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古今谈
1983-01-01钱汉东
钱汉东
人们所谓“成语”,就是“现成话”的意思。新版《辞海》为成语下了这样的定义:“熟语的一种。长期以来惯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在汉语中多数由四个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由此可见,它是人们在口头上,特别是在书面上可用的定了型的词组或短句,其中大部分都是从古代文学语言中当作一个意义完整的单位继承下来的,它是相沿已久,约定俗成的具有完整性的东西。如“南辕北辙”,不能说“东辕西辙”。
成语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书面(出自“经传”),二是来自口语(出自谣谚)。从书本上来的又有两类:从寓言和史实中概括出来的,如“黔驴技穷”出自唐代柳宗元《三戒》中的寓言《黔之驴》;“狐假虎威”出自《战国策·楚策》中的寓言;“负荆请罪”、“完璧归赵”等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故事。从古典作品摘录的原句,如“水落石出”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中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句;“左右逢源”出自《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这是由古句经过节缩而成的。其次,来自人民口头的相沿习用的成语数量也不少,其特点是通俗生动,易读易记。如“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出自《战国策·赵策》:“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一般说来,在文献中加上“鄙语”、“里谚”、“鄙谚”等字样的,说明它们是由谚语演变而来的。但民间口头流传的成语,大多来历不明,无据可查。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成语本身的词义古今变化很大,我们目前所运用的成语,有的用本来意义,如“诲人不倦”(《论语·述而》)。有的用作比喻,如“短兵相接”(《楚辞·九歌·国殇》),原来是描写肉搏战,刀枪交锋;现喻作斗争十分激烈。还有大量的则是成语内部褒贬词义的转变,而由褒变贬是成语变化中的主流。“大放厥词”这条成语出于韩愈《祭柳宁厚文》:“玉佩琼琚,大放厥词。”本义是说铺张词藻,或畅所欲言。这自然是好事。现在则转为贬义,指大发不必要的议论。又如“一团和气”、“明目张胆”、“闭门造车”、“明哲保身”、“正人君子”、“道貌岸然”、“一本正经”、“一意孤行”等,都由褒义或中性义转为贬义。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一是长期的封建社会,文人诗文歌功颂德的多,民间吉利话多,成语来源褒多贬少,于是为了保持平衡,一大批褒义成语慢慢地转化为贬义成语;二是社会的进步,促使人们对大量歌颂旧事物成语的不满、反感,这使一大批褒义成语变为贬义成语。
成语中也有少数由贬义转为褒义的,如“废寝忘食”就是。这条成语现在意思是“顾不得睡觉,忘了吃饭”,形容非常专心。这是一条褒义的成语。但在过去,它的特定意义是“有精神负担”。《辞源》这样解释的:
〔废寝忘食〕谓心有所恋至眠食俱废也。即《左传·僖公四年》君非姬氏食不饱寝不安之义。元乔吉《两世姻缘杂剧》:若将这脉来凭,多管是废寝忘食之病症。
可见这是害了相思病后才“有精神负担”,这恐怕就很难算褒义的成语吧。成语的本义,一般不容易从字面看出来,要搞清成语的来龙去脉,才能看出特定的含义来。
古代流传下来的成语绝大多数是好的,我们应该给予肯定,并广泛地使用。对少数观点错误、陈腐不堪,与我们伟大时代格格不入的成语,应予以淘汰。例如:形容美女“天姿国色”,描写少年“面白唇红”,描写少女“如花似玉”,诸如此类的成语翻来复去,变为陈词滥调,惹人讨嫌。还有一些反映封建道德观念的成语,如“三纲五常”、“三从四德”、“荣华富贵”、“听天由命”、“吉人天相”、“人生如梦”等,这类成语随着封建制度的消亡,失去了生命力,成为被批判和淘汰的对象。
(摘自《语文教育之友》1983年第5期)
(题图:黄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