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包围中诞生的婴儿
1982-08-28刘耀辉
刘耀辉
一九八一年七月中旬的一天夜晚,没有星星,天幕上只悬挂出一盘浸染着赭黄色的朦胧圆月。
四川省合川县城,已被汹涌的洪水吞没,成了一片汪洋,只残留着几座“孤岛”。
城北郊的一座“孤岛”,土名断桥坡,是合川县第二中学的校址。七月十五日一整天的工夫,附近一千多名社员、工人都纷纷转移到这里,挤住在教学大楼和饭堂里躲洪水。
夜深了。滚滚洪涛在学校四周呼隆隆地吼叫。紧张了一天的灾民们都休息了。
嗒嗒,嗒嗒嗒嗒,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教学楼上,突地冲下两个人,一前一后地向教职员工宿舍楼跑去。
跑在前头的是一个脸呈紫铜色,肩宽腰壮的约莫二十八九岁的男青年。他们慌慌张张地来至宿舍楼下。老大娘昂首望着职工宿舍二楼惊啦啦地叫喊:“校医!沈校医!请你快下来,帮个忙,救人呀!”
“是叫我吗?啥事呀?”一位留着短发,瓜子脸蛋上嵌着一双水灵灵秀眼的女青年探头出窗口。
她,叫沈玲玲,是合川县二中的青年校医。小沈五十分钟前,才为抢救集体麦种划破了手的社员包扎伤口;三十分钟前,为因被暴雨淋感冒的社员、工人送了药。当她拖着疲惫的步子,回到宿舍时,感到腿关节疼痛难忍,风湿关节炎又犯了。她吃了抗风湿和安眠药片,头晕脑胀,刚躺上床,正要睡着,就被楼下的急叫声吼起来了。
“沈医生,我们是沙坪公社的社员,住在教学楼躲洪水。刚才喊你的是我妈妈。我爱人邱代君,要生产了,找不到接生员,我们是来请你去接生的!”男青年杨尚木虽然满脸急得汗水直冒,但他把来意说清爽了。
小沈便匆匆地穿好衣服下楼,来到两位社员跟前。杨尚木以恳求的口气对小沈讲:“县医院检查过,说是血压高,骨盆异常,产道太窄,要难产。现在她正痛得喊叫,你……”
“……”小沈没有立时回答,她被这道突如其来的难题难住了。
杨大娘见此般情景,扯了扯儿子的衣襟,轻声说:“走吧,她年岁小,别难为她了。”母子俩缓缓挪动往回走的步子。
……
“我痛呀,快找医生来,救命呀!”小沈望着渐渐隐没在迷蒙的月色中的母子俩,仿佛听到教学楼里传来难产妇的呼救声。她浑身在颤动,自己作为一名新中国的青年医务工作者,就算医术不高,没有接过生,但能看着难产妇不管吗?她觉得脸蛋如火烧火燎。她高声喊:
“等着,我马上来!……快把产妇抬到医务室,抢救!”
洪水上涨,合川城停电了。小沈找来几只鱼烛,点燃后放在她临时搭起的产床旁的凳子上。
“痛呀,痛哟,医生!”产妇的声音已经嘶哑了。
小沈感到一阵阵揪心的疼痛。她迅速量了量产妇的血压,吃惊地望着血压器上的水银柱,想叫,又不敢叫出声。血压太高对分娩有危险,休克随时都可能出现。
她再仔细地检查骨盆和产道,确系骨盆异常、产道狭窄。
室外,轰隆隆的洪涛声阵阵传来。这时,她惊愕地发现,产妇忽地异乎寻常地安静,不叫也不折腾了。产妇经过几个小时的叫唤,已耗尽体力。
杨大娘走近小沈的身边,用柔和的语气对小沈说:“沈医生,没力气,怎么生孩子,弄点东西给代君吃,行吗?”
小沈努力回忆在卫校时老师讲过的妇产科知识,似乎记得有这么一条:“产妇分娩时要进行腹肌运动,加速胎儿的产生。”于是,她下命令似地说:
“快!让邱代君吃点容易消化的食物!”
