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第6期,总第15期-海外书
1980-07-15容/叶
容/叶
《悬崖》(On the Edge of the Cliff)普列契特(U.S.Pritchett)著,纽约兰顿书屋(Random House)出版,8.95美元。
英国作家普列契特是世界文坛驰名的小说家、评论家、回忆与传记作家;但在我国很少介绍,因此尚不为读者所熟知。他已从事了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最近又出版了一本被评论界视为杰作的小说集。这个集子一共收入普列契特近年来写作的九篇小说。在这些小说里,充满了普列契特式的机智万分的人物,既有伦敦的时髦知识分子夫妇生活,又有自由解放的乡村英国男女的纯朴感情。普列契特善于抓住故事的戏剧性发展,在关键时刻使男女主人翁的隐藏的对立情绪突然暴露,然后又非常自然地随着事件的时过境迁,而给读者一种会心的启示,这也正是普列契特的艺术魅力所在。
这种手法使普列契特所叙述的故事,成为一出出讽刺性的喜剧,既不粗暴又不庸俗。例如命名本书的主题故事《悬崖》,小说中的主人翁哈雷已经年近古稀,而他的女伴却是位年方二十五岁的姑娘。按习俗,这种初夏与严冬的恋爱不能不说是少有的,可是女主角却若无其事地攀登这一人生的悬崖,毫不自觉,直到她发现哈雷旧情侣丹茜正在和一位青年干着同自己一样的攀登时,她才揪着哈雷的白发说:“怎么……我还以为她的年龄足够做他的……。”故事就到此戛然而止,留着读者自己去体会感受了。
在另一篇小说《伴奏》中,年青的主妇不满于自己缺乏刺激的日常生活,便与人偷情打得火热。有次晚会上,她被邀给自己丈夫的独唱作伴奏。这是一首法国情歌,正当她丈夫热情奔放地表演出色之时,突然她瞟见了她的情人那副贪婪的眼色,不禁深深感到内愧。故事就到此终止,而女主角飘过的一丝眼色,却启示读者她终将回到自己丈夫的怀抱。但是作者并没有说,而读者却顺理成章地得出了这个答案,这正是普列契特艺术手法的扣人心弦之处。
这种果断而有个性的女主角,在另外的三篇故事中一再出现——《家庭私事》,《婚礼》和《无花果树》。她们都是当代生活中的典型人物,但在普列契特的生花妙笔之下,竟毫不显得重复或落入陈套。他的故事是各式各样的,如在《悬崖》中以乡村农民为背景,在其它故事中,则有太后式的女人与少年侍者的交锋,有驻外国副领事在热带地区的酷暑中干着文书的琐屑事务,有海军复员军人在伦敦投机破产……各色人等所经历的五花八门的遭遇。但是锋利无比的普列契特笔触,并不满足于仅仅描写故事中的主人翁,往往透过主人翁的敏锐目光,对周围人物作无情的心理剖析,这就使他的小说繁花似锦而不囿于一点,而且满含机智,入木三分。难怪评论家常以法国讽刺大师巴尔扎克作品与他相并论。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的书评作者德摩特以前爱好普列契特的另一篇屡见于各版小说选中的佳作《潜水夫》,认为这篇小说中充满了一时幽默诙谐,一时又严肃剖析的笔法,把两性间不可或缺的竞赛,拘谨约束与雄心勃勃的情绪,交织在精萃文风之中。他说普列契特对心理剖析的兴趣随处可见,但在《悬崖》集中所显示的机智、刻薄尖酸和神采奂然的情绪,却是前所未见的。普列契特在心理剖析中,总不忘给读者以一种冷静坚定的谅解,指出人类所探索寻求的人与人之间的正常关系,以及人们在一定情况下,理所当然地要求自己对待别人作出的反应。
总之,这位评论家认为普列契特的才华越到晚年越趋高峰。他已进入八十岁高龄,拥有著作三十大卷,但体力与脑力仍如往昔健旺不衰,而道德的明智却更深入到精辟的境界。(容)
《一层清漆》(A Coat of Varnish),C.P.斯诺(Snow)著,却尔斯·斯克勃纳父子书店出版,10.95美元。
