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写人文情并茂
1983-01-01王玉璋
王玉璋
《左忠毅公轶事》是一篇文情并茂的记叙散文。作者以细腻传神的笔触表现了左光斗和史可法师生间的深情厚谊,勾勒了左光斗的动人形象。
左光斗生活在危机四伏、国势日衰的明代晚期。当时女真族在东北方已经崛起,使明王朝受到极大的军事压力。而朝廷内部,阉党魏忠贤权倾天下,实行封建专制的高压政策,利用特务机关东厂残酷迫害正直人士。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的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甘冒杀身之祸,奋起跟阉党进行斗争。左光斗就是这些人中的一个杰出的代表。
文章一开始就有声有色地叙述了左光斗慧眼独具、识拔史可法于贫穷之中的动人情景。左光斗所以雪天微服出游,是因为他要发现人才,而人才又往往出现在贫穷的考生中间,这就反映了他思才如渴的心情。他的“解貂”,绝不是什么“施恩”,而是出于对人才的爱护。这真挚的爱同样表现在“掩护”、“叩寺僧”这些动作细节里。
左光斗和史可法正式会见的情形同样被写得极其生动。“瞿然注视”,是写他见到史可法时又惊又喜的表情;“面署第一”则显示了他敢于破格提拔人才的精神。然后,在“召入,使拜夫人”时,他才说出了那句肺腑的话:“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左光斗的“志事”,就是挽救国事。他之所以如此爱护、器重史可法,是因为他把国家的命运和前途寄托在史可法这一类志士身上。一语破的而人物精神境界全出。
左光斗在生死诀别之际,仍然不顾个人安危,而是以国家大业为重,体现了一个爱国者刚毅不屈的精神。文中描写左光斗“面额焦烂”,“左膝以下,筋骨尽脱”,有力地揭露了阉党对他进行过怵目惊心的残害。但他在这奄奄一息的时刻,仍“席地倚墙而坐”,显示了身处逆境而不可凌犯的刚强意志。当史可法前来探监跪在他膝前哭泣时,他辨出了声音,虽已“目不可开”,但他却以惊人的毅力“奋臂以指拨眦”,而且“目光如炬”,尤其是他责备史可法的那段话,其中交织着多么强烈的爱和恨、希望和痛苦。“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柱者”——这是严厉的责备、语重心长的教诲,又是严肃的委托·这些肝胆照人掷地作声的言语,使一个在生命最后瞬间的爱国者的形象变得更加高大起来。
“吾师肺肝,皆铁石铸造也”,这句从旁赞扬人物精神的话,岂止是表达了史可法一人当时的感受!数百年后,人们读到这里,谁能不被左光斗这大义凛然的气概、不屈的意志和顽强的斗争性格感动呢?
作者写以上两件事,不过用了三百余字,然而字字是血,字字是泪。文章把人物放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动作和表情来说明一切。这样写,实际上容量更大,给予读者的感受也更多。从构思上看也很巧妙:这两件事都是“轶事”,前者写初识;后者写诀别,概括性很强,其间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左光斗的爱国思想:他识拔史可法,是为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他责备史可法探监,也是为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文章的后面附带写了史可法治兵生活中的一个侧面,说明史可法确实牢记左光斗的教诲,兢兢业业地承担起了国家的重任。这一段并非是多余的,而是为了照应前文,说明左光斗的确是慧眼识英雄,他所精心挑选和培养的学生确实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应当指出:史可法是明末抗清名将,扬州失陷后他以身殉国,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作者不写史可法这方面的事迹,而单单颂扬他镇压农民起义军方面的表现,是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方苞是清代桐城派散文家,处于文字狱严酷的社会之下,他有意地回避了这一段史实,是可以理解的。
附
左忠毅公轶事①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一日风雪严寒,从数骑出微行②。入古寺,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护。叩之寺僧③,则史公可法也④。及试,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⑤;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
及左公下厂狱⑥,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⑦,为除不洁者⑧,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柱者!不速去,无俟好人构陷⑼,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⑩,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
崇祯末(11),张献忠出没薪、黄、潜、桐间(12),史公以凤庐道奉檄守御(13)。每有警,辄数月不就寝,使壮士更休(14),而自坐于幄幕外。择健卒十人,令二人蹲踞而背倚之,漏鼓移(15),则番代(16)。每夜寒起立,振衣裳,甲上冰霜进落,铿然有声。或劝以少休,公曰:“吾上恐负朝廷,下恐愧吾师也。”
史公治兵,往来桐城,必躬造左公第,候太公、太母起居(17),拜夫人于堂上。
余宗老涂山(18),左公甥也,与先君子善,谓狱中语乃亲得于史公云。
〔注释〕
①选自《望溪文集》。左忠毅公:左光斗(1575-1625)字遗直,明万历进士,由中书舍人迁御史,直言敢谏,不畏权贵。因弹劾阉党魏忠贤,被陷下狱,死于狱中。轶事:不见史书记载的事。
②微行:古时帝王权贵穿老百姓服装隐藏自己身分出行。③叩:询问。④史公可法:史可法,明末民族英雄。⑤瞿然:瞪大眼睛注视的样子。
⑥厂狱:明代的东厂监狱,由太监掌管,是当时的特务机关。⑦长镵(chán):类似铲子的铁制工具。⑧为除不洁者:装作扫除垃圾的人。(9)俟(sì):等待。⑩语(yù)人:告诉人们。
(11)崇祯:明思宗朱由俭的年号。(12)张献忠:明末农民起义领袖。蕲(qí):今湖北省蕲春县。黄:今湖北省黄冈县。潜:今安徽省潜山县。桐:今安徽省桐城县。(13)凤庐道,凤阳、庐州两府的道员。明时一省分为几个道,一道的长官称道员。檄:此处指征调军队的公文。(14)更休:轮流休息。(15)漏鼓移:当指过了一更。(16)番代:轮流代替。
(17)太公、太母:指左光斗的父母。(18)宗老:同族的老辈人。涂山:方苞族祖父的号。
(插图:刘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