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
1982-01-01
存在主义哲学正式形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传入法国,五十——六十年代形成了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最时髦的哲学,而且扩及到文学、艺术、社会学、道德、教育等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诸领域。
德国哲学家胡塞尔、丹麦哲学家基尔克戈尔等人,对客观存在持悲观主义的看法,他们承认客观世界,而又把存在和本质割裂开来,特别强调意识的主宰性。法国文学家萨特根据他们的理论,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著名存在主义观点。萨特一方面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但另一方面又肯定人的存在价值,认为“人注定是自由的”,重要的是作出“选择”,诉诸“行动”。但萨特从非理性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人们选择自由不受社会和阶级的限制。
存在主义的早期作品大多表现青年人的厌烦情绪,哲理多于形象,情调也较为低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存在主义转向积极干预现实的态度,主张从人道主义出发,维护“人的价值”。存在主义在艺术表现上力求打破传统手法,包括以往现代派的手法。它寓哲理性于作品之中,不讲求作品情节的复杂性、曲折性,而是对主人公的精神状态展开哲理性的议论分析,并往往采用寓意或隐喻的手法。
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品是萨特的小说《厌恶》、小说集《墙》、剧本《苍蝇》,以及加缪的小说《局外人》、《鼠疫》、小说集《流亡与王国》等。萨特在他的创作中,旗帜鲜明地反对社会的不合理状态,以人道主义为武器指责和批判丑恶现象;萨特的创作具有较广泛的社会内容,风格也较为明朗,作品的影响更为广泛。
存在主义之所以在西方国家勃起和盛行不衰,是有一定社会原因的,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遭到惨败,并受到当时世界性经济危机的打击,阶级矛盾激化,使一些知识分子陷入了苦闷和彷徨的境地,他们对现实不满,又找不着出路,高喊要重视“人的价值”,追求自我选择、自我奋斗、自我完善,强调人要自由行动。却又不免流于空泛,甚至带有浓厚的悲观厌世的色彩,这就是存在主义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白烨根据《外国现代派作品选》有关材料摘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