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把竞争精神塑造到国民中去
1982-08-28王菊铨
中国青年 1982年8期
王菊铨
“竞争与友谊”的讨论,使我联想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搞思想教育工作的同志,最好能借鉴优生学的原理来研究一下人的精神世界。
竞争作为一种精神,在许多发达的国家,已作为一种精神基因(指存在于细胞内有自体繁殖能力的遗传单位)塑造到他们的国民中去了。学生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毕业,无时无刻不在灌输这种精神。这些学生一旦走出校门,就能适应社会,改造社会。我国自贯彻“择优”原则之后,竞争也已在各个领域展开,教育界尤为明显。正如编者所说,迅速改变了“学和不学一个样,学好学差一个样”的不良风气。应该说,这是好事。它将抛弃“安于现状”的惰性和鲁迅笔下揭露和抨击的阿Q精神。奋发向上的进取心和创新意识、独立精神将会在新一代的塑造中注入。
有人担心竞争将会给人们之间的关系带来冷漠。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从现象上看,同学中间存在的妒忌、自私、对立、“知识保密”等导致人们关系冷漠的弊端,似乎和竞争有关;其实这并不是竞争自身带来的,而是私有制的社会形态下遗留下来的一种落后的精神基因。不搞竞争,它照样存在于人们的相互关系中,只不过竞争将其推向公开而已。竞争与人们之间关系冷漠并没有必然的联系。相反,竞争的目的正确,还能起到扼制这些弊端的作用。
在我们的社会里,讲竞争,同时应讲协作、讲风格、讲奋斗目标的一致性;讲友谊,也应讲个人的自立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提倡互相帮助。这样,竞争就会成为促进同学之间互相关心、共同进步的有利因素,人们的担心也将会随之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