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榜者的大学
1982-08-28唯得
唯得
大学——人才的摇篮,多少青年渴望跻身大学之门。
虽然,上大学并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但它毕竟是一条主要的道路。然而百分之四的升学比例,使许多好学上进的青年失去了这个机会。
在国家尚无能力于短期内兴造更多数量大学的今天,如何使更多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80年10月创建的合肥联合大学(以下简称为“联大”)开辟了又一条新路:两年来,它招收了合肥市近700名高考落榜者。人们称赞它“广开学路导先河,勤栽桃李咏新歌”,感谢它“把更多的青年引向图书馆、教室中去”。
阳春三月,我们饶有兴趣地访问了这所“誉满江淮”的高等学府。
“余热发电”能量大
“联大”是在挖掘合肥市的高教潜力,发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七所高校优势的基础上,创办起来的。
这所大学没有固定的师资,所有教师都是从合肥各高校中选聘来的。
这所大学没有固定的教室、实验室,所有教学设备基本上是插科大的空档。此外,还借了附近一所小学的几间空房。
这所大学没有宿舍,学生走读。
这所大学采取“自费公助”的方针,办学经费一部分来自学生的学费(每学期文科20元,理工科25元),一部分由国家资助和国内外捐赠。学校不设助学金而设奖学金,并定期组织学生勤工俭学。
这所大学的办事机构十分精干,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办公室,5名专职工作人员。校长、教务长、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等都由科大的各级干部兼任。
“联大”的教务长告诉我们,当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方面是大有潜力可挖的。这种潜力主要表现在师资和教学设备上。教务长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般大学的一个基础课教师,一星期顶多8节课。如果再给他加上4节课,也不过是一周12节课,平均一天2节课。再兼点课显然没有问题。教学设备也有不小的潜力。譬如,实验室的利用率就不那么高,至少晚间就空着,白天也有空闲的时候;教室的使用也不都是排得满满当当的。挖掘这些潜力,就能为国家多培养一些人才。但是,挖潜力,特别是把这些“余热”集聚起来,使之放出更大的能量,需要有个“装置”。我们“联大”就是这样的一种“装置”。
“联大”这种让“余热发电”的作法,使有限的教育投资发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不用再花很多钱,就又办起了一所大学,多招了几百名学生。“联大”利用的还仅仅是几所高校的“余热”。社会的各个方面不是也有不少“余热”吗?如果全国的“余热”都能够通过各种方式和“装置”最大限度地集聚起来、发挥出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该会呈现出何等乐观的情景呵!
“可着头做帽子”
“联大”的专业设置独具特色——社会缺什么人才,需要什么人才,就设什么专业;有的专业还将试行与需求人才的单位挂钩培养。这样,使得专业设置与社会需要紧密地结合起来。人们把这种作法称为“可着头做帽子”。
据省环境保护部门反映,现在缺乏搞环境监测的人员,每年三、四十人,到本世纪末都需要。“联大”便设置了这个专业;
据省建委反映,他们需要1300个搞公用民用建筑的大专毕业生,但每年国家只给分配60人,人才供求矛盾突出。“联大”就开办“公民建”专业;
据有关部门反映,现在急需具有大专毕业水平的图书馆工作人员。本省一所重点大学,想开设图书馆专业,结果报告打上去,文件旅行了一圈,也没被批准。“联大”获得这个信息后,又开设了图书馆专业。
“可着头做帽子”,这确是一个高明的作法。据我们了解,去年全国大学和专科毕业生是28万人,而社会需要的数量至少是52万人,可见两者差距之大。但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还出现了某些专业的毕业生“过剩”的反常现象。其中原因之一就是,目前我国大学的专业设置与社会的实际需要还不那么吻合。因而,有的部门急需的人才,大学却未培养出来;大学培养出来的有些人才,社会上又安置不了,不得不改行。在教育经费有限,人才又缺乏的今天,这种状况难道还能继续下去吗?
