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龙
1983-01-01施建石
施建石
与其成龙而登天,
毋宁作蚯蚓入地。
——〔日〕内山嘉吉
我幼时十分羡慕龙。一年夏天,我去在乡村当中医的舅舅家度暑假。我经常看见舅舅要去屋后一个泥池凝睇欣赏什么。
有一次,我追过去了:“舅舅一一,你在看什么啊?”舅舅慢慢地抬起头来,挺神秘得意地眯眼笑道:“我在看龙!”“土池里有龙?骗人!”“哦,这是地龙。”
我应声跳到他跟前。“唷唷,蛇,蛇呵,我怕……”我连忙跃上了舅舅的后背。
舅舅一把将我搂住,乐呵呵地说道:“不用怕,不用怕,地龙就是曲蟮,又叫蚯蚓,可以入药,《本草纲目》里说,由它配制的药方竟多达四十种……”
此后,我再也不误怕地龙了,而且还渐渐和它交成了“好朋友”。
那么,我又何以钟情于地龙的呢?
我发现,它不啻是生态学上的大力士、大勇者。初看,它是那么的弱小,似乎没有骨头,然而细细一想,我便觉得它身子里确乎包容着一颗勃勃的上进心,蕴蓄着丰富的钙质。
可不是吗?面对坚硬的土地,并无铜头铁角的它,竟也毅然将柔软的身躯挺成了铁杵,于是,那不屈的头颅仿佛是叩问世界的风钻、改良土壤的铁犁了。
它一口一口地啃噬着泥粒土丸,虽然缓慢艰难,尽管机械单调,但却不舍昼夜,长年不息。——终于,泥土中铭刻下了它一行行完全崭新实在的辙印;终于,“板结”变成了“松软”,终于,大地上涌起了一季季绿波,垒出了一座座金山……
当自己耕耘的地上长出了火焰似的高粱、珍珠般的玉米,结出了清甜的瓜果、淡香的稻麦的时候,地龙却仍吃着被人倒弃的垃圾!而且,还不懈将富含硝酸盐、磷酸盐和钾碱的高效自然肥分泌,“化腐朽为神奇”……
仅此,我就悟出舅舅他们称它为地龙的深意之一端了。
我觉得,地龙比人们经常赞赏的具有“啃骨头精神”的蚂蚁,形象更高尚。它存在着,不是为了索取,而是为了给予。它不抱怨命运之神所给的贫瘠且潮湿的摇篮;为了大地母亲,为了莽莽尘世的繁荣和久远,它什么都在所不惜——即使捐弃生命,它也毫不叫屈。
也许,与它来说,天堂就是一撮黄土。活着,能把点滴水露看成美酒;死了,连“遗体”都慷慨地捐献给泥土,没有声息,没有炫耀……
诚然,地龙没有蝴蝶般美丽的外套,更没有黄莺般婉转的歌喉。它质朴;乍一看,样子确乎有些可怕甚至可厌。但仔细观察,我觉得,这正是它不贪图表面形式,但求实用的衠真品格的体现。
传说中的九天长龙,是以狂虐和凶残所昭示的毁灭来显示自己的神威的,而泥土中的地龙,则以它深沉的默默举动,布施恩泽予世间。这不能不使我深思起来。
我对生物学没有研究,但从漫漫历史长河中,我悟出了生活的一个真谛:弱小的并非都不伟大。不要一味埋怨命运的不合理,生活的不公正,重要的是怎样对待生活;只要切实权衡自己的生存价值,意识自己的责任,不断繁衍,不断馈赠,不怕磨难,顽强进取,那么,即便平淡无奇,也不一定就是卑微的生命,或许,还能创造出远远超越自身范畴的、令人惊异的价值呢?
同时,我的心旌也不禁受到了深深的触动:不要盲目追求虚幻的“天使”、“神明”,必须珍爱身边的寻常之物……
呵,多少年了!人们只向往神圣,只歌颂庞大,而今天,今天我也要为踏实、淳朴、诚挚、辛苦的微小和平凡唱一支歌!
(摘自《随笔》1983年第1期)
(题图:肖宇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