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爱好多好不好?
1963-08-16编者
编者
新疆李文礼同志的关于“兴趣爱好很多好不好”的来信在本刊第九期上刊登后,广大读者在来稿中踊跃地发表了意见,热情地介绍了自己对待兴趣爱好的体会。
南京胡玉璋、昆明张雪之等许多读者认为:“兴趣广爱好多,是符合青年的特点的。青年精力旺盛,求知欲强。他们对新鲜事物敏感,社会上的许多事物,自然界的种种奥秘,都在强烈地吸引着他们。”“特别是今天,各方面的事业都在蓬勃发展,党又无微不至地关怀着青年,为青年的成长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创造了许多优越的条件。青年们除了能在学校里受到良好的全面的教育外,还可以到图书馆、文化宫、博物馆、业余学校去学习各种知识、技能,社会上各方面都在尽力关心、帮助和指导青年。因此,青年们兴趣广泛更是我们社会新气象的一种反映。”
北京读者陈光等说:“兴趣爱好是人的精神面貌的反映。凡是胸怀大志,思想境界高尚的人,他的兴趣爱好总是健康的,丰富的。大家知道:马克思曾说过,他最喜爱的一句格言是:‘世界的一切在我都不生疏。毛主席青年时期在湖南第一师范学习的时候,‘由于他怀抱革新社会,改造中国的伟大理想,想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从中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途径,因此,他的学习内容十分广泛,‘从文学、史学、哲学到政治、经济的书都多方搜罗阅读。毛主席还爱好游历。他曾在读书笔记中写过这样的话:‘欲从天下万事万物而学之,则汗漫九垓,遍游四宇尚巳。从伟大革命领袖的这些事迹中,我们就可以知道,目标远大,野开阔的革命者,必然兴广泛。”“有一些人的兴趣十分单调,他们把自己局限于一个小天地中,这实际上是心胸狭仄,思想不开朗的表现。他们甚至躲在个人小小的精神王国里,虽然也在自得其乐,但却对丰富的生活没有兴趣,脱离活生生的现实。果戈里的小说 《外套》中的主人翁——书吏阿加克·阿加维奇就是一例。这个人仅有一种抄写文书的兴趣。他下班回来,‘为了自己的满足,就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用于抄写文书 。‘当他抄写够了以后睡觉时,当想到第二天上帝会派写什么东西的话,就预先微微地笑了。像这样极其单调、贫乏的兴趣,决不会为我们打开认识世界的窗子,它是把我们同现实世界隔离的一堵高墙。”“至于那些庸俗、低级的兴趣爱好更是表现一个人的精神堕落。这样的兴趣,更会毒害我们的身心,腐蚀我们的革命意志,应该为我们革命青年所唾弃。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高尚而丰富的兴趣爱好。”
广泛的兴趣爱好有些什么好处呢?上海读者吴文玉指出:“兴趣广泛首先能使我们增长知识,开拓视野。因为世界上的各种知识都不是孤立的。鲁迅先生曾经教导青年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我们青年只有广采博取,全面地打好知识的根基,才能攀登科学的高峰。江苏读者陈云怡还举了一个好例子来说明“处处留心皆学问”的道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不仅熟练武功,而且对京剧中老生、武旦等行以及许多地方戏曲都有深刻的研究。他一直是处处留心,多方揣摹。他从老鹰飞翔的动作中,孕育出著名的舞蹈身段‘鹰展翅;看到国画‘墨龙双爪飞舞的姿式,联想出对打的造型,看到庭园里的竹子联想到舞台上的布局;……盖叫天常说:‘学时一大片,用时一条线。正因为他善于向各方面吸取艺术营养,才能创造‘武戏文唱的独特风格。”
四川读者李明辉等还进一步指出:“多种多样的兴趣爱好,还可以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的情操,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有利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性格的完美发展我们在工余之暇,看些优秀的小说,或者观看电影、戏剧,既可以得到休息、娱乐,又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比如,看了小说《红岩》后,我们就更具体、深刻地了解和痛恨国民党反动派,更加热爱我们的新社会,同时也大大地激发了我们的工作热情。参加体育运动,既能增强体质,又有助于培养勇敢、顽强、沉着、果断等良好的品质。爱好歌曲的同志,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像《国际歌》和《义勇军进行曲》等,那响亮豪壮的歌声,会使我们燃烧起为崇高的革命理想而奋起战斗的激情。而另外一些健康的抒情歌曲,则可以给我们以十分优美、舒畅、亲切的感受。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于此可见,培养高尚的丰富多采的兴趣爱好,是有利于青年的健康全面地成长的。”
有的读者问,只有广泛的兴趣,而没有中心兴趣好不好?这也是不好的。河南读者姬世昌引用了丹麦的一句谚语 说:“聪明人接触
