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精实,会通周密
1982-07-15刘文忠
刘文忠
在我国悠久的文学史中,有着极为丰富的文学批评遗产。“五四”以后,前辈学者如陈中凡、郭绍虞、朱东润等清理这方面遗产,做了很多工作。敏泽同志在此基础上,经过近二十年的努力,终于写出了长达七十六万言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本书出版后,得到了学术界的好评。一位文学界前辈称道此书“广大而精实,会通而周密”,确非溢美之辞。
这部批评史,不是孤立地研究文学理论,而是将其置于广泛的历史联系中来考察,这是贯穿于全书的基本指导思想。对于在政治思想和文艺思想上都比较腐朽的批评家,只要有一得之见尚合乎艺术规律,均予适当评价,力避形而上学。比如对于朱熹文论的评论,作者既批判了他强调理在气先的唯心主义实质,批判了他“文皆是从道中流出”、“道外无物”等重道轻文思想,又指出,他“在某些具体问题的论述上,也有一些合理的或比较好的见解。”如“他认为汉代的拟《骚》之作,‘词气平缓,意不深切的原因,在于‘无所病痛而强为呻吟;又如:‘李太白诗,非无法度,乃从容于法度之中,盖圣于诗者也。‘陶渊明诗,人皆说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来得不觉耳。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的人,如何说得出这样的言语来。……都是包含着合理因素的。”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贯穿于全书对各个文论家的评价之中。
除此之外,我认为本书还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注意探讨文论家的美学思想,如对荀子、叶燮等人的美学思想,概括得就比较全面、具体。有些章节还通过文论史中新概念的使用,探索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发展变化,以及文学理论的演进。如书中从绘画、书法重神似早于诗文这一情况出发,论述了画论、书品对文论的影响,从“取象”、“形象”与宗教造型艺术的关系,论述了宗教对文论的影响,这些地方,颇多创见。
二、本书征引的资料相当丰富,在这方面的开掘也比较深入。书中不仅引用了不少尚未为人熟知的资料,而且从古代作家的诗文中勾稽出不少文论资料,勾勒出他们文学思想的轮廓。
三、过去的几部批评史多注重诗文理论,而对于小说、戏曲、民间文学理论则往往重视不够。本书对此予以重视,有些是前此的同类著作所不曾涉及的,如但明伦对《聊斋志异》的评论等。
四、近代文论,过去出版的几部批评史有的语焉不详,有的付诸阙如。本书则用了近全书六分之一的篇幅论述这一时期文论史。
五、有些文论家,在过去很长的时期内都未引起批评史家的足够重视。比如清代的叶燮,他不仅是沈德潜的老师,而且理论成就也远在沈氏之上。本书则设专章论述了叶燮的美学思想。
这部批评史的不足之处是:就全书的体例而论,基本上还是重在对历史上一个个的文论家基本文学观点的分析评价,总结规律还不够,对各种文艺样式和各个文学流派的起源演变和彼此间相互关系的探讨还不充分。同时,文学批评史还应该把文艺鉴赏方面有成就的鉴赏家写进去,并给他们以一定的历史地位。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共两册),敏泽著,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八一年五月第一版,3.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