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游记》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西交通的贡献
1980-07-15余士雄
余士雄
提起历史上的东、西方交通和文化交流,总要想起中世纪大旅行家马可·波罗和他的游记。马可·波罗第一次向西方介绍了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情况,从而扩大了西方人的眼界,促进了东、西方交通和文化交流,促进了中国与西方人民,特别是中、意人民的友谊。
这本《游记》在解放前,我国出过繁简不同的五个版本。解放后中华书局重印过沙海昂注、冯承钧译的一个版本,去年商务印书馆又决定翻译出版伯希和编订的另一个版本。最近意大利又正在和我国合拍一部有关的影片,将于今年完成。《游记》一书将更为学术界和广大读者所关注。
一《马可波罗游记》产生的历史背景
马可·波罗来中国和沟通中西交通,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
亚洲和欧洲是毗连在一起的一片大陆,其间并没有什么不可逾越的天然障碍。然而,由于路途遥远,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中国和欧洲的交通真是困难重重。
公元前139年至公元前126年,中国使臣张骞奉命通西域(古代西域包括中国新疆以西和中亚一带)。返国后,讲述了他在西域各地的见闻。公元前119至前115年,张骞再度通西域,并遣副使至安息(今伊朗)。此后,中国人到西方去的逐渐增多了。
汉朝,中国和罗马帝国有过一些贸易往来。当时从中国到欧洲,有一条经过天山、中亚、伊朗、两河流域直达地中海东岸的“丝绸之路”。在公元一世纪中期,中国的丝绸已经成为地中海地区最珍贵的衣料。当时罗马人称中国为“丝利加”,含意就是产丝的地方。中国人称罗马为“大秦”,也叫“梨
公元一世纪后期,班超再次通西域,并从西域派遣副将甘英赴罗马帝国。甘英走到伊朗西部,中途折返。《后汉书·西域传》中曾记载:“和帝永元九年(公元97年),都护班超遣甘英使大秦,抵条支(原指叙利亚,这里似指美索不达米亚),临大海(大概是波斯湾)欲渡,而安息(帕提亚,即波斯)西界
公元二世纪初期,罗马帝国在东方的疆界已经包括有美索不达米亚的大部分。因而,罗马商人得以从波斯湾渡海,经过印度洋来到东方。公元166年,有一个乔称罗马使臣的叙利亚商人,从现在的越南来中国通好。《后汉书》记载:“……其王(罗马皇帝)常欲通使于汉,而安息欲以汉缯采与之交市,故遮阂不得自达。至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指奥蕾利士)遣使自日南(越南)徼外献象牙、犀角、玳瑁,始乃一通焉。”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罗马与中国的直接交往。唐朝(公元618—907年),中国和东罗马帝国已经有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其中最重要的事迹便是中国育蚕治丝法的西传。
从公元七至十一世纪,阿拉伯人垄断着东方和西方之间的贸易,他们的足迹遍于亚、非、欧三洲。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印刷、火药,就是经过阿拉伯人之手逐渐传布到西方去的。不过直到这时,欧洲人对中国以及亚洲其他国家的情形还是知道得不多。
十三世纪,蒙古游牧封建贵族肆行武力扩张,把亚洲的大部分和欧洲东部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从公元1216至1223年,成吉思汗亲自率领军队进行了第一次西征。蒙古军攻灭了西辽和花刺子模国,在喀尔喀河上跟俄罗斯联军展开血战,大败俄军。
成吉思汗死后,他的儿子窝阔台继位,从公元1236—1241年派遣拔都、贵由、蒙哥率军第二次西征,攻占了俄罗斯,在那里建立了钦察汗国(因其帐殿为金色,俄罗斯人称它为金帐汗国)。公元1253—1258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旭烈兀率兵进行第三次西征,臣服了波斯、两河流域和叙利亚,在亚洲西南部建立了伊儿汗国。这样,蒙古帝国的疆域,在西边就达到了黑海、高加索、叙利亚一带。
