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林纾翻译作品全目》

1982-07-15马泰来

读书 1982年10期
关键词:林纾克拉克原著

拙编《林纾翻译作品全目》(收入《林纾的翻译》,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一年),著录林译凡一八四种。《读书》一九八二年第六期,连燕堂撰《林译小说有多少种》,对这个数目作了一些修订:“除去其中《民种学》、《西欧通史》两种并非小说,加上寒(光)、朱(羲胄)提到而《全目》未及的《加木林》一种,则目前可知林译小说当有一八三种。”

《加木林》一种,《全目》已著录(编号087)。按《加木林》刊《小说世界》第十二卷第十三号,民国十四年十二月,署:“林琴南遗稿”。未题原著作者书名,寒光、朱羲胄亦未曾考订。《加木林》(Gamelin)其实就是乔叟(GeoffreyChaucer,约1340——1400)名著《坎特伯雷故事》中的《厨子的故事》。不过,林译所据并不是乔叟原著,而是查尔斯·考登·克拉克(CharlesCowdenClarke,1787-1877)为儿童编写的《散文本乔叟故事》(TalesfromChaucerinProse)。

何以见得林译所据是克拉克书,而不是乔叟原著或别人的改编本?因为,克拉克书除导言外,共收入坎特伯雷故事十篇,而林纾翻译了九篇,仅一篇未译,或已译未刊。除《加木林》外,其他八篇为:《鸡谈》(TheNunsPriestsTale)、《三少年遇死神》(ThePardonersTale)、《格雷西达》(TheC1erksTa1e)、《林妖》(TheWifeofBathsTale)、《公主遇难》(TheManofLawsTale)、《死口能歌》(ThePrioresssTale)、《魂灵附体》(TheSquiresTale)和《决斗得妻》(TheKnightsTale),散见《小说月报》第七卷第十二号至第八卷第十号,民国五年十二月至六年十月。八篇皆陈家麟同译,仅《林妖》一篇署:“英国曹西尔原著”。前人未曾深考,所以未能指出林纾曾经翻译《坎特伯雷故事》。

克拉克是诗人济慈(JohnKeats,1795——1821)早年的导师。他对普及乔叟作品贡献颇大,除公开讲演外,曾编订《TheRichesofChaucer》,和替一八四二年第七版《大英百科全书》撰写《乔叟》条。《散文本乔叟故事》颇忠于原著,但凡是克拉克认为不纯雅的情节,皆略过不提。

林纾还翻译过克拉克的太太玛丽·考登·克拉克(MaryCowdenClarke,1809—1898)所写的《奇女格露枝小传》(TheThanesDaugh-ter)。克拉克夫妇和兰姆姊弟(Ma-ryLamb,1764-1847;CharlesLamb,1775-1834)友好。玛丽·考登·克拉克尝模仿兰姆姊弟的《吟边燕语》(TalesfromShakespeare),撰写了十五个莎剧女主角的童年故事,总名《TheGirlhoodofSha-kespearesHeroines》;《奇女格露枝小传》即其一,述麦克贝思夫人(LadyMacbeth)事,可以视作莎剧《麦克贝思》前传。这些莎剧女主角童年故事,内容全出想象,仅人物和地点根据莎剧。通过这些故事,克拉克试图解说莎剧女主角性格的形成。

克拉克夫妇生平,详奥尔蒂克(RichardD.Altick)写的《考登·克拉克夫妇合传》(TheCowdenClarkes.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48)。

连燕堂认为林译作品仅《民种学》和《西欧通史》两种并非小说,也可以商酌。林纾曾翻译阿纳乐德(ThomasArnold,1795-1842)的《布匿第二次战纪》(TheSecondPunicWar),这原是阿氏所写的古罗马通史(HistoryofRome)的第三卷。阿氏曾任有名的鲁比公学(RugbySchool)校长十四年,一八四一年被委任为牛津大学的近代史皇家讲座教授。又是名文学批评家MatthewArnold(1822——1888)的父亲。《布匿第二次战纪》是一部学术性历史著作,不是小说。

此外,法国将领蒲哈德(Ed-mondBuat,1868-1923)所写的《德大将兴登堡欧战成败鉴》(Hinden-burg),和洛加德(JohnGibsonLo-ckhart,1794-1854)《拿破仑本纪》(HistoryofNapoleonBuonaparte)也都是严谨的传记,不可以称为小说。

林译剧本多采用小说形式,但林译克里孟索(GeorgesClémen-ceau,1841-1929)的《膜外风光》(Levoiledubonheur),仍保持原著剧本形式。又如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的《鱼雁抉微》(Lettrespersanes)被视为小说,也恐未当。

所以,我以为但称林纾尝翻译作品若干种,主要是小说,即足。不必强分为小说若干种,非小说若干种。

当然,《林纾翻译作品全目》著录林译一八四种,仍有缺失。《全目》发排后,承济南李家骥先生和上海胡道静先生的帮助,我已发现了《全目》失录的一种林译:《云手》,英国大威森原著,陈家麟同译。刊《小说海》第三卷第一号至第八号,民国六年一至八月,上海国学扶轮社出版,中国图书公司发行。读者如能指出《全目》其他失误之处,万分欢迎。

此外,林译《埃司兰情侠传》(《全目》编号001)、《滑铁庐战血余腥记》(123)、《英女士意色儿离鸾小记》(157)、《巴黎四义人录》(158)、《十万元》(161)和《云手》六种,今日仍未见原著,读者如能提供资料,尤为感激。

