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中的刘晓庆

1983-0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5期
关键词:刘晓庆招待所拍片

晓 雄

刘晓庆身上如同披着一层朦胧雾气,使不熟悉她的人无从得知“庐山真面目”,这一方面是由于她能够成功地以性格迥异的不同形象出现在银幕上,给观众造成了一种神秘感;而另一方面,不幸得很,“雾气”中的大量“水分”是由无聊的谣言和不负责任的传闻构成的。

那么,生活中的刘晓庆,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冷饭布衣

刘晓庆的话直而干脆:“我是个普通人!”

和每一个普通人一样,她也有自己的欢欣和痛苦、快乐和烦恼。有人以为“电影明星”都是无忧无虑的“天使”,过的是和影片里一样富丽豪华的生活,这真是太天真了。

你可曾想到:由于电影工作的特殊性,她的生活条件甚至还比不上普通人。

在北京拍《垂帘听政》时,她住在一家招待所里。拍片的艰辛甘苦不必说,吃饭就成了大问题。招待所七点开早饭,她却是六点钟就要化妆,当然赶不上;晚上七点钟拍片结束,招待所晚饭早已开过,街上饭馆也已打烊,只好泡包方便面,或是啃个冷馒头,谁能设想:影片中一餐要摆上百样山珍海味的“西太后”,回到生活里却吃不上一口热饭!

当然,过了饭口,可以回家吃嘛!然而,晓庆父母远在四川,她如今孑然一身,北京没有家,连个住房都没有。

晓庆幽默地说:“我是真正四海为家的!”她参加哪部影片,就随那个片组住招待所。好在全部家当就是一只小皮箱、一个手提包。人走就算家搬。用她的话说:“象蜗牛一样,房子背在身上。”前不久,母亲来看她,她发愁没有地方给妈妈住。凑巧同房间一位同志当地有家,就每晚回家去住,给晓庆的母亲腾出一张床。

关心她的观众不免发问:如果她一时无片拍,岂不就无处安身?这例不必担心。晓庆从影七年,拍片十三部,还没有闲过一天。

刘晓庆的衣着也是朴素的。有人曾表示怀疑:“从杂志上发表的生活照片上看,你的衣服可不少啊!”她开心地笑了:“那是借的,和戏里的服装道具一样!”是的,她的工资只相当于四级工,唯一的“不动产”是一个菜墩。添件衣服怎么能不好好算计算计呢?何况晓庆又是个书迷。买书,也要占去工资的一个百分比呀。

同志们关心她,提出对她食宿多照顾一些,她谢绝了。她说:“中国演员不能象外国影星那样,我们的资本就是吃苦和耐劳!要说苦,比起我演过的志愿军,条件不知要好多少倍。我相信,影片的质量未必和演员的生活条件成正比,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倒是成正比的。”

飞短流长

既然晓庆从不在意生活上的优劣,那么,莫非她就没有烦恼么?

有的。她说过:“有许多乐趣,我不能象普通人一样享受:我没有从从容容地逛过商店,没有痛痛快快地游过公园,没有无拘无束地上街散过步,也没有自由自在地划过船。”这一是因为工作紧张,二呢,她也不愿招摇。

不过,她最大的苦恼在于围绕着她,谣言蜂起,飞短流长。上影青年演员陈烨,这次在《垂帘听政》里扮演东太后。关于晓庆的种种谣言,以前也灌了她两耳朵。但是,经过几个月朝夕相处,陈烨得出这样的结论:“刘晓庆是个戏呆子!她一颗心全在电影上!”

针对那些无凭无据而又有滋有味的风言风语,一位同志曾愤慨地说:“做人难;做女人难;做有名的女人更难;做单身的有名女人尤难!”朋友劝过晓庆:“何苦来呢?图什么呢?树大招风,见好就收吧!”她不为所动,说:“艺术是我的生命,而不是追逐名利的工具。我图的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为的是给十亿观众拿出好片子来!”

有位电影工作者鼓励晓庆时说得十分中肯:“个别人听的是关于你的风言风语,更多的人看到的是你在艺术上的加紧攀登!”

刘晓庆嘱咐我们转告关心她的广大观众:“要了解我,请看我的电影;要评论我,请评论我的电影!”

绝不虚伪

即使是对刘晓庆的传言最轻信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刘晓庆在银幕上已经给他们留下了相当深刻的印象。她塑造的为数众多的人物中,几乎没有一个是如同过眼烟云,稍纵即逝的。就是在不很成功或争议较大的剧本中,她的表演也不会使人遗忘。

不是出过这样的笑话吗?看了《瞧这一家子》,有人指着影片中的张岚说:“刘晓庆没法演不象,她就是那种人!”看了《原野》,又有人说:“刘晓庆在生活里大概就是个花金子!”而看了《潜网》,则又有人猜测了:“也许刘晓庆本人的经历就和罗弦差不多吧?”单听每一句话,都似乎有道理;但只要比较一下,就会哑然失笑:张岚、金子和罗弦,三个人物何尝有一点相似之处!何况,对于刘晓庆塑造的何翠姑、盛敏和欧阳兰,他们又该怎样说呢?有的观众就给晓庆来信说:“谁不希望有个盛敏那样的妻子、何翠姑那样的妹妹,或是欧阳兰那样的战友!”

说起这个,晓庆笑了:“演员创造的每一个角色,都应该似乎是自己,又其实不等于自己。每一个人物我都是用自己的心去创造的。”她又说:“我以为,我要塑造各种各样的人物,自己就要具备塑造多方面性格的才能。”

我曾问起:你认为自己身上最突出的性格是什么?她毫不犹豫地脱口而出:“不虚伪!”她解释道:“比如我有八分优点,两分缺点,而有人有四分缺点,但他可能把缺点都藏在里面,我却决不掩饰。人们就会认为:刘晓庆的缺点多。”她深沉地说:“我吃亏就在于不虚伪。但好也好在不虚伪!”

还有一件事很见棱角:一家报刊向她约稿,她在文章里谈了两部影片:《原野》和《神秘的大佛》,编辑未向她解释,就删去后半部发表了。她很生气。对方说:“大佛”处于微妙阶段,不谈为好,请原谅吧。她更是直人快语:“不原谅!对‘大佛有不同看法可以发表别的文章。我只是谈了我拍这部片子时的甘苦,为什么替我改写?改得面目全非为什么又用我的名字?!”这是“不虚伪”的有趣注脚。

生活上的冷暖她无所谓,艺术上的是非她却是这样一丝不苟。这,就是刘晓庆。

用刘晓庆的话结束这篇冗文罢:“我拍电影不是为了得奖。我不会应酬,身外之物对我也没有吸引力。外界对我如何议论,我并不关心。我只力争在我的大起大落的生活中,求得心灵上的宁静与平衡,把我的全部精力、我的每一分钟都用在电影上。如果观众每听说我拍一部新片,都能相信我会拿出一些新东西来,那么,我将感到最大的欣慰。……”

(崔水推荐摘自《银幕与观众》1983年第2期)

猜你喜欢

刘晓庆招待所拍片
不吐不快:“翻”陈出 新有多难?
腰痛出现八种情况要拍片
探析招待所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
官员出差如何住宿
刘晓庆揭秘秦城往事
热情接待
上市公司“拍片”热
“风华绝代”刘晓庆的幽默风采
刘晓庆的私人助理高大帅气
郝龙斌邀全球导演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