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1960-08-20余源培
余源培
我们不同意韩钧同志对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理解。他认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表现在吃得好,穿得好。不错,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的生活会不断得到改善,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积极发展生产。毛主席说:“我国现在的社会制度比较旧时代的社会制度要优胜得多。如果不优胜,旧制度就不会被推翻,新制度就不可能建立。所谓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性质,就是指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生产不断扩大,因而使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的这一种情况。”可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首先表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充分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大大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突飞猛进的发展。只有快速发展生产,才能使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决不是象韩钧所理解的那样,意味着人们可以好逸恶劳,不积极发展生产,只是吃得好,穿得好。
解放十一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生活的改善是翻天复地的。从吃的方面来说,解放前劳动农民占农村人口90%,而每人每年平均粮食不到两百斤,过着糠菜半年粮的困苦生活。遇上灾年,更是流离失所,卖儿弃女。现在这种状况已得到了根本的改变。尤其是大跃进和成立人民公社以来,人民生活有了更大的提高。据内蒙、吉林、浙江、江西、湖北、四川、陕西等七省三千五百九十户农家收支调查资料,1958年主食消费比1957年增长了10.4%,副食品和其他食品增加了29.5%。从穿的方面来说,上海嘉定县徐行人民公社小庙生产队第六小队,过去他们是“头上帽子开花顶,脚上鞋子脱后跟,身上衣衫不囫囵(不整齐),热天没有帐子张,冬天没有棉衣着。”现在全小队56户人,有棉大衣116件,毛线衣21件,绒线衣127件,胶鞋130双。从这里可以看出,我国人民生活改变的速度是任何资本主义国家所无可此拟的。
所有这些确实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劳动者的利益。但是所有这些成就都是广大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艰苦奋斗积极发展生产的结果。生产对消费始终起着决定的作用。没有生产的不断高涨,就不能保证不断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