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文化我见
1983-07-15何道宽
何道宽
一
金克木先生在《读书》杂志上先后发表两篇文章,评介美国两位著名人类学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杰出贡献。他为我国研究比较文化,做了一些拓荒性的工作。读后喜之不禁。金先生大声疾呼,希望唤起学术界的注意,敦请专家们撰文介绍比较文化。其言之痛切、急迫,使人心灼。
用比较方法研究各种学问,古已有之。各种各样的比较学科早已进入大雅之堂,如比较哲学、比较宗教学、比较法学、比较语文学、比较语言学、比较教育学、比较文学等等。近年来,国内研究比较文学风靡一时,成为时尚。这是理之应当、令人鼓舞的。可是比较文化的研究为何遭此冷遇?
这是有历史原因的。
诚如金先生所说,我国引入并研究人类学,始于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做了一些工作,涌现出了象费孝通先生这样一些知名的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不幸的是,由于我们一度认识不清,三十年中,我们只保留了民族研究所和民间文学研究所,只作了一些民族学和民俗学的研究工作,把人类学、社会学这两门学科视为无用、甚至是有害的东西。
造成这样的局面,有两个重要的原因:一是我们对人类学、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内容、功能认识模糊,以至人为地把这两门学科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立起来;二是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社会问题和矛盾,或者认为这些问题和矛盾依靠大轰大嗡就可解决,因此就没必要用社会学这捞什子。
近年来,随着人类学、社会学学科的重建,人类学、社会学在生活中开始显露其日益重要的作用,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说明它们在我国是大有可为的。它们正在为我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社会主义建设,为国际学术交流、促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作出巨大的贡献!
二
我们谈比较文化,为什么先扯到人类学、社会学去了呢?因为文化这个东西和人类学、社会学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人类学、社会学是研究比较文化的两大基石。比较文化还有一些其它支柱,这是下面要简略提及的。
“文化”是什么呢?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不是教育学、扫盲识字、群众口头长期习用的“文化”。平常人们说的“学文化”“文化水平”和我们这里所说的“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和字眼。我们所说的“文化”是人类学、社会学、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交际学等学科中使用的术语。它是什么意思呢?
简而言之,文化就是人们(一个民族、一个部落、一个社区)世代相传的生活方式,包括宇宙观、感知、经验、知识、信仰、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标准、宗教信仰、等级观念、人的角色、时间观念、空间观念、生产技术、财产等。用通俗的话说,文化就是指的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娶嫁、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教育、科学、技术等。它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个方面。文化表现在人们的语言模式、活动模式、行为模式之中。一种特定的文化(如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无时不在、无所不在的,并且具有连续性和持久性。人们对自己的文化往往熟视无睹,不经过特殊的学习和训练,往往是不自觉的。文化对人们的思维、言语行为和其它行为有巨大的影响。
