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里,就是学习的最好条件”
1982-08-28赵艳
赵艳
机遇只偏爱那些有准备的头脑。
[法]巴斯德
在中国科学院团委办公室里,欢送团委副书记陈东同志的茶话会正在祝贺和惜别的气氛中进行着。要说她是怎样在共青团岗位上由原来只有初中文化水平取得今天这样的成就,与她朝夕相处的伙伴们最有发言权。他们既是观察家,也是见证人。和陈东相互默契合作四年的团委书记范晓峰同志很有感触地说:“全国科技大会后,我们都不甘心当个万金油干部。陈东同志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关键在于她有惊人的毅力。她工作上敢创新,讲效率;学习上能吃苦,讲质量…”有的同志风趣地说道:“陈东平时总说要‘三十而立,这话她真兑现了!来团委的四年里,她建了小家,生了儿子,考上了研究生……”发言的伙伴们还以赞誉的口吻数说着陈东的爱好和特长:她爱唱歌,会跳舞,擅长摄影,喜好集邮。前不久,全院乒乓球赛,她还是女子双打第三名和单打第五名。
“没有理由,也没有时间抱怨”
在共青团的同行里,不时听到诉说这样的苦衷:“年轻红彤彤,老了两手空”;“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言外之意:干共青团这一行,荒废了青春,耽误了前途。然而,陈东恰恰是在调到团委工作的四年里,经历了普通女性的恋爱、结婚、生小孩三大关口,并考取研究生的。是她把团的本职工作当副业了吗?不,她干得很有成效;是她家庭学习条件十分优越吗?也不,家中无任何辅导力量,而且八口人住三间房,他们夫妇加小孩只有十平方米的小天地;是她置个人生活琐事于不顾吗?也不,小孩日托,晚上自己带,星期天更是属于小儿子甜甜的,她会缝纫、编织……在家是被人称道的好妻子、好母亲。如果说她有什么特别的话,那就是在她生活的辞海里翻开第一页是进击,第二页是进击…唯独找不到“抱怨”二字。
1977年底,陈东从科学院器材供应站的医务室调到团委。不久,人们一致公认陈东的思路总带有创新意义。1980年,院召开第六次团代会,她大胆提出发扬民主,让团员为改革团的工作广泛发表意见。代表们以高度的责任感提出了二百多条意见和建议,归纳立案65件,铅印成册,发给代表监督检查。81年,新团委决定为青年办几件实事:为专职团干部开办了中文大专班;组织青年婚姻介绍网;兴办一个青年打字誊写社;落实65件提案。当她在国家机关各部委团委书记会上介绍情况时,引起了同行们的浓厚兴趣。
去年十月,为开好全院青年思想工作座谈会,她在一个月里,带着基层团干搞调查、抓材料,以惊人的效率先后写出9份会议发言材料。在这期间,团委还举办了青年书法、美术、摄影展览会。如此紧张的节奏,使一位常来这里的记者触景生情地说:“你们团委简直像个作战参谋部!”因此,近几年科学院团的工作在中直和国家机关的一百几十个单位中一直名列前茅。身为团委副书记的陈东所付出的努力是上下公认的。两次团代会她得的选票最多,就是有力证明。
与此同时,她参加了15场考试。结果分别是:本院中文大专班3门成绩优秀;北京市自学高考4门全部一次通过;新闻研究所攻读硕士研究生初试6门、复试2门,是本专业被录取的十名研究生中唯一自学成才的。除了为考研究生,党委同意给一个多月时间准备外,平时每当工作与学习发生矛盾时,她都服从工作。她参加的本院中文大专班有三分之一时间被会议冲掉。怎么办?她千方百计补上。从来没听到她有一句抱怨的话。她认为:“抱怨只会中止、扼杀进取的脚步,急躁和脆弱更不会使人撑开奋击的风帆。面对时代的呼唤,我们没有理由,也没有时间抱怨。”她对自已有一个要求:就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勇气对自己说:“现在,这里,就是学习的最好条件。”去年的北京之夏是少有的酷暑,她也不曾对自己有过一天的放松。晚上为了有效地学习,她使孩子养成了八点准时睡,一夜不吃不拉的习惯。日语、英语的单词几乎都是在上下班车上的两小时颠簸中熟记的。她连续两年考研究生,每次考前两个月,她天天住在办公室,学至深夜。几年来,电影基本不看,但为了与青年有更多的共同语言,专订了《大众电影》,边哄孩子边翻看。舞会也是要去的,她说:“不能让青年只是在大会上和自己见见面,与每个青年边跳舞边聊就是工作。”几年来,她还阅读了几十部中外文学名著。陈东的生活旋律是高昂热烈、充满乐趣的。工作、学习、生活,在她的科学安排下,丰满而又和谐地统一为一体。
