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避暑山庄三十六景》
1984-07-15黄苗子丁聪
黄苗子 丁 聪
兼谈李一氓同志
李一氓同志近年出版了好几本介绍我国先代版画的书:《陈老莲水浒叶子》,《西湖十景》……,最近,《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也由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刊行了。
李老谈到他近来的藏书说:小说,戏曲是很有限了(按:指文革期间受到损失);词,放手收;“版画偶有绝品”(《一氓题跋后记》)。其实,自从郑振铎,傅惜华故去以后,专门收藏和整理古代版画的,目前李老应是第一人。当然,不经过这“十年浩劫”,李老可能还不算第一。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原名《避暑山庄诗图》),是描写清初康熙皇帝经营了多年的这座塞外别墅——承德避暑山庄景色的版画集。用笔工整明细。为了适应镂版的特点,画家沈喻大量使用“牛毛”的细笔皴擦,使画面清晰,层次分明,木刻家朱圭、梅凤裕,更能精致地通过刀法,表现画中情调。如果说:《耕织图》是清初殿版人物版画的代表作,那么,《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则是殿版山水版画的代表作;两者都是朱圭和梅风裕合刻的作品。
《三十六景》的画者沈喻,是康熙时的内务府司库,是一位不很有名的宫廷画家,大概由于隶属伺候皇帝的内务府的关系,得以出入避暑山庄,因而有机会详绘当时禁苑的实景;同时他又是一位御用画家,他的画风只能局限于法度谨严的“‘四王”一路,所以看来用笔略近板滞,虽然在构图上,三十六景还是变化多样,看得出作者是苦心经营和匠心独运的。至于木刻家朱圭,由于在江南刊刻画像有名,以后一直都任宫廷刻工。他在康熙初年为河南画家刘源(伴阮)刻过《凌烟阁功臣图像》,以及为山阴画家金史(古良)刻过《无双谱》这两部著名人物画册后,康熙三十五年,焦秉贞的名作《耕织图》是朱圭和梅凤裕合刻的,他和梅第二次合作的《避暑山庄诗图》则已是康熙五十年的事;朱圭那时,至少也在七十岁左右了。
朱圭还在扬州参加过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为康熙皇帝刻《全唐诗》这部九百卷巨著的工作,曹寅在康熙四十四年十二月呈给皇帝的谢折中,提到《全唐诗》将近完成,“又蒙恩赐《高
我国是版画艺术出现最早的国家,自唐以来,有极其丰富的版刻艺术技法,足供今天从事版画工作的同志借镜参考。可惜公家所藏,目前还没有或无人想到如此系统地整理介绍。一氓同志把他自己偶得的“绝品”刊印出来,古为今用,特别是传统文化遭到“横扫”以后,这位老人的一片苦心,令人感动!
一氓同志今年八十多岁了。老人的一生是颇具戏剧性的。翻一下《郭沫若年谱》(天津人民出版社版),一九二六年六月,郭老在广州,“与阳翰笙,李一氓(民治)约定参加北伐”,七月二十日,参加四川革命同志会为郭老举行的北伐送行会,“同被欢送的有朱代杰、李一氓等人”。二十一日,从广州随军北伐,任政治部宣传科长兼行营秘书长,李一氓任秘书。一九二六年九月九日,“与李一氓、朱代杰赴汉口”,“所负的使命是要扩充革命的认识和革命的气势,来镇压周围的敌人。”十一月初,郭老和一氓同志到九江主持江西方面的政治工作。其后,蒋介石背叛革命,郭老发表了著名的《请看今日之蒋介石》揭露蒋的反动面目。一九二七年四月十四日,“郭老打扮成绅士模样,抵达上海,在内山书店与一氓等接头。晚上在李一氓家见到周恩来,听周介绍了上海的情况……”,一九二七年八月十七日“郭老抵广昌,由周恩来、李一氓介绍,与贺龙、彭泽民一同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八·一”南昌起义,郭老同李一氓、阳翰笙、梅龚彬赶到南昌后不久的事。同年十一月,起义失败后,郭老经香港抵上海,“为加强创造社”,“发动了李一氓和阳翰笙来参加”。据手头资料,这是李老一生中,第一次“偃武修文”的开始,也是李老二十四五岁时参加革命事业的一鳞半爪。如果再翻阅一下《鲁迅日记》,你将看到一九三○年十二月廿三日,有“夜邀一萌等在中有天晚餐”;和一九三一年五月十四日,有“晚雨。李一氓赠《甲骨文字研究》一部”的记载。而同年六月,《郭沫若年谱》还记:“经李一氓交涉,(郭老的)《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由上海大东书局据著者手迹影印出版……”。这些点滴资料,就足够说明这位在上海担任党的工作的革命家,早已这样关心文化传统的整理研究工作了。
以后,一氓同志在新四军期间的戎马生涯里,建国后在外交工作的折冲坛坫中,都并没有放弃他的业余爱好。众所周知,解放后的北京琉璃厂,李老和阿英、李初梨、邓拓、田家英等同志,都在不同角度上搜集文物古籍。李老自己说:“假如说‘玩物的话,我曾经搞过一个时期的书画收藏和鉴赏。过眼云烟,都已交纳公库了。……”,“但诚恳声明,还不至于‘丧志。”八十高龄了,他离开了其他工作岗位,但还是担负我国古籍整理出版的指导工作。由“玩票”而“下海”当主角,演了老将黄忠的角色,和“玩物丧志”相去千里了。
北京东城小巷的一个院子,环境清静,略有花木,插架上珍本异籍(目前主要是历代词人的专集和明清版画了),琳琅满目,李老手把茶壶,还在不停地点校这“一堆有价值的文献”(《题跋·后记》),他是在想:即使拿古版画的整介来说,目前还仅仅是个开头,什么时候能集成一本比郑振铎三十年代出版的《中国版画史图录》更完备和更有用的中国版画大全来,为后辈的继承发展提供各种借鉴呢?
正如本书序言中所说:三百年前在这闲静的避暑山庄观赏着“三十六景”的老康熙,心情是并不闲静的。今天,这闲静的东城院子,主人的雄心,也象以往奔驰于征诛坛坫一样,也并不闲静。
(《避暑山庄三十六景》,李一氓供稿,一九八三年七月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一版,1.9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