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馈思维”听课法
1983-01-01周士渊李大同
周士渊 李大同
1981年,清华大学研究生及出国研究生招生考试结果揭晓了——夺魁者果然身手不凡,六门考试课目,总分突破五百;外语成绩超过了清华本校的外语尖子;获得了赴
美研究生资格。他叫苑明顺,武汉水力电力学院学生,年方二十一岁。
出乎招生老师意外的是:他不是教授、专家的子女,却是一名土生土长的农村学生,而几年前,在大学入学摸底考试中,他的外语成绩是“○”,数学不过十几分。不但如此,他还是个“电影迷”,电影场场不拉。他的作息时间表上每天睡觉时间九小时。那么这个“小山东”的学习又是怎样突飞猛进的呢?
其实,小苑并没有什么超人的地方。他说:“经常看电影好象是浪费时间,实际上,在正常学习时间里,有些人不知浪费了多少时间!要想学到更多的东西,必须在单位学习时间里,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那么,注意力怎样才能集中呢?小苑的经验是:在课堂上积极思考,争取走到老师前面。
小苑在课堂上,不是被动地听课,而是一边听,一边在脑中进行紧张的“反馈思维”。他认为被人领着走到目的地还不行,必须得自己再走一遍才不会迷路。因此,凡是教科书上的公式和定理,他都要自己推导一遍。自己推出来了,就怎么也忘不了。在课下,他总是参照多种外校的教科书进行预习,定好需要集中精力听讲的“程序”。在课堂上,老师在黑板上出一道题,他马上就用所学的基本概念去思考:这题可能有几种解法?然后再把思考结果和老师讲的相对照;对老师给的标准答案,除了要自己验证外,还总是再琢磨一下还有没有其它解法。
正是这种“自己——老师——自己”的频繁的“反馈思维”,使小苑在课堂上能够高度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同学们感到,别人提问题,老师回答起来很轻松;可小苑一提问题,老师就觉得紧张,有些问题常常把老师问住,回家研究后才能给予答复。小苑说:“不经自己头脑思考,随口发问,即使得到解答也收益不多。”
小苑在课下做题时,也十分注意这种“反馈思维”。他不象有些同学那样做大量习题,而是精心选择,“值得做”才做。拿过一道题来,他不是先考虑解法,而是先琢磨:这道题为什么这样出?这道题是要考学生哪几个基本概念?想清楚了,这道题不做也可;没有把握的话,再设计几种解法试一试。他感到:这种解题法,可以“以一当十”,把被动的解题过程,变成了主动的思维训练,既大大强化了基本概念的复习,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兰州满飞推荐,摘自1982年7月6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