蒙古贵族进行远征的结果,出现了一个以和林为中心的,横跨欧亚的大汗国。及至忽必烈继承王位,迁都大都(北京),成为当时的政治中心。蒙古在各地建立完善的驿站制度,并派兵保护和维持交通秩序。在中亚、西亚和俄罗斯等地所建的汗国,也都注意保护商道。无论什么人,只要通蒙古语,身边带有大汗赐给的金虎符,便可自由往来,不受国际障碍的束缚。一向不曾处于统一控制之下的东、西交通,到这时已畅通无阻,陆路北穿南俄,南贯伊朗,海道则以波斯湾上的忽鲁谟斯为枢纽,从中国直到西欧,东、西方商使往来不绝。和林、大都等大城市外商群集,货物堆积如山。
这时地中海区域的形势是:第四次十字军东侵(公元1202—1204年)以后,意大利的威尼斯城垄断了地中海东部的航运和贸易。威尼斯的势力范围和蒙古帝国衔接起来,这种形势也便有利于欧人的东来。马可·波罗生于这个时代,在这样的便利形势下,加上家庭条件、个人努力,就得以达到漫游世界的目的。
二马可波罗来中国的前前后后
马可·波罗生活于公元1254—1324年,出身于威尼斯的商人家庭。他的父亲尼古拉·波罗和他的叔父玛窦·波罗都是威尼斯的富商大贾,经常奔走于地中海东部,进行商业活动。
公元1260年左右,尼古拉·波罗和玛窦·波罗兄弟二人到君士坦丁堡经商。他们认为,如果跟新成立的蒙古汗国进行贸易,必有厚利可图。他们采办了一批珍贵物品,渡过黑海,在克里米亚半岛南端登陆,前往金帐汗国的首都撒莱,把所带的物品献给别儿哥汗,得到了数倍于原价的赏赐。接着,他们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中亚的城市布哈拉,在那里住了三年。有一天,一个奉蒙古大汗忽必烈的命令到伊儿汗国的使团在归途中经过布哈拉,看到这两位威尼斯人,大为惊异。原来在这以前,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欧洲人。那些使臣对波罗兄弟二人说,大汗很想知道外国的情况,并邀他们一同往见大汗。这样,尼古拉·波罗和玛窦·波罗便跟随这个使团东行,经过足足一年的旅程,才到达大汗的驻所上都(即和林,元朝诸帝夏季避暑的行宫,今仅存废址,在内蒙古自治区多伦附近)。大汗忽必烈对这两个威尼斯人的来到很是高兴,盛情款待,向他们询问西方国家的情形。
尼古拉·波罗和玛窦·波罗在中国稍事逗留,即行归国。他们在路上走了三年多,于公元1269年回到威尼斯,与离别大约十年之久的家人团聚。这时,尼古拉·波罗的儿子马可·波罗已经是一个十五岁的少年了。
约在公元1271年11月,马可·波罗跟着他的父亲和叔父从地中海东岸的阿城出发来中国,一路上跋山涉水,穿过叙利亚和两河流域,横越伊朗全境,北上到阿姆河上游,行经中亚沙漠地带,翻过帕米尔高原,再迤逦东行,经过喀什、于阗,掠过罗布泊,到达敦煌、酒泉、玉门、宁夏一带。他们在中国境内所走过的这一段路程,大致上就是我国唐代高僧玄奘赴印度取经所走过的路程,不过方向相反罢了。
1275年5月,波罗家族这三个旅行家终于到达蒙古大汗驻所上都。尼古拉·波罗和玛窦·波罗带着马可·波罗觐见大汗忽必烈。
从1275至1292年这十七年间,马可·波罗和他的父亲、叔父一直在元朝供职。马可·波罗很快学会了蒙古语和汉语,加上办事认真、谨慎,深受忽必烈器重。他除了在京城大都视事外,还经常奉大汗之命巡视各省或出使外国。马可·波罗曾穿行山西、陕西、四川等省,经过川藏边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到云南去执行任务,并且到过缅甸北部。他的足迹遍于长城内外,大江南北。据说,他还曾被任命为扬州总管,在东南各省呆了三年。后来还奉命出使南洋,到过越南、爪哇、苏门答腊等地。马可·波罗每到一地,总要考察当地的风俗民情、物产状况,回来向大汗报告。
波罗家族这三个人一直受到大汗忽必烈的信任。然而,他们毕竟是威尼斯人,落叶归根,久想返回故里。后来,终于找到了一个机会。1286年,波斯汗阿鲁浑(即伊儿汗,旭烈兀的继位者)的宠妃去世,遗言要由她本族的蒙古贵族的女儿继为王妃。阿鲁浑即派来一个使团,请大汗忽必烈赐婚。忽必烈选定了一位蒙古贵族少女,名叫阔阔真的,要从海道送往波斯,嫁给阿鲁浑。这时马可·波罗刚从南洋出使归来,熟悉海上航行,忽必烈就决定让他及其父亲、叔父护送阔阔真到波斯,然后便道返回故乡。
1292年初,这三个威尼斯人连同随从六百余人,护送阔阔真前往波斯。一行人分乘十三艘四桅帆船从福建泉州出发。船队经过爪哇、苏门答腊,出印度洋,在印度南部停泊了一段时期,再继续航行到波斯,历时两年又两个月。一行六百余人绝大多数都在途中失事遇难或者病故,只有阔阔真、波罗家族三人和其他四人幸存下来,足见旅途的艰辛。
