折点。他没料到,然而这是事实。

“十年寒窗苦,落第混与凡”,士贵陷入极端的苦闷中,但又不甘心“落到农村凡世混日子”。他要奋斗。这时他想起了文学,只要肯拼命写,不断地投稿,作品一发表就会有名望。他和村里几个落第同学组成了“桃源诗社”,憋在屋里不停地写呀,写呀……等收到三十多篇退稿后,他们灰心了,似乎懂得:“桃源”里难写出好诗……

士贵又萌生了学医的念头。李时珍能成为大医学家,我为何不能?他捧着草药书,起个大早上山采药。父亲恼怒了:“为了供你上学,光煎饼就能铺条路。现在倒好,高考不中,务农不成,偏偏去拔这些野药”,一把火把他精心采来的五百多斤草药烧个净光,烧得士贵全身透凉。,

士贵觉得自己从天上摔到了地下。“理想落到了现实的尘埃中,象肥皂泡似地破灭了。,一切都完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从《中国青年》上看到了一篇《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的文章,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当“名人”的理想破碎了,为个人奋斗的路堵塞了。他仰天发问:“苍天啊,你为什么对我这样无情?”一个念头闪了出来:当和尚吧,“与世无争”也许会少去许多烦恼。1981年8月,他用卖掉旧书的钱乘车到泰山岱庙。可是当和尚的要求遭到了拒绝,他又一次碰了壁。

“路是越来越窄了”,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一个静谧的夜晚,父母都已睡着,士贵流着眼泪来到小河旁。他把做化学实验剩下的一瓶硫酸溶液送到嘴边,想就此结束自己的一生……

“自杀是可耻的”,站在生与死的交界处,他忽然想起这句话来,想起对他充满期望的老师,想起体弱多病的父母。他的手抖得厉害,瓶子摔落在地,他自己也栽倒在河滩上……

一个奋斗者竟走向了绝境!

身体和心灵一样脆弱的小伙子经不起这一场折腾,病倒了。

老师闻讯从八里外赶来,没有责备,没有批评,而是娓娓谈起了他个人的经历,谈起了他对人生,对奋斗的看法:我们的社会需要奋斗者,反对吃“大锅饭”的懒汉;为自己出人头地,还是为社会前进奋斗?——这是两种对立的奋斗观;人生路上多磨难,没有跳出“自我”圈子的人在挫折面前必然成为一个懦弱者;把奋斗的根扎在人民群众和社会的需要的土壤上,道路就变得广阔……

也许因为自己碰过壁,也许因为从死亡线上折返过来的人对活着有特别的眷恋——士贵感到老师讲的这些普通的人生道理特别清新、特别深刻。他流泪了,是自愧,是委曲,还是有了醒悟?

老师建议他一边务农,一边自学中医。当个草医郎中不一定有什么名气,却是这个缺医少药的山村需要的。父母点头了,士贵决定试试看。

新的生活开始了,可是士贵信心并不足。人生的乐曲光有“奋斗”的强音符还不行,首先要有主旋律。该怎样确定主旋律?士贵还不大明确。

士贵先是上山采药,然后主动给群众诊治头痛脑热的常见病。有一个病人是一位牙痛的妇女。她两腮红肿,嘴张不开,稀粥都难咽。士贵送上两副清热解毒的泻火药——都是自采的芦根、竹叶、蒲公英之类的草药。没想到,这位妇女仅仅喝了一副药,第二天就消肿了。被治愈的病人是“活广告”,她逢人便讲:“士贵会看病,一副药就治好了我的病。”

消息不胫而走,求医者络绎不绝。头痛啦、关节痛啦、胃痛啦、腰腿痛啦……被士贵一包包草药解除了。赶去病痛,换来笑容,士贵体验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情感——一个人的奋斗,如果能给别人带来幸福,自己也是幸福的!

毕竟是刚刚跨入医学的大门,不少病他看不了,治不好。他怨恨自己知识的贫乏,燃起了求知的热望。当年攻化学的劲头又来了,而且更大。他读《医宗全鉴》《药性歌括四百味白话解》等,一字一句啃,吃着饭看,走着路背,躺在被窝里琢磨,下地干活时也带着书。有一次到责任田干话,他竟锄到别人的地里。一年多来,士贵跑遍了村周围大小13座山百十个山头,行程两千多里。对一个腿脚不便的人来说,这是多么不易呵!他采集了二百多种草药,学会辨认三百多种草药的性能、特征。一次,士贵采药时遇到大雨,电闪雷鸣。士贵用塑料雨衣包好刚采集的草药,搬到一个山缝里,而用以充饥的煎饼都被雨水冲跑了。雨停后,他挑着六十多斤草药,饿着肚子下山,在泥泞的路上走了四个多钟头,晚上十点多才到家。他遇到的困难不比“准备高考”“办诗社”少,但是他坚持下来了。从“个人”的茧壳中挣脱出来,奋斗就取得了源源不竭的动力。

士贵的医术提高了,还治好了一些疑难病症。邻里同乡,甚至几百里外矿区都有人上门求医。士贵忙得很,采药、制药、诊病、开方……一天最多看了七十个病人。两年来,凡是开的处方用自己采集的药,他分文不收;他还自己出钱买些石膏、硫磺、白矾等。他深深感到了一种需要——群众对他的需要。他在日记中写道:“我愿做一棵小草,以自己的绿色装扮大地,燃尽自己的身躯,温暖别人……”士贵找到了奋斗的主旋律,思想在不断地升华。

人们理解士贵,士贵不再感到孤独。乡亲们夸士贵“有出息”,父亲也成了热心的支持者。不到农忙,父亲决不让儿子下地:“我多干点农活,你多给乡亲看点病。”病人多时,邻居自动出来帮助招呼,烧开水,有时还代士贵管饭、留宿。一位老乡见他采集的草药没处放,主动腾出一间棚房给他。一位煤矿的病人见士贵屋里光线差,第二次看病时捎来了一大把蜡烛。一个百货公司售货员还不署名给他寄来了钱,表示支持。邹县团组织正在联系要送士贵去医校进修……

奋斗者的路越走越窄吗?士贵回想两年前,笑了。他说,人生道路的宽和窄,总和一个人的理想能否实现联系着。谁树立了为社会、为人民奋斗的理想,谁的人生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

猜你喜欢

奋斗者草药人生
“奋斗者”
奋斗者
中小学生写信致敬“最美奋斗者”
本草药名中的避讳
草药在皮肤病中的应用
奋斗者的答卷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独一无二的你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