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刹海”质疑
1983-07-15史明迅
史明迅
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第一册(一九七九年十月修订第一版)收入了“十刹海”一词,该条云:“十刹海:水名。建于明代,今为北京风景区之一。……”此说与北京史的有关文献记载不符。
十刹海又称什刹海,位于地安门外迤西,作为一片水域,它早在元代就已出现了,但当时并无十刹海之名,而是称为海子。元大都的漕运系统就是由高梁河、海子、通惠河构成的。元代诗人傅若金曾以《海子》为题作诗,其中就有“舳舻遮海水,仿佛到方壶”的句子。
明代,这里除叫海子以外,又称为积水潭。据朱国桢的《涌幢小品》记载:“禁城中外海子,即古燕市积水潭也。源出西山一亩、马眼诸泉,绕出瓮山后,汇为七里泺。纡回向西南行数十里,称高梁河。将近城,分为二,外绕都城,开水门,内注潭中,入为内海子。”在明代北京地方文献中,并无把这片水域称作十刹海的记载。
那么,今天的十刹海究竟是怎样得名的呢?被称为“明朝人记明朝事、北京人编北京志”的孙承泽《天府广记》一书,把十刹海归入寺庙一类,该书卷三十八“寺庙”云:“十刹海在龙华寺前,万历中陕西僧三藏建。”这条史料说明,十刹海最初只是庙名,并非水名。孙承泽的另一部著作《春明梦余录》有“龙华寺在德胜门东”的记载,据此可知,十刹海庙就在海子附近。关于十刹海庙的一些情况,在《帝京景物略》一书中还可找到:十刹海“方五十亩,室三十余间,相比如号舍,佛殿亦分一舍,不更广也。”可见它具有相当的规模。此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主持者为三藏法师即僧偏融。此后,清顺治六年、康熙三十一年都曾修葺。
至清乾隆年间,原称为海子的那片水域划为三个部分:“其近十刹海者即称十刹海,近净业寺者即称净业湖,迤西与李广桥诸处相近者则称积水潭。”(《日下旧闻考》卷五十四)由此可知,今天的十刹海是由十刹海庙而得名。近人陈宗藩的《燕都丛考》也曾对此作过考证:“自地安桥而西北,曰马家楼……其北有庙日十刹海。”水以庙名。
乾隆以后,十刹海庙逐渐荒废。清人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卷二十一《滦阳续录》(三)中,曾述及他在嘉庆时见到的十刹海庙的情景:“嘉庆丙辰冬,余以兵部尚书出德胜门监射。营官以十刹海为馆舍,前明古寺也。殿宇门径,与刘侗《帝京景物略》所说全殊,非复僧住一房佛亦住一房之旧矣。寺僧居寺门一小屋,余所居则在寺之后殿,室亦精洁。而封闭者多,验之,有乾隆三十一年封者,知旷废已久。”十刹海庙虽然荒废了,但十刹海作为水名却被保留下来,一直流传至今。
《辞源》(修订本)在解释“十刹海”一词时,没有指出它最早只是庙名,不是水名,未能体现“词语溯源”的原则;另外,作为水名,说十刹海始于明代,也与史实不符。以上两点,建议今后再版时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