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锐的眼睛
1982-08-28愈诤
中国青年 1982年3期
愈诤
气势宏伟的首都机场,洒满晨光的停机坪上,飞往香港去的101次航班,银色的“波音707”翘首待发。富丽堂皇的候机大厅里,时钟正指8时50分,它无声地催促着尚未到海关办理离境手续的旅客:离截关时间只有10分钟了。
北京海关驻机场办事处出港科监管员高桂芬,这个手脚麻利的女青年忙了一早,正在准备交接班。只见一个高身材的男客,匆匆来到申报台前办理手续。尽管时间急促,来人却是神态从容,落落大方。查看他的护照、机票和出境物品申报单,客人是回国经商的澳籍华侨。小高一边和蔼地询问对方,一边提醒自己:“正是交接班的节骨眼上,别马虎!”旅客手续完备,一切都似乎无懈可击。但小高暗自发问:“既是远道而来,国内又有亲属,怎么,只带简简单单一个手提箱呢?”办好手续后,客人放下行李,只身到厅内银行去兑钱。又是一个疑点!小高隔着申报台探身一看,奇怪,在手提箱旁立着一只一,尺见方的纸盒。这是谁的呢?机警的年轻人不动声色地观察着。不一会儿,那华侨若无其事把两件行李一,提,转身便走。小高迅捷地赶上去问道:“先生,请问这纸盒可是您的?”“是的。”“里面装的什么?”“一点瓷器。”“新的旧的?”“是新的。”不错,用的是北京友谊商店的包装纸。“有发票吗?”“呢,有。”说着,他开始在身上翻找。语调的无力,手指的颤动,哪里瞒得住我们的海关卫士?“别找了,打开吧!”
一件,两件,整整十三件,全是文物!客人慌乱地躲避着姑娘的视线,脸色灰得就象他身上那套西服。
经鉴定,这批截获物中有十一件属于古代珍品,其中的隋代小陶俑距今约1400年,总价值达4万余元。
眼睛,每人都有一双眼睛,我们海关姑娘的眼睛何以这般敏锐?当记者问起高桂芬时,这位年轻的共产党员只说了一句:“国家的东西,有人卖出去那么大方,我们能不心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