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守和樵夫
1983-01-01
欧阳修和苏东坡是同朝的大文学家。苏东坡很敬重欧阳修,曾把欧阳修的文章亲笔抄写出来,人称“欧文苏字”。据说在当时,谁要能得到“欧文苏字”,身价就能抬高几倍。
欧阳修在滁州当太守时,经常到琅琊山去漫游,和琅琊寺的当家和尚智仙很要好。智仙专为他在游山的路旁盖了一座亭子,亭子落成那天,欧阳修前去参加落成典礼,亲自题名为“醉翁亭”,并在亭子里写了一篇《醉翁亭记》。文章写好后,亲自抄写了六份。命衙役将文章贴于城门处,随后又派出六班锣鼓手,分别到各城门口,一边鸣锣击鼓,一边高喊:“滁州太守、庐陵欧阳修,昨日著文《醉翁亭记》,敬请黎民百姓、过往商贾、文武官吏都来过目修改……”
这一天,滁州城四道大城门,两道小城门,锣鼓喧天,喧声不绝。人们争着到城门口去看太守写的文章。
欧阳修不时派人打听有没有人修改文章,但始终没有得到满意的消息。傍晚一个差役领着一位五十开外的老者走进府衙,禀道:“太守大人,琅琊山李氏老人前来帮你修改文章。”
欧阳修放下公文,抬头一看,只见那老头儿头扎粗纱黄巾,脚穿布袜草鞋,肩上扛了一根挂着绳子的扁担,右手拿着一把斧头,原来是个砍柴的樵夫。欧阳修赶忙下堂相迎。
欧阳修把自己写的文章,从头背诵起来:“滁州四面皆山也,东有乌龙山,西有大丰山,南有花山,北有白米山,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他正背着,李樵夫把手一扬,说:“停,大人,毛病就在这里!”
“不知太守上过这琅琊山的南天门没有?站在南天门上什么乌龙山、大丰山、花山、白米山,一转身子就全都看到了,四周都是山!”
欧阳修听了,大喜过望,连声道:“言之有理!言之有理!滁州四面皆山。”
李樵夫连连点头:“对,滁州四面皆山,四面皆山!”
欧阳修沉思片刻,立即拿出文章底稿,把开头改成“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并读给李樵夫听。樵夫满意地说:“环滁皆山也,这五个字好,这回不罗嗦了!”
当天晚上,欧阳修在他的官邸设了酒宴,招待李樵夫。李樵夫临走时,欧阳修又问他有什么要求,樵夫说:“别的不要,只要‘欧文苏字一份”。
欧阳修欣然应允。几天后亲手把苏东坡抄写的《醉翁亭记》送给了他。
(摘自《新村》198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