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日日夜夜

1983-01-01

青年文摘·上半月 1983年3期
关键词:资本论马克思英国

整个生命和智慧的结晶

《资本论》是马克思前后积四十年研究的伟大成果,是马克思整个生命和智慧的结晶。从《资本论》的产生过程,我们也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最初学的专业是法律,但是他一向更喜好哲学和历史。1842—1843年间,马克思担任《莱茵报》主编时,感到对经济问题发表意见有困难,这是促使他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从1843年开始,马克思一面参加革命活动,一面断续地研究政治经济学。

不久以后,马克思遭到欧洲各国反动派的迫害,多次被驱逐出境,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承受了精神上的压力和物质上的损失。他的许多科学研究成果和多年积累的资料被查抄、焚毁和散失,因而许多研究都要反复地从头做起。

1850年以后,马克思在英国伦敦定居下来。英国是当时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马克思就把英国当作分析资本主义的基地,研究资本主义制度发生、发展的规律。

伦敦有个英国博物馆,它收藏有大量宝贵的图书,各个学科的资料和历史文件。马克思在这里全面研究了国民经济史和各国特别是英国的经济。

英国博物馆收藏有一种“蓝皮书”,它是英国议会和外交部发表的资料和外交文件的总称,因蓝色封面而得名。英国从十七世纪开始发表“蓝皮书”,它是英国经济史和外交史的主要官方资料。这些“蓝皮书”本来是专门发给议员阅读的,它又厚又枯燥,自然引不起议员们的兴趣。有的议员把它当废纸按重量出卖,有的议员把它当作手枪射击的靶子,根据子弹穿透的页数来测量手枪的威力。可是,它却成了马克思研究经济学的很好的参考材料。后来,在《资本论》的许多章节中,都作了引用。

在那些年代里,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夜以继日地工作。每天早上九点钟,他就到英国博物馆去,一直工作到晚上七点钟才回家。在英国博物馆阅览室读书的时候,每当读到兴奋的地方,他往往情不自禁地用脚来回擦地。长年累月之后,在他常坐的座位下边,坚硬的水泥地竟被磨去了一层,留下了马克思的“脚迹”。他从博物馆回到家里,晚饭后,又继续工作,一直到深夜,常常是通宵达旦。十分疲乏时,就在沙发上睡一两个钟头,然后又继续工作。他常常要被呼唤多遍才去吃饭,有时几乎不等咽下最后一口饭就又去工作了。就是在户外散步时,马克思的衣服口袋里也装着一个小本子,一想到些什么,就立即记到小本子上。马克思在室内休息时,常常来回走动,脑子里还在思索,这样天长日久,竟在地毯上踏出了一条痕迹,就象穿过草地的一条小路一样。马克思当时曾经对一位友人说过:我们在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而斗争,可是我们自己的工作时间却往往两倍于此。其实,马克思每日的工作时间,何止两倍于八小时!

认真严肃的写作态度

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态度十分认真严肃,一丝不苟。他总是反复不断地修改自己的著作,往往碰到一个问题就又重新回过头做补充考察。他为了写好《资本论》中有关地租的章节,对原始社会史、农艺学、俄国和美国的土地关系、地质学等等,都作过认真研究。为了研究实用工艺学,他还到地质学会去听过课。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引证的每一个事实和数字,都有充分根据。他从不满足于间接的材料,总要努力找到原著的出处。为了证实一个细小的事实,他也要亲自调查核对。

马克思为了写作《资本论》,涉及了经济、哲学、历史、法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他研读过的书籍达一千五百本以上,并且都作了提纲、摘录和笔记,单是政治经济学笔记就有二十多本。他精通欧洲许多国家的语言和文字,能用德、法、英三种文字写作。他常说外国语是一种斗争武器。为了研究俄国土地问题,他在五十岁时,还发愤学习俄语,而且经过很短时间,就能阅读俄文原著。他还很熟悉和喜爱数学,不仅在研究经济问题中离不开数学,而且常常用演算数学作为一种独特的休息方法。

马克思在著述《资本论》的整个过程中,从来没有脱离社会实践。他常常说,一个有学识的人,决不应该不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不应该整年整月地把自己关在书房里,象一条藏在乳酪里的蛆虫一样,逃避同时代人的社会斗争和政治斗争。马克思不但始终参加对国际工人运动的指导工作,而且经常在工人组织的集会上发表演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他的理论,了解工人群众的理解程度,回答工人提出的各种问题。马克思还时常到工人居住区,拜访工人家庭,了解他们的生活和思想,同他们一起讨论重大的政治经济问题。

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马克思的一家始终过着贫苦的生活。由于生活困苦,长期营养不良,加上过度的劳累,马克思染上了各种慢性病。他以惊人的毅力,抵抗着疾病的折磨,坚持《资本论》的写作。马克思在给友人的信中曾说,他为了写作《资本论》,一直徘徊在坟墓的边缘,并且说,他必须把能够工作的每一分钟都用来完成他的著作,如果没有完成这部著作就死去,他就会感到没有尽到责任。马克思为了完成《资本论》,真可谓呕心沥血。

1865年底,马克思终于完成了《资本论》的全部草稿。从1866年1月到1867年3月,马克思又对第一卷作了修订。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在德国正式出版。

《资本论》第一卷的总题目叫作:资本的生产过程。《资本论》从资本处于生产过程的运动状态来分析资本,这是分析资本的形成及其本质最基本的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和基础。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法文版的序言中写道:“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这句至理名言,也极其生动地概括了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真实历程。

(北京宁松推荐并摘编,原载涂继武等编写的《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和学说》一书,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

(插图:沈尧伊)

猜你喜欢

资本论马克思英国
最有思想的句子
我与《资本论》的故事
施复亮译本《资本论大纲》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卡尔·马克思:世界的精神》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拔牙有“树”
《资本论》热卖的背后
别开生面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