C.P.斯诺是英国当代的名小说家,他的作品我国似乎尚无译本,但在英美的读书界,他还是受到读者爱好的。从苛刻的评论家的笔下,却又是一种说法。《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的裘令·慕那汉在评介斯诺的时候就说,“马克·吐温生前评德国音乐大师瓦格纳的乐曲时有句名言:写下的比听起来悦耳;把这一评语推而论C.P.斯诺的作品,人们也可以这样说他是个写得比读来有味的小说家。这也就是说斯诺的作品读来令人索然寡味。因为慕那汉看来,斯诺的散文一般都是臃肿夸大,有时又不免潦草疏漏,甚至达到难以理解的程度;他对于人与事的观察,也仅止于狐疑刻薄而已。但是他写作的题材却是本世纪以来若干名小说家所不敢涉及的。
他好描绘那些妄自尊大、追求权力之徒、不惜牺牲旁人的人,以及现代英国上层社会中玩弄权术、沽名钓誉的人物;或是那些口中高唱民主原则,至今仍执迷于门第等级、维护世袭特权之辈;或是那些在社交界的季候里,随风转舵扮演各种当令的角色,而一无个性的可怜虫。不象美国社会风习中有那种“平等”待人,不拘小节,天真无邪的美德。
斯诺勋爵写过十五部小说,《一层清漆》却是他第一部凶杀故事。故事发生于1976年秋冬之际,以伦敦中上层阶级住宅区为背景。中心人物是位年已六旬的密探老手亨弗雷·楼,以半公开的身分隐居在贝尔格雷维亚的殷实住户区,不时还接受政府方面暗下委托的侦察案件。他的邻居阿许勃洛克贵妇人原是有名的嘉年华会中的交际花,如今已年过八十,有一天在贝尔格雷维广场的市政大厦里,被人发现倒卧在血泊之中。亨弗雷十分憎恶这种披着文明外衣而实则泯灭人性的凶手,决意要揭去这薄薄的“一层清漆”。主管这一凶杀案的是他的老友,如今在苏格兰刑事警察局当侦探长的少壮警官弗兰克·勃雷尔。此人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受过几年军事侦察训练,能与这个人合作,使亨弗雷放下心来。
故事中另一人物是亚莱克·劳里亚,是个美国的社会学家,也是亨弗雷的朋友。这个人出身于纽约勃洛克林犹太贫民区,但学得一身英国保守党的贵族礼仪,是个提倡施极刑的人,逢人便滔滔不绝地宣讲现代法律宽大处理刑事案件的弊端。他模拟英国上层人士十分到家,人们只见他终日奔波于伦敦市区,出没于上等俱乐部中,结识趋奉政府的高级官吏。这位活跃人物足以代表任何美国正统的高级知识分子的。另外一个牵涉到这个案件中的人物名菲利普·瑞夫,是个弗洛伊德心理学的探索者。
斯诺爵士善于把这具“艳”尸隐藏在无数嫌疑犯中,而只字不提凶杀的动机,如谋财、情杀、私仇等等。因为阿许勃洛克贵妇人早已把她的财产挥霍殆尽,而且远比她所有的旧情人和老敌手活得长寿;身边仅存的只有一个不男不女、性别不明的孙儿,他是个唯一有继承权的人。此外还有个工党中的有名政客,他的女儿则是个生活放荡不羁的女人,可是也没有暗杀这位老贵妇人的理由。其它的嫌疑犯也都证据不足。说到头,真正的杀人犯决不会是外人,只是终局如何,斯诺只是留下一个最后出人意料的揭晓而已。
斯诺爵士原是英政府中的高级人士,熟知官场内情,作为小说家竟对伦敦警察厅的官僚们如何组织破案的经过发生兴趣,倒令人感到新鲜。因此,故事中描绘得最生动逼真的莫过于在侦探长会议席上冗长的策划和无休无止的对嫌疑犯的审讯中。亨弗雷和他助手间的对话,以及他和美国社会学家的谈论,则写得较次。但这些谈话多次强调阿许勃洛克贵妇人的暴卒,是和大英帝国文明之普遍衰落有着密切关连的。
1976年是英国中产阶级一个艰难的年头,由于普遍的罢工,政府赤字和英镑贬值等等困扰了英国人。可是1977年由于北部海底的石油开发,阿拉伯财主们的游资大量流入伦敦,掀起了经济的新景气,使得英国中产阶级又复苏过来。但这一层“清漆”却没有被斯诺的刻薄尖酸的大笔扫及,这是令读者感到遗憾的。(容)
《斯坦贝克与柯维西》(Steinbeckand Covici),托玛斯·芬虚(Tho-mas Fensch)著,保尔·s·埃列克森书店(Paul S.Eriksson)出版,12.95美元。
这是本记载美国大文豪约翰·斯坦贝克与编辑巴斯格尔·柯维西之间友谊关系的书。在我国,有些作家谈起编辑来总觉得头疼,有些作家却和他的编辑成为好友,问题都出在作家与编辑对待对方的态度上。这情况似乎是有世界性的,芬虚这本书则写了斯坦贝克与柯维西两人亲密无间的关系,也可以使我们做编辑工作的人在怎样对待作家的态度上有所借鉴。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段年月里,美国出现了不少有见解和有魄力的书籍编辑,他们都有能力按“作家想干什么和作家干得如何”这个公式进行他们的工作。如斯克里勃书店的编辑麦克斯威尔·泼金斯就兢兢业业从事于在大作家托玛斯·伍尔夫闭不示人的手稿中,挖出可以出版的小说来。里维拉特书店的T.R.史密斯则在鸡尾酒会的闲谈中搜罗原稿,哈泼书店的凯斯·肯菲尔德毕恭毕敬在谛听诗人艾德娜·圣·文新·密拉的训话,说必须对她十四行诗中的有关天文的行句,找专家核对,如此等等。编辑大致可以分为二类,一类是干涉作家的创作,一类是放手让作家创作。这两类极端的行动,都有成功的例子。
