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与大学生宿舍
1984-08-20于光远
于光远
晓伟同学给《中国青年》的信中,有一句话集中表现这位青年人的思想:“我想要成为一个伟大的人物。为此,我不能与一般人一样地生活。”编辑部的同志想请一位青年们熟悉的老同志,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就这个问题和青年人推心置腹地谈谈心。于是,就想到了我。
当我提起笔来就晓伟同学提出的问题想写点什么的时候,我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代。家庭和学校的教育、环境的影响,使我从初中起就有一个“立志做大事”的强烈思想。虽然我当时没有想当“伟人”这种明确的观念,但二者实质上是一回事。从高中起,这个“立志做大事”的思想支持了我不辞辛劳半工半读,读完中学继续进大学。这种思想对我以后没有成为一个在旧社会里终身只知道赚钱过日子的、庸庸碌碌的人,有可能起了点好的作用。
回过头来看,我的那个“立志做大事”的人生目的似乎很“宏伟”,其实是非常抽象贫乏、不值得为之奋斗的。“大事”只是小事的对立物,它对社会的发展可以起促进的作用,也可以起阻碍的作用。干“大事”的人可以流芳百世,也可以遗臭万年。一个人要立志,首先不是要干大事,而是要干对社会发展起作用的事。说起来真惭愧,几乎在整个中学时代,我思想上就没有一个关于“干大事”和“干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事”之间哪个在前,哪个在后的明确观念,糊里糊涂。晓伟同学似乎也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
我是一个幸运者。政治的、社会的种种条件使我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参加革命斗争的实践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使我在大学时代完成了这样一个转变:否定了抽象的“立志做大事”,认识到任何“宏伟”的东西如果离开革命,都是渺小的。
马克思是给世界历史的发展作出真正科学说明的第一个人。在青年时代,我头脑中许多没有想清楚的问题,读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的著作之后,豁然开朗。在那些书里,道理讲得非常清楚,逻辑力量很强。所以我还是想劝同学们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要抱着追求的目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获得革命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再来谈谈想成为伟人的问题。假定提问题的人已经明确地解决了要做一个促进社会发展的革命者这个根本问题,在这个前提下,一个青年想使自己成为一个伟人,在促进社会进步的事业中发挥大作用,末可厚非,可以把这看作一种雄心壮志。但是我想向青年朋友们提一些问题:你们知道究竟伟人是什么样一种人?“伟人”和“凡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伟人”和“凡人”在历史上都起什么样的作用?一个人能成为伟人都有什么客观和主观的条件?是否只要自己想成为伟人就可以成为伟人?
我相信,如果一个青年认真地思考了这些问题,他就不会时时想着自己要作伟人,为了自己要作伟人而不肯为周围的人“服务”。不会因为自己要成为伟人,而看不起别人,结果反而使得别人看不起自己,单靠“自己看得起自己”这一条在精神上支撑自己。一个青年人的思想境界这么低,群众观念这么差,根本谈不上有可能成为什么“伟人”。
我相信,如果一个青年人科学地思考了这些问题,他就会懂得一个人在历史上之所以成为伟人,有许多客观的条件,因此是不能够强求的。当然也有主观方面的条件,那就是他要具备很高的品德和能力。在伟人的品德中就包括看得起“凡人”,承认“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包括能够站在群众之中,和群众一起为社会的进步努力奋斗的品德。
让我们回到大学生宿舍里来吧。我读了晓伟同学的信,仿佛看到了大学生宿舍里的一些景象:六个人或八个人挤在一间宿舍里;睡的是双层铺;一个人占不了几平方尺;缺少现代卫生设备;打一壶开水要走不少路才到锅炉房;服务人员不足,服务工作水平也很低。于是打扫寝室、打开水这样的小事就成为大学生们的负担。为了谁应该来做这样的小事有时还会发生争论。应该承认,这些现象的产生是有物质方面的原因的。我认为只是用“应该去做这样的琐事”的话来说服青年,并不那么有力。这样的教育工作各大学团委都经常在做,但是效果似乎并不理想,“此屋开水不外借”的牌子也挂出来了。我不相信这主要是什么想当伟人的思想在作怪。以现代化大学学生宿舍的要求来衡量我们的宿舍,不满意我们的状况是理所当然的。这就说明四个现代化的要求是何等迫切。现在许多问题都出在“穷”字上面。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就要治这个“穷”字。小平同志最近讲,“贫困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这是至理名言。
大学生时代是人生学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时间,大学生爱惜自己的学习时间,想把可以学习的一分一秒都用到学习上,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不论这个青年有没有一个想要成为伟人的人生目的,都希望应该获得比现在更好的学习条件。
可是现在我们的国家还很穷,国家现在没有力量盖足够的学生宿舍,更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提高大学生宿舍的建筑标准,这是今天面临的现实。我们要体谅国家的困难,要把两件事情分开。一是从我们的奋斗目标来看现状,那是非常不能令人满意的,二是我们只有承认现实,在现实条件下好好学习,好好工作。客观地承认这个现实,我们该怎么做的结论也就很清楚了。
第一,承认现实决不是安于现状。因此就要积极地去改变现实。大学生现在努力学习,为的就是学到本领好为现代化事业服务,其中包括为我们的弟弟妹妹,也该为我们将来的后代创造建筑起现代化大学生宿舍的条件。这是我们大学生应该有的根本态度。虽然说“远水不解近渴”,但是如果我们现在不努力,永远不能有“解渴”的“近水”可喝。
第二,大学里负责行政工作的同志不要因为看惯了现在的大学生宿舍的状况,不去设法改善,却把大学生宿舍里发生的情况看作是思想问题。要认识到大学生除了自我服务外,应该得到可能得到的社会服务。而服务的思想、服务工作水平在我国总的说来还是很落后的,应该根据我们的具体条件积极改进。
第三,大学生要发挥团结互助的精神,在这样不能令人满意的宿舍里,把环境卫生搞好,尽可能地美化一些。为了保证大家喝到开水,大家要勤快些。不要为了一些小事发生争吵,那样既浪费时间又不利于保持安静的学习环境。不要以为这些琐事不值得注意,它们都是这个学习集体取得好的成绩的重要条件。我觉得不论是什么人都应该尽自己的义务。同学们应该想一想,你如果不想做平凡琐碎的事情,认为不应该去做,那么大学生又有谁是“应该”做这样事情的人呢?
(题图:王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