马可·波罗一行终于把阔阔真护送到了波斯,完成了大汗所交付的使命。但是,这时阿鲁浑已死,阔阔真被立为阿鲁浑的儿子合赞的王妃。之后,这三个威尼斯人由波斯继续西行,取道两河流域、小亚细亚,经过君士坦丁堡,返回意大利。
1295年末,波罗家族这三个旅行家回到他们在威尼斯的故居。他们离家已经整整二十四年了。他们因为从中国带回无数金银财宝和奇珍异物,俨然成了威尼斯的豪门巨富。因此威尼斯人给他们的住宅取名为“百万第”,给马可·波罗取名为“百万君”。
在十三世纪这一百年中,威尼斯和热那亚这两个意大利城邦常常为了商业利益而发生战争。1298年,热那亚派一支舰队攻打威尼斯,威尼斯也组织了一支舰队应战。马可·波罗身为威尼斯的富豪,自己出钱装备了一艘战舰,并亲自担任舰长,加入对热那亚的作战。这年9月17日,这两支舰队在亚德里亚海上激战,结果威尼斯大败,马可·波罗那艘战舰被热那亚人俘获,他本人也被投入热那亚狱中。
作为一个见闻广博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意大利已经有点名望了。当他被关在热那亚狱中时,经常有人要他讲在东方各国的经历。马可·波罗厌于一一回答,就把他在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所见所闻,口授给狱中一位名叫鲁思蒂谦的人。此人写过小说,精通法语,就由他用当时欧洲比较通行的法文笔录下来,这便是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
1299年,7、8月间,马可·波罗获释,回到威尼斯后娶妻成家,经营商业,再也没有出去远游了。他死于1324年1月,时年七十岁,葬在威尼斯圣伦索教堂的墓地上。这位著名旅行家死后留下的宝贵遗产不是他的“百万家产”,而是一部脍炙人口的游记。
三《马可波罗游记》的主要内容
《马可波罗游记》全书分四部分,第一部分记述了马可·波罗东来沿途所经过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包括亚美尼亚、两河流域、波斯、中亚、帕米尔高原、天山南北等地的风土人情。第二部分记载了元朝初年的政事和大汗忽必烈所进行的战争,描述了大汗朝廷、宫殿、节庆、游猎等事宜和北京、西安、开封、南京、镇江、扬州、苏州、杭州、福州等名城的繁华景况。第三部分介绍了中国邻近的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情况,包括日本、缅甸、越南、老挝、暹罗、爪哇、苏门答腊、印度和斯里兰卡,此外还提到非洲的阿比西尼亚(埃塞俄比亚)、桑给巴尔、马达加斯加等。第四部分讲成吉思汗后裔蒙古诸汗国之间的战争和俄罗斯的概况。《马可波罗游记》给欧洲的知识界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人们争相传诵,很快就被译成各种欧洲文字。由于当时没有印刷业,《马可波罗游记》起初都是手抄本。在翻译和传抄过程中,难免不有所损益,所以这《游记》竟有五、六十种不同的版本。有许多学者对照各种版本进行校勘注释,做了大量的整理研究工作。
《马可波罗游记》是一部关于亚洲的游记,它纪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情况,而重点是记述中国的情况。马可·波罗在中国停留时间最长,他的足迹所至,遍及西北、华北、西南和华东等地区。他在《游记》中以大量的篇章和热情洋溢的语言,记述了我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业城市,完善的交通设施,以及华丽的宫殿建筑。以记述中国为主的第二卷,有很多篇幅是关于忽必烈和北京的描述,马可·波罗记述当时北京这个城市,“全城地面规划有如棋盘,其美善之极,未可宣言”。“在京城里,大汗在靠近新城的正中边上建了一个大宫殿。宫殿各处都是正方形。首先有一堵四面环绕的城墙,每面各为八英里,宫墙之外,是一条很深的护城河。每面正中有一个大门,由各方聚集来的人由大门入内。环城有一英里的空地,军队就驻在那儿。在空地之后,又有一堵每边长六英里的宫墙环绕,正中一面有三个门,另一边也有三个门,中间那个门最大,而且常锁着,仅供大汗进出时用,其他两个门较小,每边一个,常开着,人们都由此入内。宫墙的四角和每面的正中各有一座美丽而宽大的宫殿,因此围绕整个宫墙有八个宫殿,每个宫殿各藏有一种大汗的军需品,比如笼头、鞍子、马蹬和其他一些属于马匹用的装备。”今天读到这些关于北京的描写,这座六百多年前的古城的面貌便又历历在目。