一九八二年八月五日

读者·作者·编者

马泰来拙编《林纾翻译作品全目》(收入《林纾的翻译》,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一年),著录林译凡一八四种。《读书》一九八二年第六期,连燕堂撰《林译小说有多少种》,对这个数目作了一些修订:“除去其中《民种学》、《西欧通史》两种并非小说,加上寒(光)、朱(羲胄)提到而《全目》未及的《加木林》一种,则目前可知林译小说当有一八三种。”

《加木林》一种,《全目》已著录(编号087)。按《加木林》刊《小说世界》第十二卷第十三号,民国十四年十二月,署:“林琴南遗稿”。未题原著作者书名,寒光、朱羲胄亦未曾考订。《加木林》(Gamelin)其实就是乔叟(GeoffreyChaucer,约1340——1400)名著《坎特伯雷故事》中的《厨子的故事》。不过,林译所据并不是乔叟原著,而是查尔斯·考登·克拉克(CharlesCowdenClarke,1787-1877)为儿童编写的《散文本乔叟故事》(TalesfromChaucerinProse)。

何以见得林译所据是克拉克书,而不是乔叟原著或别人的改编本?因为,克拉克书除导言外,共收入坎特伯雷故事十篇,而林纾翻译了九篇,仅一篇未译,或已译未刊。除《加木林》外,其他八篇为:《鸡谈》(TheNunsPriestsTale)、《三少年遇死神》(ThePardonersTale)、《格雷西达》(TheC1erksTa1e)、《林妖》(TheWifeofBathsTale)、《公主遇难》(TheManofLawsTale)、《死口能歌》(ThePrioresssTale)、《魂灵附体》(TheSquiresTale)和《决斗得妻》(TheKnightsTale),散见《小说月报》第七卷第十二号至第八卷第十号,民国五年十二月至六年十月。八篇皆陈家麟同译,仅《林妖》一篇署:“英国曹西尔原著”。前人未曾深考,所以未能指出林纾曾经翻译《坎特伯雷故事》。

克拉克是诗人济慈(JohnKeats,1795——1821)早年的导师。他对普及乔叟作品贡献颇大,除公开讲演外,曾编订《TheRichesofChaucer》,和替一八四二年第七版《大英百科全书》撰写《乔叟》条。《散文本乔叟故事》颇忠于原著,但凡是克拉克认为不纯雅的情节,皆略过不提。

林纾还翻译过克拉克的太太玛丽·考登·克拉克(MaryCowdenClarke,1809—1898)所写的《奇女格露枝小传》(TheThanesDaugh-ter)。克拉克夫妇和兰姆姊弟(Ma-ryLamb,1764-1847;CharlesLamb,1775-1834)友好。玛丽·考登·克拉克尝模仿兰姆姊弟的《吟边燕语》(TalesfromShakespeare),撰写了十五个莎剧女主角的童年故事,总名《TheGirlhoodofSha-kespearesHeroines》;《奇女格露枝小传》即其一,述麦克贝思夫人(LadyMacbeth)事,可以视作莎剧《麦克贝思》前传。这些莎剧女主角童年故事,内容全出想象,仅人物和地点根据莎剧。通过这些故事,克拉克试图解说莎剧女主角性格的形成。

克拉克夫妇生平,详奥尔蒂克(RichardD.Altick)写的《考登·克拉克夫妇合传》(TheCowdenClarkes.London:OxfordUniver-sityPress,1948)。

连燕堂认为林译作品仅《民种学》和《西欧通史》两种并非小说,也可以商酌。林纾曾翻译阿纳乐德(ThomasArnold,1795-1842)的《布匿第二次战纪》(TheSecondPunicWar),这原是阿氏所写的古罗马通史(HistoryofRome)的第三卷。阿氏曾任有名的鲁比公学(RugbySchool)校长十四年,一八四一年被委任为牛津大学的近代史皇家讲座教授。又是名文学批评家MatthewArnold(1822——1888)的父亲。《布匿第二次战纪》是一部学术性历史著作,不是小说。

此外,法国将领蒲哈德(Ed-mondBuat,1868-1923)所写的《德大将兴登堡欧战成败鉴》(Hinden-burg),和洛加德(JohnGibsonLo-ckhart,1794-1854)《拿破仑本纪》(HistoryofNapoleonBuonaparte)也都是严谨的传记,不可以称为小说。

林译剧本多采用小说形式,但林译克里孟索(GeorgesClémen-ceau,1841-1929)的《膜外风光》(Levoiledubonheur),仍保持原著剧本形式。又如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的《鱼雁抉微》(Lettrespersanes)被视为小说,也恐未当。

所以,我以为但称林纾尝翻译作品若干种,主要是小说,即足。不必强分为小说若干种,非小说若干种。

当然,《林纾翻译作品全目》著录林译一八四种,仍有缺失。《全目》发排后,承济南李家骥先生和上海胡道静先生的帮助,我已发现了《全目》失录的一种林译:《云手》,英国大威森原著,陈家麟同译。刊《小说海》第三卷第一号至第八号,民国六年一至八月,上海国学扶轮社出版,中国图书公司发行。读者如能指出《全目》其他失误之处,万分欢迎。

此外,林译《埃司兰情侠传》(《全目》编号001)、《滑铁庐战血余腥记》(123)、《英女士意色儿离鸾小记》(157)、《巴黎四义人录》(158)、《十万元》(161)和《云手》六种,今日仍未见原著,读者如能提供资料,尤为感激。

一九八二年八月五日

猜你喜欢

林纾克拉克原著
魔法小女巫
气球上的五星期(三) 仙人掌上的夜晚
大侦探福尔摩斯
警察与赞美诗
林纾当众烧借据
林纾当众烧借据
林纾当众烧借据
小计划
美国非裔青年被警察错杀于自家后院
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