柯维西在与人合股开的书店倒闭后,参加了伐金出版社的工作,逐渐成了伐金的台柱;他是属于放手让作家创作的那一类编辑的。他对作家专在热情帮助作家写作上下功夫,而他最出色的才干是在给予作家同情和鼓舞上。柯维西在伐金出版社的一位同事形容柯维西作编辑而外,集心理分析家、律师与牧师于一身。“他不是在做书的工作,而是在做人的工作。”在数年如一日的柯维西与斯坦贝克通讯中,自1932至1963年,他对斯坦贝克的作品从未作过任何技术性的批评,而且多半是传达伐金编辑部的集体意见,例如建议斯坦贝克把小说《愤怒的葡萄》的结尾放慢,不要戛然而止。两人的通讯,宛如一位遭难的有才能的作家和接受他忏悔的神父之间的交往。柯维西几乎从未指示过斯坦贝克如何写作,倒是经常使用委婉的语言帮助斯坦贝克度过二次婚姻的难关。同时在斯坦贝克前书完成而后书未产生之间时,鼓励他的低落情绪。当第三次婚事顺利成功后,柯维西的这种外援,也就相对减少了。
芬虚在本书中提到柯维西在和斯坦贝克初识时,险一险丢掉这一友谊关系。斯坦贝克在发表吸引人的《托铁拉沼泽》之后,伐金编辑部又收到了斯坦贝克《胜负未分》的手稿。当时柯维西出差在外,他的助手是个极左派,认为这部小说涉及的罢工策略问题,不合马克思的观点,即予退稿。柯维西知道后,立即发急电追回稿件,总算挽救了一场灾祸。
《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的此书评论作者张伯伦是柯维西的老友。有一天柯维西拿来一份手稿请张伯伦提意见,他唯命是从但不解柯维西的用意何在。事后才恍然大悟。原来柯维西要接受斯坦贝克的稿件,生怕伐金编辑部中有人反对,于是采取迂回作战,用外界评论家的意见来消弭编辑部中的分歧。总之,柯维西为了维护作家的利益,是想尽一切办法的。
斯坦贝克在写作《伊甸之东》的同时,曾为该书的进展,记了一本创作日志,该日志随即成了与柯维西通讯的记录。斯坦贝克的全部信件,即使是张便条,也具有优秀日志的水平。信中充满了作者的个人生活和写作中的种种难题,以及妻儿情感,读书随想和活动场合等等。而在柯维西一方,却绝口不露一次出版者的口吻;他在给斯坦贝克的信中只有热情的鼓励,唯一目的在于使斯坦贝克闻名于世,他的作品能列入世界文学宝藏之中。
(叶)
《琵亚兹侣佳作选》(The Best ofAubrey Beards1ey),肯尼忒·克拉格编,亚塔勃拉/双日书店(Artab-ras/Doub1eday)出版,16.95美元。
本书共收世界名画家琵亚兹侣的杰作六十二幅,每幅均由肯尼忒爵士附以简短而颇有见地的评介。
琵亚兹侣以画英国大作家奥斯卡·王尔德的《莎乐美》一书的插图,而蜚声画坛。在未成名时(1890年)曾和他的姊姊玛勃尔一,同去见英国大画家爱德华·朋—琼斯。当时朋—琼斯名噪一时,每日来客极多,应接不暇,只得以“挡驾”来获取清静。有一天他在楼头闲眺,看见路上有一个拿着画夹的青年和一个红头发的姑娘。就因为这位姑娘的一头红发,朋—琼斯才接见这两个青年人,这就是琵亚兹侣和玛勃尔。朋—琼斯看了琵亚兹侣的画,大感兴趣,并且说:“你将成为一个伟大的画家。”这是传诵在当时画坛的一件韵事。
此后五年中,琵亚兹侣为许多小说作了插图而享有盛名,其中最成功的作品是给王尔德所作《莎乐美》一书的插画,但因为原作受到当时社会中凡夫俗子的攻击,使琵亚兹侣也同受其害。王尔德以风化罪被判入狱后,他便不再为风行一时的《黄皮书》作插图了。虽然这使他幸免于被牵入到丑事之中,却使他不得不为衣食而长期困顿。他死时只有二十六岁。他生前共作画六百幅,改变了当时书籍插图的风貌,而被誉为“画坛的济茨(英国浪漫诗人)”。(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