关心产妇的灾民和教师们端来了软食。可是产妇吃第一口就吐了,停了一阵,吃第二口,又吐。吃多少回,吐多少次,最后连胃里的苦水都吐出来了,临时产房里弥漫着酸臭的腥味。
怎么办?小沈正在苦思着……时间拖久了,母子的性命都难保啊!
小沈抓起手电筒,向宿舍楼跑去。
她从宿舍里抱着一大捆妇科、外科的有关书籍,穿过月色朦胧的校园,回到医务室,在飘摇的黄色鱼烛光下,匆匆地翻阅:
“分娩的前兆现象”“分她的第一期”“分娩的第二期”“分娩的第三期”“妊娠的合并症”……一行行字蹦跳过她的眼前。她渐渐把目光停留在“异常分娩”这一章上:“产妇的骨盆异常,产道狭窄,但如果胎儿不是过大,也可能正常分娩;如果胎儿过大,可造成难产,必须进行软产道切开术;如考虑这样处理仍不能使婴儿由阴道分娩,则应考虑选择剖腹术……”
要开刀?小沈脑子仿佛要爆炸。“我从来没开过刀呀!产妇血压高,能开刀吗?要是开刀引起大流血,那后果难以设想啊!”
杨大娘和儿子见到小沈这紧张的神色,便焦急地问:“沈医生,有救人的法子吗?”
小沈不愿让产妇的亲人看见自己惊惶的脸色和泪珠,她飞快地起身走到产房门口,望着浑黄模糊不清的月儿,泪珠滴下来了。
“沈玲玲,你哭了?产妇的情况咋样?”副校长来到临时产房门口,关切地问。
“产妇骨盆异常,产道狭窄,难产,要进行软产道切开术。可我……”小沈担心地对副校长说。
“不要紧张,过去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年轻医务工作者在战场上,医学知识懂得不多,不也是在困难的环境下抢救负伤战士吗!…”副校长不断地鼓励沈玲玲:“不过,开刀的基本常识你还是应当懂得,你有这方面的书吗?”
“有,已经拿来了。”
“好,你赶紧看看,边学习,边实践,来个热炒热卖。”
在淡淡的鱼烛光下,小沈认真地翻阅外科有关书籍。
开刀前要准备好剪子。
没有专用手术剪。她把医务室剪纱布用的剪子放在蒸锅里消毒,代替手术剪用。
开刀前要量血压。
血压量过了,太高。小沈想,血压高也不能不开刀呀,她准备好了防止因血压高开刀后可能出现休克的药物。
开刀时医生要戴上专用薄膜手套。
没有。小沈思谋着用消毒沙布缠着指头。
开刀前要查红白血球……
医务室没有化验设备,没法做化验。她准备了止血针,以防万一。如果血流不止呢?她认真地思考可能出现和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相应的处理办法。
……
没有无影灯,也没有家用的电灯和煤气灯,临时产房的全部光线就是一支手电筒加四支鱼烛光。一场软产道切开术,就在这种条件下进行着。
狭窄的软产道,切开了,扩宽了……
婴儿,八斤多重的新生命,终于在呼啸的洪涛声中坠落。呱呱的清脆叫声,同狂啸的洪涛巨响声,交织成一曲美妙的交响乐……
止血针,打过了,血仍在流淌,在喷射!
小沈伸出手指,按住伤口附近。
办法笨一点,但血却流得少了,更少了。
四十分钟过去了,小沈轻轻地试着松开压迫伤口的手指。
血,不流了。
产房外,洪涛上空的朦胧夜月消逝了。东方天际吐出万道曙光,照射在被洪涛包围的合川二中的孤岛上,照射进产房的窗户。
教职工为婴儿送来一件件洁净的小孩衣物。
灾民们端来热气腾腾的荷包蛋。
急浪滔天的洪水仍包围着合川县二中孤岛。教职工、灾民们望着胖乎乎的新生婴儿的脸蛋,产妇和她的亲人用感激的目光,望着这位年轻的校医沈玲玲,沉浸在无比的欢乐之中。
(题图:李晓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