打破“铁饭碗”
“联大”是国家计划外招生,因此省、市规定,“联大”毕业生的分配不由国家包下来,而由学校向人事部门或用人单位推荐,择优选用,被录用者的待遇与省高校毕业生相同,毕业生也可自谋职业或报考研究生。这样,就打破了“上了大学就是进了‘保险箱,拿到了‘铁饭碗,学好学坏差不多”的思想,使“联大”的学生的学习更加刻苦,竞争意识更强。他们懂得,只有凭过硬的真才实学才能取得社会的承认,才有自己的出路。
如果仔细剖析一下“联大”学生的学习动力的话,可以说是:珍惜失而复得的深造机会,立志成才更好地为四化出力,为“联大”和父母争口气与打破“铁饭碗”后产生的“竞争意识”的“合力”,而竞争意识在“合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位同学说:“我们手里就象是拿了个‘瓷饭碗,弄不好就砸了,成绩不好影响前途,能不好好学吗?”还有一位同学说:“我虽然上了大学,但总觉得有什么东西悬着。如同梦中一个饿汉子眼看着前面不远的地方有碗饭,但却不能一下子拿到,总是那么隐隐约约,若有若无,要想得到它,非下苦功夫有真本事不行!”
“联大”的学生很少有“上了大学该松口气了”的思想,学习的弦一直绷得很紧,分秒必争。他们多数分住在合肥市的四面八方,早晨很早就要起床,有时为了保证上课不迟到,连早饭也顾不得吃。为了节约时间,很多下午有课的同学,中午就在附近食堂或饭店里买点东西吃。科大下课的同学前脚走,“联大”学生后脚进去就摊开了书本。中文系有位同学来自郊区县,父母已去世,一个人独立生活。为了上“联大”他把家产和三间房都卖了,买了一辆自行车,寄宿合肥的舅舅家。为了争未来,他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奋发学习。他说:“我现在只有一条路:拼命学。”理工系一位同学,一学期的数学作业比老师布置的多作了一两倍。他说:“挫折教训了我,现在的处境又激励着我,好象全身有使不完的劲儿。”
“联大”这种打破“铁饭碗”的分配制度,是使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更深程度上结合的一种可贵的尝试。它在更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在竞争中奋发成才。
“鸡窝”也能飞出“金凤凰”
“联大”刚刚成立时,曾有人担心:“联大”无固定的校舍,无专门的教学设备,无专职教师,教学质量能有保证吗?这种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然而,实践已经使人们放心了:
一位学生家长说,“联大”的教师是从中国科技大学、安徽大学等校中聘请来的优秀教师,责任心强,教学方法好。基础课不低于一般大学水平,有的课程甚至还要深些。我检查了孩子的作业,比一般大学作的份量都大、内容都深,而且老师全部批改了,改得非常认真。
有位家长有三个子女,一个在“联大”,两个在其他院校;另一位家长有两个孩子,一个在合肥工大,一个在“联大”。他们在对这几个子女作了比较后说,在“联大”的孩子,学习刻苦、自觉,好胜心强,学得不错,有令人鼓舞的希望。
科大一位负责教务工作的同志说,“联大”教学质量有保证,将来可与其他大学比。
我们在拜访安徽省副省长杨纪珂同志时,他高兴地说,“联大”学生上学期的理科成绩与科大比相差不多,这不容易,因为他们底子差些,而且是在同全国的尖子比呵!
我们欣喜地看到,“联大”的教学质量站住了脚,得到社会各方面的肯定。“鸡窝”里照样能够飞出“金凤凰”。这也雄辩地表明,低于高考录取线的“落榜者”并非“低能儿”,他们之中的大多数经过努力是可以深造成才的。
在访问即将结束的时候,我们见到了一封来自山西太原给“联大”校长的信,信中说:“升学问题,今天是笼罩在每个家庭上空的一朵乌云,很多社会问题都是从这里派生出来的。先生的这项创举实在是大有益于青年,大有益于社会,大有益于中国。”我们就以此作为本文的结尾吧。
“联大”是有生命力的。我们祝愿她不断前进。我们也祝愿全国有更多的“联大”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