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世家
1981-01-01刘饶民
刘饶民
自古代迄今日,数千年来祖孙、父子、母女、兄弟、兄妹、姐妹同为史学家、文学家、诗人者,大有人在。先秦及当代者姑且不谈,只就两汉到明清两千年来在记忆中者,随手抄之于下,为文苑闲谈中添一资料。
司马谈、司马迁。父子皆任过大史令,以司马迁为主写成中国第一部通史《史记》。
枚乘、枚皋。父子同为西汉辞赋家。枚乘作品今存《七发》等篇。枚皋的作品有赋一百二十篇,今多失传。
刘向、刘歆。父子同为西汉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作有《五经通义》、《新序》、《说苑》、《别录》、《九叹》等。刘歆作有《七略》,中国目录之学自此始创之。
班彪与子班固、女班昭。一家三人同为东汉时的著名史学家,共著《汉书》,为中国断代史的第一部。
蔡邕、蔡琰。父女同为东汉的著名文学家。邕著有《蔡中郎集》,琰(字文姬)作有《胡笳十八拍》及《悲愤诗》二首,五言的那首更好。
曹操与子曹丕、曹植及孙曹叡父子祖孙三代四人同为伟大的文学家。曹操著有《魏武帝集》,曹丕著有《魏文帝集》,曹植著有《曹子建集》,曹叡为魏明帝,其作品虽远不及以上三人,但亦有散文二卷与乐府诗十余首留传下来。
张载、张协、张亢。兄弟三人同为西晋著名文学家,世称“三张”。
陆机、陆云。兄弟二人并为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兄弟诗文俱佳,世称“二陆”。
左思、左芬。兄妹二人,在西晋文坛俱有令名,山东临淄人。思作《三都赋》十年方成,豪门贵族之家,竞相传写,一时之间洛阳为之纸贵。芬貌丑才高,晋武帝司马炎纳为妃嫔。诗、赋、颂、赞、誄俱佳。
谢灵运、谢惠连。虽为同祖兄弟,但均出一门,情同骨肉,文亦相近。世称二人为“大小谢”。
鲍照、鲍令晖。兄妹如同左思、左芬。同为南北朝宋代杰出的文学家。杜甫称赞照的诗作说“俊逸鲍参军”,钟嵘在《诗品》中说令晖的诗“崭绝清巧,拟古尤胜”。
庾肩吾、庾信。亦同徐氏父子一样,皆为南北朝文学家。肩吾在南朝梁,为度支尚书。子,庾信在北朝的北周,官至骡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世称“庾开府”,杜甫赞赏他的诗“清新庾开府”,即可见其诗的风格。
肖统(昭明太子)肖纲(梁简文帝)肖绎(梁元帝)。兄弟三人虽俱为皇子,但皆喜文学,并各有作品传世,故亦足称文学家。尤以昭明太子名气最大,所选《文选》三十卷,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上官仪、上官婉儿。祖、孙俱为初唐诗人、文学家。仪,作诗时喜独自在人僻处苦思。有人问其近来作诗否?他说:诗在风雪中灞桥驴子背上。上官婉儿是仪之孙女,武后时内掌诏命,执天下文衡多年。
杜审言、杜甫。祖孙俱为唐代诗人。审言在初唐末期,名气甚大。杜甫则为唐朝一代诗宗,所写之诗,多为写实之作,尤以《北征》、“三吏”、“三别”等篇为最著,所以人以“诗圣”称之。
王维、王缙。兄弟二人皆为诗人。尤以王维为最有名,是唐代著名诗人之一,能诗善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世人称为“双绝”。
白居易、白行简。兄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弟亦有传奇《李娃传》,流传后世。
令狐楚、令狐绹。父子俱为达官,亦俱为中唐时著名诗人。
温庭筠、温宪。父子俱为晚唐诗人。庭筠才思敏捷,尤为有名。
李璟、李煜。父子俱为五代南唐之主。璟为中主,煜为后主,俱能词。尤其后主之作,为有词以来之大手笔。后人合刻其父子之词为《南唐二主词》。父子皇帝,父子词人,为词家中独一无二。
晏殊、晏几道。父子俱为北宋前期之词家。殊为宰相,多反映悠闲生活,著有《珠玉词》。几道为小吏,多有伤感情调,著有《小山词》
宋庠、宋祁。兄弟二人俱有文名,同科进士,庠居第一。皆能诗能词能文,祁尤胜于庠、时称“二宋”。
苏洵与子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为北宋三大文人,时称“三苏”。洵工散文,辙通散文及诗,轼则于文体无所不通,风格豪放,启迪后世。
段克已、段成已。兄弟二人俱为金代文学家,世称“二妙”。二人皆工于诗词,风格清健,后世集二人诗词之作刊行,合称《二妙集》。
蔡松年、蔡珪。父子亦金代文学家。俱工诗词,独具风格,自成一体,俱有集传世。
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兄弟三人俱为明代文学家,为“公安派”的首创者,世称“三袁”。其中宏道超兄越弟,成就最大。三人均有文集传世。
文学世家,远非仅只此数。当然,不存在“艺术细胞”遗传的问题,但是家庭教育、环境影响是重要的。文学上如此,科学上何尝不是如此。(摘自1980年第12期《青春》)
(插图:范曾、戴敦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