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选“儿”记

1982-08-28王根顺

中国青年 1982年12期
关键词:五保户队里生产队

在西北黄土高原特有的窑洞里,一盏煤油灯,忽闪着昏黄的亮光。炕铺上,一位垂暮之年的老人,辗转反侧……

老人名叫曹占奎,今年73岁,居住在甘肃省合水县城关公社牧家沟大队。他孑然一身。60岁那年,队里为照顾他,不再给他分派农活。老人找队长说:“我总不能躺着吃闲饭呀!”硬是要队里把夜里看守羊群的事交给他。八个春夏秋冬过去了,他看守的羊群,已从二百多只发展到了四百六十九只。他的岁数已由60岁长到68岁。当年提耧下籽,打碾扬场,样样拿得起,放得下,是一个农家的好把式;如今须发全白了,老年性哮喘,开始纠缠了他,日常生活难以自理,成了队里的五保户。全民文明礼貌月活动中,团支部提出要固定一个人来照料老人的日常生活。此事刚一传开,曹占奎所在的石坡生产队就有十几名男女青年报了名。邻近的生产队,许多青年也赶来,争着做老人的“儿女”。这下倒难住了大队的干部,为了“公平”起见,只好决定由曹占奎老人自己当众挑选。

“曹占奎要选儿子啦!”这消息象一阵风似的,很快传遍了陇东高原上这个偏僻的小山寨。

世上儿女任人挑选——初闻此事的人们感到新鲜,就是那些子孙满堂、饱经世故的老年人,也连摇头道:“奇事!”当有人将选“儿”一事告知曹占奎本人时,老人还只怀疑自己耳聋眼花听差了呢!

1982年3月16日傍晚,石坡生产队召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大会,邻队的一些青年也匆匆赶来参加。当队干部陪着曹占奎老人走进会场时,欢闹的人群顿时安静了下来。

悬挂的汽灯下,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在朝着他微笑;一些年轻后生们也在用期待的目光望着他。此时此刻,历尽人间沧桑的老人,难以按捺自己的感情了。是啊,全队31户人家,一百五十多口人,为了照顾这个无儿无女的孤独老人,家家伸出过温暖的手。逢年过节,东家拉,西家叫,他自己的小灶是从来不冒烟的。他身上穿的,炕上铺的,凡是针线活全是左邻右舍的媳妇们帮他做的。想起这些,他抑制不住感激的泪水。

队长宣布,由五保户曹占奎老人当众挑选“儿子”。曹占奎老人才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他颤悠悠地走到众人前,话音未出口,老泪纵横。

他眼前这个年轻人叫梁玉。几年来,为曹占奎老人推磨碾米;曹占奎老人抹了一把被泪水模糊的双眼,看到邻居赵义寿正含笑向他点头招呼,曹大爷七十寿辰时,是他叫儿子特意送来寿面。那天,仅寿面就有四家送上门来。曹大爷望着眼前一双双热切的目光,有这么多甘当自己“儿女”的好青年啊!这时,曹大爷的目光停在一个名叫赵勤的年轻人身上。多年来,总是他为曹大爷担水、送菜和劈柴。有一次,曹大爷病了,赵勤将自己的铺盖搬到老人的家里,一连五天为曹大爷做饭煎药,端屎倒尿,精心料理曹大爷,比亲儿子还亲。在众人的再三催促下,曹占奎老人只是用手指了指赵勤,嘴唇嚅动着喃喃说:“感谢共产党!感谢乡亲们!”

让曹大爷处处感到亲人的温暖。赵勤腾出了自家的一孔窑,将老人接到家里来住。每天,赵勤将可口的饭菜端到老人面前。曹占奎老人平日爱喝黏茶,赵勤经常把茶熬得浓浓的递到老人手中。八月,城关公社唱大戏,赵勤用架子车拉着老人,往返七八里,看了三晚上戏。赵勤有一身打铁的好手艺,过去农闲外出搞副业,每年能挣二三百元。自打被曹占奎选为“儿子”后,当别人又约他外出打铁赚钱时,他谢绝了,说:“我家中有年迈的老人,离不开。”

转眼半年时间过去了,老人深感到社会主义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曹占奎老人第一次享受到了“儿女”们所给予他的天伦之乐。

王根顺

猜你喜欢

五保户队里生产队
浅析生产队政治夜校对农民的影响
咏 松
驻村队里的手擀面
浅析农村“五保户”供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对策
生产队的那些日子
村里最后一位五保户之死
生产队里开大会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对策──以五保户、低保户为研究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