游记第二卷,还对杭州有详细的记述。书中称杭州为“行在”,“天城”,称苏州为“地城”。“行在”是南宋时代对杭州的一般称呼,指皇帝行幸所在的地方,而“天城”、“地城”,也就是我国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一种译称。对于号称天堂的杭州,马可·波罗更是赞不绝口。他说:“行在城所供给的娱乐,世界诸城无有及之者,人处其中自信为置身天堂。”
游记对亚洲其他地方,也有大量篇幅描述。马可·波罗一行东来,主要经过西亚、中亚等地,因此游记里载有不少这些地方的见闻。在中世纪,关于亚洲的知识,以往的旅行家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马可·波罗那样丰富。
四《马可波罗游记》对中西交通的影响
马可·波罗是中西交通史上最早的海陆兼程旅行家。他的著作,在世界史、亚洲史、中西交通史、中意关系史和地理学史诸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马可波罗游记》介绍了东方宽广富饶的土地和国家,引起了欧洲人对于东方的向往。学术界的一些有识之士,更以它所提供的最新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和充实自己的著作。比如,1375年(明太祖洪武八年)的西班牙喀塔兰大地图,便是冲破传统观念,摈弃宗教谬说,以《马可波罗游记》为主要参考书制成的,图中的印度、中亚和远东部分都是取材于这部著作,成为中世纪最有价值的地图,也是早期的《世界地图》,以后的地图多以此为依据。
《马可波罗游记》对十五世纪左右欧洲航海事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例如著名的葡萄牙航海家亨利、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都津津有味地读过马可·波罗的书。哥伦布小时读了《马可·波罗游记》,非常羡慕中国、印度的文明富裕,特别是对书中所载日本盛产黄金,“其数无限”、“地铺金砖”,更是向往已极。哥伦布因而立志东游,练习航海术,交游各种博学人士,学习天文、数学、历史、地理、哲学以及其他科学,以便旅行东方之用。他终于从1492年起,在西班牙国王资助下,几次远航,到达了中美和南美的东北角。哥伦布以为自己到达了印度,所以称当地的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以为墨西哥就是马可·波罗书中的“行在”(杭州),又把古巴岛当做日本,并登岸四处寻问有无黄金。哥伦布本来要去的地方是富庶的东方,却到了美洲,开辟了由欧洲到达美洲的新航路。哥伦布读过的拉丁文本《马可波罗游记》现在还保存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书的边栏空白的地方有他作的许多摘要和注释,可见哥伦布阅读时多么认真,对它倾注的兴趣又多么浓厚!保存的还有意大利人托斯加纳里(Toscanelli)给哥伦布的信,引用《马可波罗游记》,劝哥伦布远航;哥伦布写的旅行记序文中,也谈了他到中国去的动机,是要去找《马可波罗游记》所写的大汗国。除了哥伦布以外,受《马可波罗游记》影响而东游的人很多,比如:
1496年(明孝宗弘治九年),葡萄牙人瓦斯科·达·伽玛(Vas-co da Gama)沿非洲西海岸航行,过赤道,抵好望角,经印度洋而达印度西岸,其目的为访求《马可波罗游记》的契丹国。
1496年英国人卡勃特(Cabot)由英国向大西洋西北方向航行,抵加拿大,其目的也是访求契丹国。
1558年(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英国人安东尼·詹金森(An-thony Jenkinson)和约翰逊(Johnson)兄弟二人,由俄国陆道向东旅行,直抵布哈拉城,其目的也是寻求通往契丹的商道。
1576—1578年(明万历四——六年)英国人马丁·弗罗比歇(Martin Frobisher)三次向西北航行,想绕道美洲北部,抵达契丹国。
1602年(明万历三十年)葡萄牙人本尼迪克特(BenedictGo
哥伦布死后不到五十年,欧洲人开始了全球性探访,追本溯源,不能不说是受《马可波罗游记》的影响。以一部书而引起中西交通史上如此多的探访,是罕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