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认识的发生
1982-07-15邱仁宗
邱仁宗
我要向读者推荐心理学日内瓦学派的主要代表让·皮亚杰(JeanPiaget 1896—1980)的两篇著作:《儿童心理学》(一九六九)和《发生认识论原理》(一九七二),中译本已于一九八○和八一年由商务印书馆先后出版。
我为什么要向读者推荐这两本书?因为我自己从中得到了启发。
话还得从头说起。五十年代我在协和医学院给学生讲哲学原理。虽然我当时也还是个初学者,但是同学们(现在都是主治医师、主任医师或副教授、副研究员了,许多是我很好的朋友)学习得很认真。在讲反映论的时候,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认识是外部世界的反映,为什么不同的人对同一对象得到不同的反映?当然这个问题不难回答: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方法的不同。那末,为什么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反映—认识就不同呢?于是只好诉诸哈哈镜之类的类比去说明了。但是人脑不是镜子。而且,如是这样,认识就不仅是客体的反映,并且也是认识主体立场、观点、方法的反映了。
另一个问题是:物质决定意识原理与内外因原理如何统一起来?我的回答是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但是这个解答连我自己也不满意。内外因原理是宇宙观问题,心理、意识现象也有内外因问题,我们经常说“内心活动”和“外部世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与内外因原理有区别,但也有联系。
六十年代,我在研究“生理学”唯心主义时,发现作出唯心主义认识论结论的弥勒(J.Müller)实际上发现了感觉发生的辩证法,即感觉的产生不仅决定于外界刺激,而且决定于感官内部结构,但他把后一点夸大了。
近年来的感觉生理研究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人的感官是一个信息“过滤器”,它只选择外部世界信息的一小部分,让它们刺激神经系统。这种选择就不是单由外部决定的。有人曾经估计过,人体可以接受外界刺激输入的神经元有一百亿个,而传入脑的感觉纤维只有三百万根,每根纤维处于或开或关两种情况,这些纤维的开关可有八百万种组合。因此脑必然把大多数环境刺激置于不顾。感官引起的冲动到达脑,要经过多层次的介导,而激素或脑化学物质可影响这种介导作用。脑化学物质量的异常就可导致行为或精神的失常,这是精神病学多年来的新成就。去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休贝尔(D.H.Hubel)和威塞尔(T.N.Wiesel)发现从外界物象作用于视网膜到形成视觉是一个根本不能与照相比拟的极为复杂的过程。神经冲动上升过程中要经过不同层次的整合,脑对之进行分析和翻译,把获得的图象与先前的印象进行比较、再认,然后才形成知觉。
在总结自己“文化大革命”中的经验教训时,我又有一些新的体验。“文化大革命”前、中、后,对同样一些事实,看法以致感情上的差异是如此之大,似乎判若两人。在我周围的一些同志,对我自己的看法也经历了不同幅度的涨落。这种差异可以和格式塔转换相比拟。为什么同样的客观事实,看法差异如此之大?甚至在同一个人身上也是如此。这是需要从认识论上去加以解决的,而机械的反映论就无能为力了。
正是在这基础上,我在研究科学哲学时非常接受汉森(H.R.Han-son)、库恩(T.S.Kuhn)、波普尔(K.R.Popper)、拉卡托斯(I.Lakatos)、费耶阿本德(P.Feyera-bend)等人提出的观察渗透理论、事实受原理污染等原理。但是,其中有的人,例如库恩和费耶阿本德,又把这一点过分夸大了:由于科学家总是通过不同的范型(Paradigm)看到不同的世界,因此似乎真理就只是相对的了。
去年十二月召开的库恩学术思想讨论会上,我在一次发言中提出,应该承认客观事物与主观认识之间有某种相互作用,这样才能既避免机械的反映论,又避免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但这只是一种思辨的没有结构的猜想。
此次会议后我阅读了皮亚杰的《儿童心理学》和《发生认识论原理》二书。皮亚杰在广泛而深入地研究儿童心理的基础上作出的认识论结论,使我产生了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皮亚杰既反对认为认识是外界事物机械反映的经验论,也反对认为观念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论(inna-tism),提出了知识发生的构成论(constructionism)。他认为,传统的认识论只考虑认识的最终产物,而看不到认识本身不但有结构,而且是一个建构过程。所谓“建构”,就是把外界刺激同化于原来的结构中从而形成新的结构。他反对机械反映论的S→R公式,即只承认从刺激到反应的单向作用,提出了S
皮亚杰认为人类认识的基础是婴儿的一些遗传性的本能动作,这些本能动作是最初的格局(sche-me)。初生婴儿在吸奶时,把作为外界事物的奶头同化到吸吮格局中。以后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这些格局不断改变和复杂化。婴儿在吸奶时看到母亲的形象,听到母亲的声音,接触到母亲的身体等等,最初遗传性的格局就发展为多种格局的协同活动,儿童的心理水平随之不断提高,同化是个体把客体纳入主体的格局之中,引起格局量的变化。当主体的格局不能同化客体时,就要调整原有的格局或建立新的格局,从而引起格局质的变化,这叫顺应(accommodation)。皮亚杰说:“刺激收入的过滤或改变,称为同化;内部格局的改变以适应现实,称为顺应。”同化和顺应的功能都是为了使儿童达到认识上的平衡(equilibrium)。儿童每遇到新事物时,总是试图用原有的格局去同化,如获得成功,便得到暂时的平衡,如失败,便作出顺应,通过调整原有格局或建立新格局去同化新事物,达到新的平衡。
因此,客体与主体之间不是无中介的,中介就是皮亚杰所说的格局,或库恩所说的范型。反应不是刺激的直接反映,要通过格局或范型的折光。一个认识上发育成熟的人,他的认识结构格局中包含着立场、观点、方法。在S(A)R的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认识的发生是外界事物通过内部认识结构起作用的。这种刺激与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论,既反对了机械反映论,又避免了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
也许可以说,皮亚杰的认识发生理论提出了一个认识论的研究纲领。认真地研究他的理论可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作出贡献。
(《儿童心理学》,皮亚杰、英海尔德合著,吴福元译,商务印书馆一九八○年五月第一版,0.47元;《发生认识论原理》,皮亚杰著,王宪钿等译,商务印书馆一九八一年九月第一版,0.5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