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成为革命的科学工作者也必须劳动化
1965-08-20胡颖
胡颖
做农业科学研究工作的青年,是不是要革命化也得劳动化?我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解决一个我们农业科学工作者的根本问题,即为谁服务和怎样服务的问题:是为劳动人民服务,还是为个人名利服务?搞科学研究是从生产需要出发,还是脱离生产实际?如果是为劳动人民服务,是从当前生产需要出发,那就必须参加劳动。
一九五八年,我在北京农业大学当研究生的时候,虽然也立志要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无产阶级科学工作者,但是对科学研究怎么为人民服务为生产服务,自己也不很清楚。我对搞论文很有兴趣,至于搞论文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什么样的论文对人民有用,自己也不清楚。那时,受到一些资产阶级思想的影响,我总是喜欢去钻“冷门”,想一下搞出一篇论文来,就能出名成家。不久,我们学校的师生下放到农村劳动一年。我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贫下中农身上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尤其是参加了棉花从播种到收获的全部生产过程以后,我的思想感情起了很大变化。这一年春天,我和农民一起抗旱播种,从很远的地方挑水灌田;夏天,又和社员一起进行棉田管理:中耕、除草、施肥、整枝、打杈。在炎热的夏季,太阳象一盆烈火,晒得人头晕眼花。有时一下雨,上地追肥,淋得大家全身都湿透了。但是,好容易到了秋天,棉桃累累,陆续地吐絮了,却突然来了几次寒霜,打得棉叶凋萎脱落,棉桃也变软了。农民说:“棉花爆桃晚,经不起寒霜,年年都是丰产不丰收。桃子虽然多,但收不到好花。”这时,我也和农民一起感到难过。我想,我们辛辛苦苦干了一年,付出了多少劳动,如果这些霜后花都能变好花,那多好啊!又想,我们农业科学研究的任务,就是应该去解决这些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应该选育出一种更早熟的棉花品种来。只有当我和农民一起劳动以后,自己才有这样愿意为农民为生产服务的强烈的愿望。这时,再回想过去脱离劳动人民和生产的需要,追求个人名利,一味钻“冷门”和“高深的论文”时,就感到自己是多么无聊和可耻。
劳动一年,我明确了自己研究工作的方向,我们科学研究必须深入生产、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为生产服务,为工农群众服务。回学校后,我下定决心为生产服务、为广大人民的需要服务,重新确定了辐射育种选育棉花早熟品种这个课题。在开始进行棉花辐射育种工作时,因为当时辐射育种在国内还没成功的先例,遇到很多困难;但是,我想起了农民的嘱咐,想起了农业生产的需要,就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在党的领导下,我们本着自力更生的精神边干边学,从实践中摸索。几年来,已初步选育出早熟丰产的棉花新品系。它比四川现在农村大面积推广的棉花良种岱字15号早熟半个月以上。根据两年的实验结果证明,这个品系适宜在四川雨多地区及棉麦两熟地区栽种,主要为了躲过秋雨寒霜及解决棉麦两熟争地的矛盾。
事实证明:一个青年科学工作者只蹲在实验室里,不参加劳动不接触劳动人民,是不可能具有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也不可能做到科学研究为生产服务的。只有深入生产、深入实际、深入群众,参加劳动,和工农结合,才能改造自己的思想,培养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从而关心当前生产,用科学研究为劳动人民服务。因此,我们要成为一个革命的科学工作者,也必须劳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