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沙战士情
1981-08-20刘长乐等
刘长乐等
在祖国的南海,一个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小岛上,某部队文工团为守岛的战士演出到深夜,文工团走下“舞台”,战士们接着看他们带来的三部影片。影片放完,天亮了。
码头上,战士们排着整齐的队形和远方来的亲人依依惜别。船已经在海上消失了,战士们还站在岸边舍不得离开,他们远眺着北方,轻轻地擦去脸颊上的泪水……
这就是西沙中建岛上战士生活中的一个镜头。
中建岛是西沙群岛离祖国大陆最远、最艰苦的一个岛屿。从海南岛到这里,坐直升飞机要飞行近三个小时,如果乘船那就要航行四十多个小时。岛上一片白沙,寸草不生;中午沙砾冒火,炙烤难挡;夜里,海风呼啸,吹透骨髓;每当海潮涌来,分不清哪是海哪是岛;一刮台风,几十天来不了船,战士们只好吃酱油泡米饭。在这里,一次书信往来要几个月。
生活在这个地方,如要说战士们不想家乡和亲人,那是假话。每当他们听到载着邮件、报纸和影片的直升飞机隆隆声的时候,看到补给船出现在海平面上的时候,每当广播里传来家乡建设喜讯的时候,甚至看到大陆运来的泥土里开出一朵小花的时候,小岛上都会掀起一阵欢乐的波涛。你瞧:战士们把从内陆运来的淡水注入蓄水池时那忍不住的笑容;收到家信的战士撕开信皮那激动得发颤的双手;把珍藏着的海石花、虎斑贝连同挎着钢枪站在小岛上拍的照片,让“鸿雁”捎给家乡亲人时,那庄重而自豪的表情……这些都能让人看了落泪。
是啊,战士们的情感,就是这么“复杂”:他们想念家乡和亲人,却又深深恋着自己守卫的天涯海角;他们比谁都感受到中建岛的艰苦,却又满怀豪情地称她是海上乐园。这种情感,用战士们自己的话说:“爱家乡更觉得自己岗位重要,不艰苦让我们来干啥?!”
他们刚上岛的时候,没有住房,两顶蒸笼般的帐篷闷得喘不过气来,一刮台风,整夜不能睡觉。这里确实太苦了。但他们想到在西沙发现的祖国古代的珍贵文物,仿佛看到了祖先踏上小岛的足迹;他们想到为保卫西沙光荣牺牲的烈士的遗体,就安葬在这个岛上,他们说:“岛上再苦,是祖国的土地,住在这儿心里踏实。”岛上有个来自城市的战士叫陆善克,瘦削的脸庞黝黑黝黑的,一双眼睛总带着微笑,表面看来没啥惊人之处。然而当祖国的安全受到威胁的时候,他却象一只猛虎,威风凛凛。一九七九年四月十日,在追捕越南三艘入侵武装侦察船的时候,他最先跳上敌船,用愤怒的枪口,逼得敌人当了俘虏。小陆立了二等功,当上了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他在日记中写道:“再也没有比为祖国母亲出力而感到幸福和快乐的事了。”他去北京开会的时候,领导对他说:“回趟大陆不容易,顺便看看父母,多喝些家乡的水,多吃点家乡的菜。”可是小陆只在家呆了几天,就不顾父母和同学们一再挽留,心急火燎地赶回了小岛。
一个个战士,象一棵棵白杨,在小岛上扎下了根——坚壮、恬静而又有朝气。有一个叫周少辉的炊事兵,入伍三年多没有离开中建岛一步。他在这个被称之海上戈壁的孤岛上,不声不响地干着。战友们说他是党和人民的一头驯服的“老黄牛”,只顾拉套,自己没有任何要求,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小岛。岛上常年吃不到新鲜蔬菜,许多同志患了维生素缺乏症。有时候,大陆捎来一点已变黄的空心菜,小周做熟了,一根一根数着分给战友们。他看大伙把咬不动的菜梗嚼了又嚼,细细地品味,心里难过极了,他决心要在中建岛上种出蔬菜来。经过千辛万苦,海上戈壁呈现绿色。岛上吃不着新鲜蛋、肉,小周又挑起养猪养鸭的担子,小岛上的生活开始改善了。战友们忘不了这位默默无闻的“老黄牛”,为他请功,并让他找机会出岛看一看。周少辉憨厚地笑了笑,一声不响地又去干他的工作了。
在这个小岛上的几位战士的日记里,每一篇都离不开小岛——家乡——祖国这样的字眼儿,字里行间充满着快乐、自豪和幸福。一位班长对我们说:“这种快乐和幸福,是当自己付出努力最多,而个人又最无所求的时候,从心中升起的。”
有一次台风过后,一个战士一下子收到家里三封加急电报。第一封是“母病重”,第二封是“母病危”,第三封是“母病故”。这些电报如果能及时收到,这个战士也许能回去,但是已经晚了。他忍着巨大的悲痛,用出色的工作,来寄托对妈妈的哀思。他说:“回不去,说明我们国家太大了,并且还很落后。我们在这里保卫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将来海上交通、邮电发达了,后来人就不会象我们这样了。”
这些战士年龄最大的二十三四岁,最小的只有十八九岁。他们入伍前,有的还在妈妈身边嬉戏;有的离开家门百十里,就想妈妈想得受不了。他们穿上军装离开家乡的时候,妈妈的泪水打湿了他们的衣襟。来到海角天涯,这母与子感情的丝线编织成多少个甜蜜的梦。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望月怀远,一种深沉的豪情涌上来,此时此刻,他们觉得心胸无比宽广。因为伟大的祖国和亲爱的妈妈都在他们心中。
(题图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