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的来历
1981-01-01褚攸
褚 攸
相声宋代叫做“象生”,原是一种摹拟声音的口技。1908年英敛之的《也是集续编》一书出版,书里面改称“相声”,自此就用“相声”这个名称了。
相声成为一项独立的艺术表演形式,始于清光绪年间。当时有一个京剧演员叫朱少文的,艺名“穷不怕”,因慈禧太后丧事,禁止演戏。为了生活,他不得不改行说些笑话之类。继他起来的一位演员是张三禄。他们被认为是近代相声艺术的创始人。
相声的来源,过去有许多不同的说法:有说是由“参军戏”演变来的,有说是由口技演变来的,也有说是由滑稽戏演变来的,还有说是由说笑话来的。最近由侯宝林、薛宝琨等合著的《相声溯源》一书,指出“说”和“笑”是构成相声艺术的基本因素,以前凡是与“说”和“笑”有关的各种艺术,都可以找出相声的根苗。因此,也就很难说相声是由那一种艺术单独演化来的。
相声的表演形式,包括说、学、逗、唱。“说”指说笑话、故事、灯谜、酒令;“学”指学人言、鸟语、市声、叫声;“逗”指插科、打诨、抓哏、逗趣;“唱”指唱太平歌词和戏曲小调等。它分为单口、对口、多口三种:单口只一人表演,叙说笑话;对口由两人表演,一人为逗角(逗哏),一人为捧角(捧哏);多口最少三人表演,分逗角、捧角、泥缝等。逗角是叙述故事的发生发展、人物的言行;捧角是就逗角的叙述,时时提出一些疑问、争论、发挥、补充之类,以增强喜剧气氛。
相声的结构,一般分为“垫话”(引子)、“正话”(正题)、“收底”(结尾)。“收底”最为重要,所谓“编筐织篓,全在收口”。表演过程中有所谓“抛包袱”(系包袱)和“解包袱”(抖包袱)。“包袱”是指由夸大或误会所形成的矛盾的结集。“抛包袱”是抛出有待解决的疑难问题;“解包袱”是解答疑难问题,而笑料往往就藏在包袱里面,一旦解开来,就引人发笑了。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笑是一把火,它可以把一切肮脏污秽的东西烧掉。”相声的作用,也正如此。
(摘自1980年10月19日《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