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企业改革同步以后······
1983-08-21李学举
李学举
长沙热水瓶厂的企业改革是1981年开始的。当时由于团的工作没有随着企业的改革而改革,造成团的工作四处撞车,八面受阻的极不适应的状况,11个车间团支部有6个松散瘫痪。实践中的碰壁,使团委逐步认识到:企业的改革,是整顿企业、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工业的重大措施,它冲破了多年形成的企业管理的模式,是一场深刻而有深远意义的革命;在这场变革中,团的工作必须“更履适足”,在适应中开拓新局面。
改革从何入手?他们认真分析了团的工作现状,感到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责任不明,标准不清”,干好干坏都一样,缺乏量与质的科学考核。于是,他们根据企业改革的经验,有步骤地抓了三件事:一件事是将团的工作责任制纳入企业责任制之中,做到有位置。厂里实行的是“标准、考核、奖励”三位一体的责任制。在党委支持下,团的工作列入了党支部职责范围,团委取得了代表党委考核车间团的工作的权力,建立了具体考核法。第二件事是将团的工作考核纳入企业标准考核之中,做到有比重。团支部工作占党支部工作量的15%。第三件事是确定团委和团支部的工作职责,做到有标准。他们把团的工作任务分解成具体指标,落实到团支部。这样形成了全厂一条龙式的团的工作责任制,并做到了团组织明确,党支部承认,职工群众接受。
由此,团的工作由虚变实,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新格局:
上下制约,各方关注。由于团的工作责任制与车间工作紧密相联,与职工奖金紧密挂钩,团干部和职工都自然产生了一种责任感。团的干部认为团的工作好坏,关系到全车间的荣誉和职工的利益。职工也感到搞好团的工作,不光是团组织的事情,也是自己份内的工作,因此出现了人人关心、各方支持团的工作的新气象。一车间党支部原来不重视团的工作,团的工作责任制实行之初,因团的工作没上去而被罚。这件事震动了全车间,没等团干部说什么,职工都纷纷给党支部提意见。从此,党支部书记在文件柜里专设了团的工作文件袋,办公桌上的玻璃板下压着团干部、团员、青年花名册,墙上贴着团支部活动日程表,实实在在把团的工作列入党支部工作日程,使这个团支部一跃成为全厂先进团支部。三车间团支部有段时间没有定期过组织生活,团委在《团内通讯》上进行了通报,团员们看到后,立即找上门批评团支部书记。现在,团委每月下发的考核《通报》,职工们争相传阅,如果自己车间受了批评,都纷纷帮助团干部分析原因,研究改进措施。
团的活动时间、经费有了切实保障。企业改革后,车间有了调动职工、支配时间和财务自主的权力。由于团支部工作在车间考核中有位置、有比重,因而,团的工作时间和活动经费问题得到了切实解决。一车间为了保证团员活动时间,重新调整了劳动组合,每个机台操作按团员、青年、老工人组成。这样保证人走机不停。许多班、组长主动催促团员参加团的活动。十一车间去年夏季根据生产任务完成情况,安排青年外出旅游。二车间去年从车间费用中拨出三千多元,为团支部买了录音机、照像机以及其他活动用品。去年全厂各车间用于团支部购买学习、文体用品等活动经费共计七千多元。
发挥了主动性,出现了一种“竞争”向上的势头。今年三月,“文明礼貌月”活动中,团委原安排3月8日搞绿化幼儿园、保健站的活动。结果3月2日四车间团支部全体出动,把那里打扫美化得焕然一新,抢了全厂的头功。六车间团支部立即召开了团员大会,主动向团委提出组织“为您服务”活动日。3月19日那天,他们组织了51人为两千多户居民修理了热水瓶和保温杯,得到了社会的赞扬。其他团支部也纷纷找团委要任务。
团干部工作积极性的高涨,使全厂团的工作一改旧观。过去团组织活动要“上求下请”,东奔西跑,来一半人就算不错。去年以来,厂团委组织的41次大小活动,团员、青年出席率达到90—95%。大批青年递交了入团申请书,23名团员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全厂青工889人,有357人被厂评为先进标兵、先进工作者和五好职工。责任制,使这个多年亏损的老厂枯木逢春,1982年实现税利五百多万元,比上年增长140%。团的工作与企业改革协调同步之后,也展现了一派生机,人们都说,是责任制打开了共青团工作新局面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