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奋斗者的“力学”

1983-08-21曹宪文

中国青年 1983年4期
关键词:张海迪事迹流星

曹宪文

保尔·柯察金式的英雄张海迪,她虽然只有一介病残之躯,但是却充满着蓬勃的活力,旺盛的精力,坚强的毅力……她以自己特有的强大力量,战病魔,求知识,办好事。

物理学中有一门学科叫做力学,是研究物体机械运动规律的。这位瘫痪姑娘的人生运动规律,构成了一门新的“力学”——奋斗者的“力学”。

力与命的较置

命运对张海迪的安排是够冷酷的。她五岁那年,突然患了脊髓血管瘤。于是,她成了一个“高位截瘫”者。

命运夺走了她用双腿走路的权利。

命运夺走了她上学校读书的权利。

命运夺走了她为人民服务的权利。

在这命运暴君的淫威下,人力能否有所作为?

《列子》上有一段“力”与“命”的对话:“力谓命曰:‘若之功莫若我哉?命曰:‘汝奚功于物而欲比联?,”你瞧,这“命”多神气,多傲慢,它对“力”说:你的功再大,难道能够同我比?

张海迪的回答是能比,要比。“欲与天公试比高”。这位瘫痪姑娘,以超越常人的“力”,跟“命”作了较量。

你夺走了我用双腿走路的权利,我用自己的整个生命健步行走在人生大道上。你夺走了我上学校读书的权力,我通过自学的途径闯进知识的宝库。你夺走了我为人民服务的权利,我以自己的病残之躯学会几项本领,尽力为人民做好事。

在这场“力”与“命”的搏斗中,张海迪以威武不屈之“力”,压倒了气势汹汹之“命”。

张海迪的人生道路,就是一条“力”与“命”较量的道路,就是一条“力”战胜“命”的道路。

力:吸收给予

!!!一一张海迪的事迹令人惊叹。

???——张海迪的事迹教人深思。

“一个人到底有多大的潜力!?”有的青年读了张海迪事迹的报道后,感叹地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

“我愿做一株绿色的小树,也吸收,也给予。”张海迪的这句自白,提供了问题的答案。

绿色小树,吸收阳光,吸收养料,吸收水分。张海迪就象绿色小树一般,“吸收”人生的“阳光”,“吸收”精神的“养料”,“吸收”知识的“水分”。

绿色小树,给予氧气,给予绿色,给予木材。张海迪就象绿色小树一般,“给予”人们光明,“给予”人们温暖,“给予”人们欢乐。

她犹如一株绿色小树,具有蓬勃顽强的生命力。她犹如一株绿色小树,净化环境,美化人间,造福世界。

张海迪的“吸收”,是多么勤奋刻苦啊!

张海迪的“给予”,是何等激昂慷慨啊!

这“吸收”,这“给予”,就是潜力多大的标志。一个人到底有多大的潜力?就要看他能够“吸收”多少,能够“给予”多少。

“给予”是“吸收”的目的,“吸收”是“给予”的基础。“吸收”倘若不以“给予”为目的,那么,你“吸收”得再多,也无益于人。“给予”倘若不以“吸收”为基础,那么,尽管你十分想“给予”,却无能为力。

张海迪的“吸收”,有着明确的目的;张海迪的“给予”,有着坚实的基础。她“吸收”得多,“吸收”得好;她“给予”的多,“给予”的好。

这位瘫痪姑娘的潜力——“吸收”和“给予”力,为什么能够大大超过许多躯体健全的人?因为,她胸中怀着一股强大的动力——崇高的理想:“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就要为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而奋斗!”

力产生光光产生力

张海迪曾经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既然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这句话,表达了一位瘫痪姑娘“要把光留给人间”的壮志豪情。

一般的流星,如箭掠过太空,转眼无影无踪。它虽然能把光留给人间,但光度是很弱的,时间也不过是一刹那。

“流星飞渡而曳长光”。在流星中,有一种流星,它在茫茫天宇中,能够发出非常明亮的光,并且拖着一条长长的光带。

张海迪自比为“流星”。如果可以这样比喻的话,那么,她不是一颗一般的“流星”,而是一颗发着明亮的光、并且拖着一条长长光带的“火流星”。她“给予”人间的光,又明亮,又长久!

流星是由于它同大气摩擦而燃烧发光的。发光,乃是摩擦力的作用。火流星的光所以又亮又长,就是因为它有强大、耐久的摩擦力。

张海迪就具有强大、耐久的“摩擦力”。她同身上的病痛“摩擦”,她同因瘫痪而带来的各种困难“摩擦”,她同自己一时的悲观失望“摩擦”。在二十几个春秋中,她时时刻刻同冷酷无情的命运“摩擦”。正是这种种“摩擦”,产生热,产生光,把她锻炼成一颗光芒四射的“火流星”。

力产生光。光又产生新的力——如今,张海迪的光辉事迹,已在千千万万年轻的中华儿女中,形成了巨大的精神力量,推动他们向上,推动他们前进,推动他们为创造美好的新生活而奋斗!

猜你喜欢

张海迪事迹流星
人物与事迹
我并不尊重水、风、流星
清華簡《管仲》帝辛事迹探討
元曲家李好古、白无咎事迹新考
张海迪:在婚姻里诗意漫步33年
流星小古灵精怪
张海迪:在婚姻里诗意漫步33年
29
揭傒斯事迹考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