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下这时代的呐喊
1978-08-17王雷王英斌
王雷 王英斌
一九七六年,四月六日凌晨,反党野心家姚文元的秘书紧急电话通知中央广播事业局:“据说广播局有个人到天安门广场去录音,已被抓起来了,要是有这个人,要好好查一查,看他的幕后操纵者是谁,写个情况向文元报一下。”从四月四日到五月二十八日,姚文元亲自“批示”了六次:“抓紧清查,报告中央”。六月初,反党野心家张春桥“批示”:“彻查严办”。
“四人帮”要彻查严办的这个人,就是广播事业局的刘万勇同志。他出身工人家庭,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当过人民解放军。他无比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热爱敬爱的周总理。同时,在他的内心深深埋藏着对林彪、“四人帮”的憎恶和唾弃。
周总理逝世,举国致哀。而“四人帮”却妄图诋毁敬爱的周总理的崇高威望。刘万勇感到一股无法压抑的怒气。他反复地对亲友和同志们诉说了自己对“四人帮”的仇恨:“一个有八亿人民的文明古国,让他们这帮家伙糟踏了这么多年,人民早已怨声载道”,“如果江青当了武则天,我就上山打游击推翻她”。
从三月下旬起,刘万勇每天都站在天安门广场上看一看,想一想。他看到人民群众已经行动起来。他对每一朵白花、每一个花圈、每一首诗词都怀着深挚的敬佩和强烈的共鸣。可是,他不会写诗,不会朗诵,但他决不甘心当一个游客。他要“火上浇油”。他是搞录音工作的,他要到现场去录音,作为珍贵的历史资料,让这时代的呐喊永世流传。
四月二日晚,刘万勇和他的爱人王玉明(北京首都电影院售票员),一起来到天安门广场。广场上,夜幕沉沉,灯光暗淡。花圈堆积如山,层层迭迭的白花染白了青松,纪念碑上诗词星罗棋布,人民汇成浩瀚的海洋。刘万勇置身其间,感到视野高阔,热血沸腾。在这里,人们互不相识,却又都心照不宣。人们的表情是那样的严肃,人们的心头有着同样的悲痛与愤懑,有着同样的希望与忧虑,也有着共同的理想与信念。
刘万勇手提一个黑书包,里面有一台崭新的盒式录音机。他们夫妻俩在人海中穿行,在琅琅的诵诗声和阵阵叫好声中停留,不时扳动录音机的开关。他的爱人王玉明,手举电筒,照亮那充满战斗激情的诗词;刘万勇手举话筒,自念自录。就这样,录下一首又一首火热的诗词,录下一处又一处沸腾的场面,录下一阵又一阵战斗的呼喊……
连续两夜的战斗,刘万勇已经疲惫不堪。四月四日,正值他公休,他下午已到天安门去了一趟,晚上还要再去。爱人对他说:“我刚路过广场,发现有人跟踪,今晚不要去了。”
两天来的录音,使刘万勇受到极大的鼓舞和教育。他认识到,这是一场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伟大斗争。广场上的人越多,花圈、诗词越多,给“四人帮”的打击越沉重。自己怎能不去呢?他对妻子说:“去,一定得去,这是革命,我的心就长在那儿了。”
四日晚,阴云密布,夜风簌簌,天安门广场,却似大海在咆哮。那管你什么左一个“通知”和右一个“不准”,巨大的花圈从广场北端依次排列,迎风挺立,大气球悬挂着“怀念总理”、“革命到底”的巨幅标语,吸引着百万群众。人民用自己的血和泪谱写了气壮山河的一页。此情此景,刘万勇感到全身上下有一股强力在冲击,他接好话筒,以自述方式录下广场上的动人情景。他看到草坪上围聚着数百名群众,一幅素白的条幅上缀着两束鲜花,绯红、妍丽象一丛鲜亮的火焰,这是十个工农兵学员献给周总理的诗:《请收下》。一个年轻的姑娘泣不成声地朗诵着,在场的群众也跟着齐声朗诵,泪花在人们的眼中闪动,黑压压的人群中不时传来阵阵压抑的哭泣声。
“多少次啊,我们也是手捧着鲜花,在这宽阔的长安街上,欢呼着将您迎接……”刘万勇的心象被刀扎了一下似的,眼前一阵模糊。昔日高举花束翘首仰望总理的情景,跟随着缓缓而来的灵车掩面痛哭的情景,又一起涌上心头,他的泪水夺眶而出。
夜更深了,在纪念碑两侧,刘万勇发现一张点名批判江青的《第十一次路线斗争大事记》,人群围得铁桶一般,一致要求前面的人念一念。一个青年应声而上:“我来念。”刘万勇挤在人群中拨动开关。这时,人群背后站满了警察。那个青年正气凛然,大声念着:“一、一九七四年一月,江青扭转批林批孔大方向,企图将矛头对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念一段,人群中就传来大声叫好声,刘万勇高举话筒,录下了全部内容。这时他发现自己已被三个人包围,不能脱身了。刘万勇索性站住,冷冷地看着他们,按原计划到北侧录完国际歌,以此作为全部录音的结尾。
国际歌在回荡,三个人逼过来,刘万勇被捕了。他三天以来所录的六盘磁带,每盘一小时,被非法没收。七月十六日,他的爱人王玉明也以传讯为名,被非法拘留。直到粉碎“四人帮”后,在以华主席为首的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刘万勇和王玉明这对革命夫妻才双双胜利出狱。
一个普通的技术员,被反党野心家张春桥和姚文元定为“现行反革命”。为什么?因为他录下人民对周总理的深切怀念,和对“四人帮”的愤怒抨击。这是时代的呐喊、真理的声音,这个声音,是棍棒所不能扼杀,镣铐所不能禁锢,牢房所不能封住的。这个声音将与世长存!
王雷 王英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