各种知识,但他是精通一门来认识世界。”天津读者张殿清也指出:“黑格尔曾经说过:‘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反之,彼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哈尔滨荫者吴守正在谈到他的体会时说:“人类的知识比海洋广阔得多,对我们青年人来说,有趣的东西真是太多了。不要说学一辈子,就是学几辈子恐怕也只能学到沧海之一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时间也只有那么多,所以我们只能学有专精。”广东读者郑子敏补充说:“一个有坚定的志向和远大的目光的青年,要避免被形形色色的事物迷惑住,要主动驾驭兴趣,而不要做兴趣的奴隶。我们要紧紧把握住中心兴趣,对于一般的兴趣,则应该根据是否有利于中心兴趣的巩固和发展的标准加以取舍。”的确,一个人如果只有广泛的兴趣,而没有坚定的中心兴趣,这说明他的志向还没有确立。志向不定对于年纪很轻的人来说,固然也在所难免,但具体努力目标始终不确立,时而喜欢这,时而喜欢那,游移不定,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往往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对此许多读者深有体会。比如广东读者马焉就写道:“我也是一个有多门兴趣的青年工人。我热爱自己的工作量一一机械制造,同时喜爱文艺、哲学、无线电、美术、音乐,还爱好修理钟表、理发……这样,每天下班后,总是忙不过来,一会儿想写篇稿子,又想看看报纸。刚拿起无线电参考书,又想学一首新歌,或者画一幅漫画。……一年又一年都这样过去了,结果却是一无所长,一事无成。”“贪多嚼不烂。”“样样通势必样样松。”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辽宁读者禹硕基还介绍了荀子的一个比喻:“teng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意思是说:teng蛇虽然没有脚,但它能兴云雾而游于其中,梧鼠有五种技能,但没一种是精通的,它能飞不能上屋,能缘不能穷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所以梧鼠技能虽多,还不如teng蛇擅长一种有用。有些读者还谈到他们没有中心兴趣,兴趣爱好就不能持久的体会。他们起初兴趣很广泛,简直是见啥爱啥,对什么都感兴趣。但是这些兴趣仅仅是被新癣感和好奇心引起的,缺乏深刻的体味,所以时间一久,新鲜感逐渐消失,就没有坚持下去的劲头了。
在学习上怎样确定自己的中心兴趣呢?大多数读者认为,中心兴趣应该根据革命事业的需要,围绕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来确立。革命青年应该又红又专,从革命需要出发,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清主次,有计划地进行学习和研究。比如江西读者蔡挺森在以《在专业的基础上发展兴趣》为题的来稿中说:“我是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我喜欢哲学、社会科学,更喜欢诗、小说、曲艺,特别是电影艺术,有时也给报刊投投稿。但是,这一切兴趣爱好都是围绕着我的工作来进行械摹T诒刊阅读方面,我选择了《人民日报》、《人民文学》、《儿童时代》等,这些报刊都可以帮助我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我写的一些文章,也是紧密结合业务,或者反映同志们和孩子们的生活的。”像这样结合工作来学习就很好。我们如果像有的同志那样,学习不分主次,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用于学习和自己的业务毫无联系的东西,那就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很多读者说:例如一个搞行政工作的同志想研究原子能;一个生产队的会计想研究维尼龙;一个技术员要精通文学。这样的结果,必然吃力不讨好,既学不好,还会影响工作。
青年如何对待有关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从读者来稿看,有的青年由于在这方面的爱好过多,安排不当,因而影响了工作和学习。江苏读者王洪武就说:“我是一个报务工作者,当然我爱自己的工作,但是我还爱好画画、写稿、打乒乓球、拉二胡……文化馆举办的业余美术训练班,我报名了;文化宫成立了职工业余文艺创 作组,我也参加了;音乐训练班我也是学员。于是我一下班,就变成一个‘忙人了。有时同时接到几个通知,如美术训练班要上课啦,创作组要讨论作品啦,音乐训练班要教唱新歌啦!弄得我简直拿不定主意,不知道该去学画画呢还是学新歌。有一天,一张少女头像我画了一半就匆匆上班了,我心里老是想着这张未完成的头像,一疏忽,把一份苏州的电报发到徐州去了,给用户带来了损失。”青年人活泼爱动,比较喜欢文娱体育活动,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文娱活动不能搞得太多,更不能食玩着迷,因而妨碍工作,荒嬉学习。许多读者都正确指出,在业余时间内应该把学习政治和学习业务作为主要的兴趣爱好,文娱体育活动只能占次要的,辅助的位置。我们绝不能喧宾夺主,本末倒置。郑州读者于乃仑等说:“列宁从小就非常爱下棋,读中学时又喜欢溜冰,但后来列宁把这些兴趣爱好都抛弃了。为什么呢?列宁说道:‘棋太迷人,妨碍工作。‘读中学时,爱好溜冰,但溜冰之后很疲倦,就想睡觉,妨碍学习,所以我就不再溜了。我们应该以列宁为榜样,处理好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