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开睡眠之谜

1983-08-21诸昌

中国青年 1983年10期
关键词:脑脊髓脑子里化学物质

诸昌

睡眠,是人的主要休息方式。人的一生大约有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因此,睡眠一直是许多科学家感兴趣的课题。

1910年,法国科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强迫一只狗连续150—293小时不得睡眠,然后抽出它的脑脊髓液注射到另一只正常狗的脑脊髓系统里去,于是正常狗很快就呼呼地酣睡起来。这个简单的实验证实:一只狗长时间不睡,脑子里会积聚一种特殊的物质,有人称它为“催眠素”,也有人称作“睡眠因子”。

55年以后,美国科学家改进了实验技术,用更可靠的方法重复证明了上述这个实验。结果发现,动物脑子里的催眠物质不仅对同种动物有催眠作用,同样也可以使别种动物入睡。有人强迫山羊48小时不得睡眠,然后取出山羊的脑脊髓液注射到猫身上,猫会马上熟睡,注射给老鼠时,本来夜里猖狂活动的老鼠也会沉睡。这些研究证明,这种促使睡眠的物质是有普遍作用的。

既然清醒时动物会产生这种奇妙的睡眠因子,那我们能不能获得它,用来为人类服务呢?近年来,美国和日本的科学家们从动物脑脊髓液中提取和纯化了这种特殊的物质,然而,这种睡眠化学物质在脑子里的含量实在太少了,仅仅含脑组织的亿分之一。于是,科学家们又设想人工合成这种睡眠物质。为此,我国和国外的科学家们作了辛勤的努力。通过对人体内催眠素的物质结构的研究,合成了一些与脑子里某些催眠物质相同的化学物质。把它们注射到动物身上,同样有良好的催眠作用。科学家们认为:这种促睡眠的物质大多是活性胺、多肽或蛋白质等生化物质;深入对它们的研究,可以了解生命活动中器官、组织和细胞是怎么休息和工作的,探索到生命活动的某些规律。

不过,目前找到的机体内睡眠物质,还仅仅是许多种睡眠物质中的少数,还有许多促睡眠物质的结构并没有搞清楚。人体和动物体内究竟有多少种睡眠物质?它们的结构是什么样的?这些“催眠素”在人体生命活动中有多少复杂的作用?这些问题仍在吸引着许多科学家苦苦探索。

猜你喜欢

脑脊髓脑子里化学物质
诗是什么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注水”时代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第1讲 身边的化学物质
身边的化学物质
长期太空飞行为何损害视力
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早期诊断及免疫治疗探讨
小儿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早期抢救
《逃往千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