“认识一个被忽略的优势”
“学习,尤其是创造性的学习,精神上常常感到非常愉快。艰苦,只是在十分狭窄的意义上才是事实。”杨振宁教授的这段话,在陈东的心灵里不仅引起了同感、共鸣,她自己的实践也是印证。她在为团的工作忙得开心,累得痛快之际,逐渐发现和认识了一个往往被忽略而又确实存在的优势。即在六种情形下,学习和工作可以有机地结合,互为补益、相互促进。一是工作和学习完全一致,互为一体。去年二月,院团委办团干理论学习班,她承担政治经济学和哲学概要的讲课任务。备课、讲课,既是工作,也是学习,要讲得好,必须自己学得好理解得透。二是工作为学习提供了广泛的信息和课堂。前年她到计算机所了解情况,利用这个机会旁听了一个月速成日语,学会了基本语法,每天利用上下班坐车两小时背会12个单词,半年多背记2000个单词,掌握了日语。三是通过看文件、看材料、听报告,加深对理论观点的理解,便于融会贯通。这一点团干部是得天独厚的。四是可供支配的空间较大。团的工作有相对独立性,时间较为机动。五是接触社会面广,有助于寻师结友,博采众长。如:利用到各所调查的机会,拜导师受教益,利用开学部大会之机拜访名家,求教于新闻记者。六是具有社会承认的通道。81年以来,她除了经常为《科学报》写稿外,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青年》《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上发表了十来篇文章。这既增加了新闻专业的锻炼,也推动了团的工作。谈到这里,她快慰地说:“认识了这个优势,就会使自己处于随时准备吸收的状态。运用这个优势,就掌握了主动权,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因为我爱这一切!”
在陈东刻苦学习,特别是在她准备研究生考试的日子里,她曾听到这样的议论:“已经相当于副处级的干部了,上下关系都挺好,还学什么、考什么呢?考上又能怎么样!弃官求学值得吗?”谜底是什么?她告诉我,她醉心于一段话剧的台词。五十年代在北京的舞台上,演过一个话剧《莫斯科人》,有一幕场景是:一名高中毕业的新工人来到党委书记家,亲切地交谈后,这个青年对书记的渊博学识感到欣喜若狂,不禁问道:“你对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懂,为什么要当党委书记?”党委书记郑重地回答:“因为我爱这一切!”全场掀起热烈的掌声。“因为我爱这一切”,也道出了一个八十年代团委副书记陈东同志的心声。她,听到了党带领人民扎扎实实前进的脚步声,时时为祖国的兴旺、发展所鼓舞。然而,她也常常被这样一个事实强烈地刺激着:一些老同志虽然勤勤恳恳地工作,辛辛苦苦地操劳,但由于理论和文化水平的限制,工作效率不高。他们是因为过去出身穷苦上不起学,战争年代紧张顾不上学,情有可原。而自己,生活在新时代,而且正年轻!作为党的干部(包括团干部在内)应该成为用人类最先进的思想和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起来的新人,而绝不应是旧时庸庸碌碌的官僚。因此,在她心中燃烧着一个强烈的意识:学习。“只有用人类所创造的全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列宁语)是这个原动力使她科学地驾驭着自己生命之舵,沿着确定的目标,在知识的浩翰海洋中远航。
一本十六开的精装《汉英词典》送到她面前,扉页上写道:赠与陈东同志共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是欢送会上,同伴们给她的礼物。会上,院直属党委副书记王道等领导同志对陈东一一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此刻,陈东那白皙的脸上泛着红润,一双平时看去秀媚动人的笑眼变得十分庄重。她撩了撩柔美的卷发,发自内心地说:“团的工作,是一个特别好的环境。假如四年前,不是党组织把我调到团委来,我会走一条完全不同于现在的路子……现在只能说刚刚起步,前面的路还长。这次分手,只是短暂的告别,因为我的研究方向是科技新闻,必定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