提到人类学家,一般人总感到有几分神秘和怪异。他们误以为人类学家就是考查一下落后的、甚至是原始的民族,测量一下他们的头骨、研究一下他们的毛发、肤色等等。其实这些研究仅仅是属于人体测量学的范畴,是人类学在其幼年时走出的第一步。本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人类学有了长足的进展。人类学的多种分支学科如社会人类学、文化人类学早已进入成年。应用人类学也已应运而生,并且产生了城市人类学、工业人类学、医疗人类学等应用人类学的分支学科。因此,人类学早已越出了研究落后民族、原始部落和研究过去的范围,人类学已经进入了研究现代社会、研究工业发达国家的领域。
三
比较文化这个字眼作为一门学科的名称还不太流行。第一次在国内使用这个字眼的是金克木先生。他在上面提到的两篇书评中使用了这个字眼,但又不愿贸然标新立异,把它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的名称,而是仍然把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和观点。
既然比较文化这个字眼并未通用。那么是不是说,比较文化这门学问就不存在呢?否。金先生两文本身已经有力地说明了:比较文化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应该在我国学术界占一席之地。比较文化应该作为这门学科的名称,现在是给它定名的时候了。
为了让读者明白比较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有必要把金文中提到的两位美国人类学家补充介绍如下。
二次大战中,美国政府起用了多种学科的智囊人物,协助白宫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其中有两位女人类学家就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一位叫密德(Margaret Mead)。她为了促进美英两个盟邦的协调行动,有利两支盟军的协同作战,增进美英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到处游说,讲的就是比较文化,就是美英两国文化的异同。另一位是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她接受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协助政府制定正确的对日战略。她必须回答以下几个尖锐的问题:日本是否会与纳粹德国一样拒不投降?是否应当摧毁日本的天皇制?是否应当摧毁日本的行政机构而由盟军直接管理?换句话说,美国的对日战略是否应与其对德战略一样?本尼迪克特根据她创立的文化类型论,经过仔细研究,作出了以下报告:美国文化和日本文化属不同类型,美国人不了解日本人,因此不能直接接管日本的国家机器;日本人会投降;日本的天皇制不能摧毁。美国政府及其智囊团里有两种意见,另一种意见与本尼迪克特的书面报告截然相反。但美国政府还是采纳了本尼迪克特的战略。
本尼迪克特说得不错,战争的结局及战后的形势基本合乎她的预计和判断。她何以能做到这点?没有别的,就因为她是一位人类学家,就因为她精于对不同文化的比较研究。在开展多学科的地区研究中,人类学家具有优势,因为只有人类学家的研究才包括地区研究中的一切领域:人文地理学、语言、技术、社会组织以及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而其他的专家,包括政治家、地理学家、气象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等等则有所不同,他们只偏重研究某一个侧面。
为什么本氏提出不能摧毁日本的天皇制呢?第一,天皇制是日本国的象征,它有历史的连续性,是日本人的精神支柱。因为文化固有的连续性和持久性,摧毁天皇制会遭到日本人民的强烈反抗。第二,天皇制与日本法西斯主义没有历史的必然的联系。日本军国主义是必须摧毁的,但不能把天皇制与军国主义拴在一起而一并摧毁。第三,日本政府的投降并不能迫使一切日军停止作战,遍布亚洲及太平洋各岛的日军没有听到天皇的乞降书,是决不会统统投降的。
关于本氏的研究工作,还有一段趣事。当时美日交兵,她无法到日本本土去实地考察。所幸的是,美国西部住有大批日侨。美国把他们圈在“集中营”中,便于控制。本氏就到这些集中营中去开展研究工作。她很有几分神秘色彩,谁也弄不清她的身分。名义上、编制上她是属于集中营的行政领导,但是她又从不参加实际管理。她象“三明治”馅一样,夹在日本人和美国人之间。日本人见她这个行政当局中的人态度和蔼、与众不同,颇感迷惑,怀疑她是集中营当局豢养的特务。行政当局见她与日本人打得火热,也感到莫名其妙,怀疑她是华盛顿安插的间谍。
四
什么叫比较文化?
