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潇湘”
1983-07-15靖波
靖 波
“潇湘”一词,在文学作品中屡见,但是解释不一。《柳河东集》(上海人民出版社)对柳宗元《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早秋月夜病中见寄》一诗中的潇湘,其注释是:“潇湘,二水名,在永州界。”《古文观止》(清吴楚材等选注)在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对潇湘一词的注释是:“潇、湘,二水名,在九江之间。”这两个注释都有一个共同点:说明潇湘是指两条江,但地理位置都交待得很笼统。《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岳阳楼记》一文中,对潇湘的注解是:“湘,流经湖南的湘水。潇,潇水,湘江的支流。”也说潇湘指的是两条江。
把潇湘作为一条江或一条江的一段来解释的,有新版《辞海》。它的解释是:“湘江的别称,因湘江水清得名。”“或指湘江中游与潇水会合后一段,即‘三湘之一。”为了说明前一个观点,该书还引用了《山海经》前面那段话和《湘中记》里的话:“湘川清照五六丈,是纳潇湘之名矣。”把潇湘作为一条江或一条江的一段来解释的,在一些唐宋文学作品的注释中也可以找到。
把潇湘解释为泛指某一地区的也有。如新版《辞源》,对潇湘一词,就有“泛指湖南地区”的解释。它还以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一诗来证明这个观点。在《唐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里,对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一诗中的潇湘,其注解是:“潇湘,水名,在今湖南省。这里以……潇湘代表南方。”
对潇湘一词,还有其它各种各样的解释就勿庸赘述了。
虽然古今文人对潇湘一词的运用和解释如此之多,但根据作品的时代和作品中潇湘一词前后的意思,以及我们所掌握的古今地理知识细细分析起来,还是可以基本上弄清它的运用或解释的正确与谬误的。
把潇湘解释为一条江,我认为在某些地方作这样的解释是对的。新版《辞源》写道:潇水“源出湖南蓝山县(疑是宁远县之误)九嶷山,北流零陵入湘江。古以此水与其上游之沧江并称营水,唐人始称潇水。”这个解释很有道理。在唐杜牧《兰溪》一诗中,虽写有“楚国大夫憔悴日,应寻此路去潇湘”。可是在楚国大夫屈原的辞赋里,并无潇湘一词。可见春秋战国时期还没有潇水,潇湘这些名称。《山海经》提到了潇湘。然而我国这部最古老的地理书,虽然传说是夏禹、伯益所作,实际上并没有那么早,而且也不会是成于一时、一人之手。这部书有晋郭璞注,可见在唐以前便已成型。《水经注》三八《湘水》中也有“(二妃)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潇者,水清深也”的话。郦道元是北魏时人,也在唐朝之前。这都说明在唐朝之前,潇湘中的潇字,仅作为湘字的修饰成分而被沿用。唐元结作过道州(今道县)刺史,他写的《右溪记》,有“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的话。这营溪指的就是营水,故道州在唐朝初期曾称为营州。我们能不能这样说,在唐朝中期以前的文学作品中,潇湘一词的原意指的就是湘水呢?
柳宗元曾贬为永州(今零陵)司马。在他的《愚溪诗序》中,有“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的话,可见到了唐朝中期,营水已改名为潇水了。这一点,作过道州刺史的吕温,他的《道州秋夜南楼即事》一诗,也可以作证明。自营水改称潇水以后,潇湘一词便为文人所广泛运用。如在柳宗元的诗中,用了潇湘一词的就有四首以上。在他的诗里,潇湘一词,一般指的是潇、湘二水。如果他单写湘水,往往是写为清湘的。如“谪居去南裔,清湘绕灵岳”(《自衡阳移桂十余本植零陵所住精舍》)及“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渔翁》)等。因此我们能不能这样说,在唐朝中期以后的文学作品中,潇湘一词的原意,大多数指的是潇、湘二水呢?
然而,对唐朝中期以后的文学作品中的“潇湘”,是不是就不能理解成单指湘水一条江了呢?我看也不能这,样。如《唐宋词一百首》在秦观的《踏落行——郴州旅舍》一词中的潇湘,与其解释为“湘水上游和潇水合流的一段”,倒不如解释为湘水更确切一些.
将潇湘解释为湘江的一段,恐怕与三湘一词有关。在唐代的文学作品中,三湘一词也用得不少。多数泛指今洞庭湖南北,湘江流域一带。但也有一些地方志和辞书将三湘解释为湘水的三段的。如《湖南通志》十三《长沙府》就写道:“湘犹相也,言有所合。至永州与潇水合曰潇湘,至衡阳与
有些书把潇湘解释为“代表南方”或“泛指湖南地区”,这也没有错。因为在原文中对潇湘一词的用法,起了修辞学上“借代”的作用。近年湖南电影制片厂采纳周立波同志的建议,改名潇湘电影制片厂,既保持了原意,也脱离了俗套,使人耳目一新。至于朱庆余在《南湖》一诗中,恐怕是把潇湘作为洞庭湖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根据原文的意思,把潇湘解释为潇水、湘水两条江,或解释为湘水一条江,或解释为湘水的一段,或解释为泛指某一地区,这都是正确的。但《唐诗小札》对潇湘一词的夹注,本人则认为值得研究。《唐诗小札》是这样写的:“古人对于雁的生活的了解,一般说来还是比较肤浅,以为雁在南方的归宿地是洞庭湖一带,所以雁和潇湘(潇水湘水汇合处,在洞庭湖南)经常连在一起。衡阳回雁峰的得名,也和这种认识有关。”这段话基本上是正确,但夹注一是把潇湘解释成潇水湘水汇合处,已属不妥;二是把潇水、湘水汇合处说成在洞庭湖南,更有地理位置上的错误。其实,潇水、湘水汇合处在零陵县城北,与洞庭湖相距数百里。从地理位置上看,如果因零陵县城是在洞庭湖以南的方向,便可以说潇水、湘水汇合处在洞庭湖南的话,那么说潇水、湘水汇合处在贝加尔湖南也是对的了?既然上文有“洞庭湖一带”,可见作者认为潇水、湘水汇合处是紧靠洞庭湖的。如果我们按照上面那段话阐述的意思,把《归雁》一诗中的潇湘解释为泛指潇水、湘水流域及洞庭湖一带,是不是会好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