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隔行勿隔山”

1982-07-15王云缦

读书 1982年10期
关键词:隔山布鲁斯想象

王云缦

电影与小说是两门艺术,但“隔行勿隔山”

中国有句老话:隔行如隔山。在如今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这是常挂在人们口头上的话。只是当我新近读了美国电影研究家乔治·布鲁斯东的《从小说到电影》之后,却忽然想到:隔行勿隔山。

《从小说到电影》是一本专门性的书,又是外国人写的,初读起来不免枯燥,缺乏晓畅明白的亲切感。因此初版印数才不足万册。但这本曾被估计为“冷门书”的著作,出版后竟然成了“热门货”,以致不能不再次重印。

就书中的主要论断看,这位美国人倒是主张电影和小说是根本不同的。他说:“人们可以通过肉眼的视觉来看,也可以是通过头脑的想象来看。而视觉形象与思想形象所造成的概念两者间的差异,就反映了小说和电影这两种手段之间最根本的差异。”围绕这一论断,他不仅从理论上细加剖析,而且以《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包法利夫人》等六部文学名著和电影改编相比较,以具有代表性的具体例证来进行阐述。它自然是言之成理,对人颇有启发的一家之言。按照书中主张,似乎有点鼓吹“隔行如隔山”的味道。其实不然。尽管他主张电影和小说“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美学种类”,而由于作者将小说和电影置放在一起进行较为深入细致的比较,就使关心小说的、关心电影的,乃至关心小说和电影异同者,都对此书引起了一种想读一读的欲望。

主张小说和电影的“差异论”者,国内也不乏其人。尤其是面对不少电影仍在那里盲目、简单、机械地照搬小说的情况,提出这一论断可以说很有现实意义。只是按我的感受,问题还有另一面,即电影在各种文学艺术形式中,更接近小说。电影作为一种以视觉为主、视听结合的艺术,当然要努力做到:历历在目,身临其境。小说却只能诉诸读者的想象,但高明的小说家往往凭借想象,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历历在目之感。著名古典文学大师巴尔扎克,他的语言艺术固然出类拔萃,而他的许多小说,无不给人十分鲜明、真实、具体的视觉感,以及听觉感。对小说和电影的“共同性”的研究,同样十分需要,也是有意义的。

从小说到电影,数量之多,比例之大,外国如此,中国也不例外。改编小说,不光丰富了电影节目,而且进一步引起人们对小说的兴趣和研究。电影改编固然佳作不算众多,而由于电影表现手段的逐渐成熟和发展,也作用于小说创作和研究。以新近的根据哈代著名小说《苔丝姑娘》改编的电影为例,虽尚有种种不足,可是,就手法的简练、运动感的发挥、自然景色的描画等方面来说,也有不少长处,这正是值得小说家们参考和借鉴的。

我并不认为这是本多么深奥精辟的著作,其中的论断尚有许多可商榷之处。它之所以让人喜好,是它启发人们打破那种褊狭、单一、关在本行小天地里钻“牛角尖”的做学问方法。从“隔行如隔山”走向“隔行勿隔山”,看来是一个好办法,对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发展、丰富、提高都有利。

“杂交”是改变、提高生物习性的有效方法,要是多译、多写一些“杂交”型的著作,恐怕是功德无量的。

(《从小说到电影》,〔美〕乔治·布鲁斯东著,高骏千译,中国电影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八月第一版,1.00元)

猜你喜欢

隔山布鲁斯想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隔行如隔山,隔山不隔理。
请给我一幅画
10美元的纸
榴弹枪隔山打牛
你的手
想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