我们认为有广义的和狭义的比较文化。
广义的比较文化包括比较哲学、比较神话、比较民族学、比较民俗学、比较宗教学、比较语言学、比较语文学、比较美学、比较文学、比较艺术、比较法学、地区研究、考察访问、旅游见闻和文化交流史等。总之,广义的比较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一切领域。
本文着重介绍的是狭义的比较文化。欧美国家叫做“跨越文化的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也有人叫“文化之间的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研究的内容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交道时的言语交际和非言语交际。它是一门人际交际的学科。狭义的比较文化可以界说如下:
用比较方法去研究两种或多种文化,求其异同,预测来自这些不同文化的人在交往过程中可能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障碍、矛盾和冲突,设计出一些促进交际的方略和技巧,以减少误解和冲突,促进了解和交际效果,促进国际交往和各国人民的友谊。这就是狭义的比较文化。
狭义的比较文化发端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中的四十年代,崛起于六十年代。它是“喷气机时代”和“太空时代”的产儿。是介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和交际学科之间的一门中间学科、边缘学科和应用学科。研究的正确态度是对不同的文化要尊重和宽容,反对文化自大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研究的基点是知己知彼,即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文化,然后才能去了解别人的文化。由此再回头加深对自己文化的理解,保持自己的文化个性。
“天下真小1”这是人们在国际交往中的一句套语。五十年代人类进入喷气机时代,六十年代太空时代来临,七十年代接踵而来的是通讯卫星时代。我们这个一度难于跋涉的庞大星球即将变成一个小小的村落。喷气机可以在十数个小时内把人们送往地球上的任何角落。通讯卫星可以使人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地球上任何角落正在发生的事情。国际电话可以使人们在几分钟之内和远在大洋彼岸的同行打交道。自动拨号机可以使远在异乡的游子在顷刻之间和家乡的亲人倾诉衷肠。孙悟空驾
频繁的国际交往促进了各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这是国际交往中美好顺心的一面,是人们向往的理想和目标。可是国际交往中有时候也有不那么理想、不太美好和不大顺心的一面。由于人们的文化背景不同,他们在国际交往中就可能产生误会,可能在沟通思想中会遇到障碍。不同的文化接触中必然会产生冲击和不适,甚至会导致摩擦、冲突和对抗。研究如何避免国际交往中这消极的一面,以便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发展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这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六十年代,狭义的比较文化跻身学海,争得了一席之地。七十年代以来,它又有了长足的进展,在人们的心里已深深扎根。欧美的大学里已经相当普遍地开设了这门课程。该学科的许多专门术语已进入人们的日常用语,而不再是专家学者垄断的生僻词汇。“文化差异”、“文化疲劳”、“文化冲击”、“文化摩擦”、“文化对抗”、“文化适应”、“交际失败”、“文化自大主义”、“文化帝国主义”、“文化教学”已成为人们日常议论的话题。
我们要急起直追啊!
五
学习狭义的比较文化有什么好处呢?
国外研究比较文化的专家认为,留学生进入一种全然陌生的文化时,往往需要一两个月甚至是更长的一些时间才能渡过“文化冲击”而适应一种新的文化。如果我们的留学生在国外呆一年,其学习期限以十个月计算,那么他们用于“文化适应”的时间竟然占去了学习时间的五分之一。就是说,他们的有效学习时间最多只有八个月。但是,如果他们经过短期的训练,学一点狭义的比较文化,那么他们很快就会渡过“文化冲击”这第一道难关,并逐步适应一种新的文化,有效而充分地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
美国政府采取的两点措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卡特总统任内,命令把美国新闻处更名为国际交流总署,就是为了加强对外国文化研究的一种行政措施。美国国务院所属的外事学院,把“跨文化的交际”作为一门重要课程,而且是一切外交官的必修课。未及先学而进入外交界的老资格的外交官也要安排时间离职学习,补上这重要的一课。由此可见,他们认为学不学这一课程是大不一样的。
张骞、甘英、玄奘、郑和、马可·波罗、哥伦布生不逢时。他们若能学一点比较文化,岂不美哉。麦哲伦这位一世英豪、风流人物,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壮举,推翻了千百年来的偏见、迷信和伪科学,即将载誉返回西班牙之际,却象苍蝇一样地惨死在菲律宾的珊瑚礁上。如果他能学点比较文化,当不至于死于非命吧?
如果我们的军事家、外交家、外贸干部、旅游业干部以及从事民族工作的同志,都来学一点比较文化,定会有所获益。军事家可以更好地知己知彼,外交家有利于纵横捭阖,外贸干部有助于做好生意,旅游业干部可以更好地促进同各国人民的友谊,而对于同兄弟民族接触的同志,当能更好地促进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这是就这门学科的应用而言,对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来说,我想它的重要意义更无须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