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

1983-0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3期
关键词:之治修理工局面

陈 愚

近年来,由于史学领域出现了诸家蜂起、众说纷纭的“百家争鸣”局面,已讨论多年的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问题,又被摆到争鸣的阵地上来。各家虽本着探讨学术问题的精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但褒贬意见仍然悬殊甚远。归纳起来主要有下列三种不同观点:

(一)在封建社会里,农民战争是推动封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

其主要论点是:(1)农民战争推动着封建社会各阶级及其相互关系发生变化,推动着各民族及其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也推动着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各方面发生变化。例如,每次全国性的农民战争之后,不仅推翻了极端腐朽的封建王朝,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的阶级关系,而且进一步加强了全国的统一局面,促进民族融合。这统一局面正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得以发展的重要条件。(2)促使封建社会瓦解,对统治阶级的政策起重大影响作用。如秦末、隋末、元末、明末等农民战争之后,新建立的王朝在统治政策上有了相应的变化:有的实行“与民休息”政策;有的实行“轻徭薄赋”政策;有的实行“约法省禁”政策等,这对于推动社会发展是有利的。(3)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能出现繁荣强盛的主要原因。秦末农民战争之后,建立的汉代——它的繁荣标志着封建社会的上升;隋末农民战争之后,建立的唐代——封建社会发展到繁荣的高峰;元末农民战争之后,建立的明代——封建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发展到烂熟的程度,开始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正说明了农民战争这个动力,推动了封建社会历史的发展。

(二)农民战争阻碍了封建社会历史的进步。

其主要论点是:(1)在封建社会里,每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都打断了封建化的进程。因为,封建王朝每到腐败垂危时,农民就起义,经过农民起义又建立了新王朝,走向兴隆。形成了这样的公式:兴→衰→农民起义→建立新王朝→兴→衰……周而复始。断送了封建化所取得的成果。(2)认为生产力是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社会矛盾缓和的和平安定环境。农民战争破坏了和平安定环境,这样不但没有带来生产的高涨,反而带来生产的萎缩或破坏。(3)农民战争是封建社会的“修理工”。从秦末的陈胜到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千百次农民起义都不是由于整个封建制度已经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而是由于封建制度的正常机能未能发挥而爆发。农民战争的任务,不管起义农民当时是如何想法,客观规律的作用使农民战争只能起封建制度修理工的作用。把封建制度修理完善,从而延长封建社会的寿命。

(三)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必须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

在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结果,大概有四种情况:(1)出现盛世:如秦末农民战争之后,新建立的西汉王朝,只有几十年时间就出现了仓满粮足的局面。而隋末农民战争之后,新建立的唐王朝,不到一百年时间,管户总数便从二百多万户上升到八百多万户,称为“国家之极盛”。元末、明末农民战争之后,也很快出现了“洪武之治”、“康熙之治”的盛世。(2)促进统一:如隋末农民战争后出现唐朝统一;元末的农民战争后出现了明朝统一。(3)造成分裂:如黄巾大起义后的三国鼎立;黄巢大起义后的五代十国地方割据。(4)外族入侵:如明末农民战争后,清兵入关,建立清王朝。所以,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不能一概而论。

猜你喜欢

之治修理工局面
声誉是个坑
中国之治铸就经济新优势
小小修理工
迈向“中国之治”的新境界
推动“中国之治”与“全球之治”的良性互动
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
庄玉庭先负孙逸阳
试论棋例裁决难点
人生处世应如雪
八 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