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讲话
1959-08-16
第十一讲努力学习文化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本领
进一步开展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
随着1958年工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胜利,我国人民在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战线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这一年中,全国各地劳动人民在大闹技术革命的群众运动中,试制成了许多新产品,改革和创造了许多工具和机器,像在水利工程中的高工效运动、运输工具车子化、车子滚珠轴承化、载重汽车拖车化等革新创举,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最近黑龙江省五常县安家人民公社发明创造的绞关动力机,构造简单,成本低,使用方便,节省大批劳动力,还解决了农村动力问题。假如用两匹马拉绞关动力机,带动打稻机,十一个半劳力十六个小时(两个班次)可脱谷二万八千斤;假如只用人力脱谷,在同样时间内要用三十个强壮劳力才能完成任务。在技术改革中还创造了不少具有很高的科学技术水平的东西,其中有的已超过了世界水平。文化教育事业也有很大发展。许多工农群众在这一年中摘掉了文盲帽子,多少年来人们所盼望的普及小学教育,已经在全国许多地方变成了现实,中等学校的学生比1957年增长一倍,高等学校的学生比1957年增长80%左右,特别是由于贯彻了党的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我国教育事业的面貌焕然一新,教学质量有显著的提高。在短短的一年中,取得这样大的成绩,是我国历史上根本找不到的。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这些成绩和“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要求,仍然有很大距离。现在我们的国家不仅“穷”,而且“白”。无论在科学技术方面或文化教育方面还是落后的。为了彻底摆脱旧社会遗留下来的这种落后局面,赶上世界的先进水平,就需要根据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继续认真地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不能有任何的骄傲和松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干劲非常大,热情非常高,这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但是只靠这个因素是不够的。干劲和钻劲,苦干和巧干必须结合起来。只有通过科学技术方面的不断提高,才有可能提供高速度发展生产的物质基础;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又依赖于文化教育方面的普及和提高,依赖于大批能够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劳动者。因此,在1959年内,必须把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推向新的高潮。
学习和创造相结合大搞技术革命
技术革命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从改进工具、动力设备、操作技术到新产品的设计试制,从改变耕作制度到培育农产品的新品种等等。总之一切有利于生产提高的技术改革都应当重视。我们要在尽可能地采用世界上最新的技术成就的同时,广泛地开展改良工具和革新技术的群众运动,使机械操作、半机械操作和必要的手工劳动适当地结合起来。对于青年来说,要把认真学习和大胆创造结合在一起。继续破除迷信是推进技术革命迅速发展的重要条件。去年大跃进的事实证明,各种迷信思想是束缚我们大胆学习,运用新科学技术和进行发明创造的严重障碍。只要破除了迷信,我们就能在技术革命中创造出成绩来。在去年大跃进中出现了许多的工农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范例。例如陕西醴泉县烽火人民公社主任王保京,在三年的时间里,领导社员培育出小麦、玉米和棉花的新品种七、八种之多,正在试种的小麦品种有一一二种。这位新式农民已经被聘请为陕西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特约研究员。现在正在从事创立“田间设计学”的工作。他在开始培育小麦良种时,有人告诉他:“那是大学教授才能作的事。”但是,王保京并没有被吓倒,他想:“既然都是人作的,为什么大学教授能作,农民就不能学会呢?”由于他有改良品种的决心,并且虚心向技术人员请教,坚持不懈地试验,终于得到成功。王保京不过是一个例子。其实,劳动出智慧,每个劳动者都是有创造才能的。有些人以为自己的文化程度不高,就不敢往远处想,不敢搞什么科学研究。这是思想还没有解放。当然,文化是进行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的重要工具,掌握了文化知识,更加便于我们进行发明创造,因此,党号召工农学文化。但是,不能认为文化低了就不能进行发明创造。我们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是创造发明的重要条件,只要能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敢于创造,就一定能对技术革命作出贡献。为了推进技术革命迅速发展,还必须继续贯彻普及和提高相结合的方针,有些人一提技术革命就认为没有机器就没有办法加快生产。我们说机械化、电气化是我们技术革命的目标,但是,我们现在工厂里还不能一下子制造出这么多机器,我们是等着工厂里生产出大批机器以后再进行改革呢,还是现在一边争取可能得到的机器,一边自己想办法来改进技术呢?一辆解放牌卡车可以拉八千斤重的东西,可以抵得上几十个劳动力了,但是我们没有那么多汽车,难道就一直挑着担子等汽车吗?我们被扁担压了几千年了,现在要解放肩膀。没有汽车,我们先闹小车,这些小车虽然不如汽车效率高,但是比起扁担来总要强得多。因此,片面地强调提高,忽视普及是不对的。同时,另一方面,只搞普及,不要提高,也是不对的。例如,有此人满足于工业中的“小、土、群”,不设法改进和提高,甚至认为“越土越好”,这是不符合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的。我们应该有不断革新的精神,由土到洋,由低级到高级,不应该停步不前,固步自封。
为了推进技术革命迅速发展,还必须纠正把进行技术革命和完成生产任务对立起来的错误看法。例如,有的人强调生产任务重,没有时间搞技术改革。他们不懂得,越是任务重,就越需要进行技术改革,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劳动效率,把生产任务完成得更好。
进一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文化革命是与技术革命相辅而行的。在文化革命方面,我们还必须继续扫除文盲,逐步普及小学和中学教育,逐步做到使有条件的人受到高等教育;完成少数民族文字的创制和改革,积极地进行汉字改革;消灭四害,提倡体育,消灭主要疾病,破除迷信;开展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发展社会主义的文学艺术。与此同时还要培养新知识分子,改造旧知识分子,建立一支成千上万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在这里我们着重讲一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问题。贯彻这个方针是完成文化革命任务的重要保证。
党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切教育都是为一定阶级服务的。我们的教育是为工人阶级和一切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服务的。戮们举办教育事业。既是为满足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也是为将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创造条件。这就是说,必须使工农群众掌握文化,使知识分子重视劳动,并懂得生产劳动,使大家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一句话,就是要使工农群众知识化,知识分子工农化。
工农群众要破除迷信,努力学习文化科学技术,做到知识化。为了使广大工农群众在摆脱文盲状态后,能迅速地掌握文化科学技术,国家、各个企业和人民公社举办了各种形式的学校。公社要负责办好小学、中学和成人教育,在各种业余学校里要进行政治、文化和技术教育。此外,各公社还必须选送一部分青年去投考城市的高级中学、中等专业学校和高等学校,以便为国家和公社培养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工作人员。只要我们工农群众能在当前工农业生产高潮中,抓紧时间,努力学习文化科学技术,边干边学,我们就能一步步地登上科学技术高峰,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有些文化较低的工农青年,一听说要向文化科学进军,往往产生自卑心理。有人说:我的文盲帽子刚刚摘掉,就要去攻打科学堡垒,这不是打鸭子上架吗!当然,要学习文化科学技术,不是没有困难的。但是,我们不能把文化科学看成高不可攀的东西。今天人们所掌握的自然科学,无论是天文、农业、水利、机械、冶金、纺织,还是数学、物理、化学等等,没有一样不是从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我们是劳动者,是直接参加生产活动的人,我们有丰富的经验,这是我们学习文化科学技术极为有利的条件。只要我们能刻苦钻研,不怕困难,有恒心,有毅力,就一定能攻下文化科学技术的堡垒。
知识分子要参加生产和改造思想,做到知识分子工农化。所有的知识分子都要参加生产劳动,通过劳动锻炼来改造思想,把自己培养成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我们知道,在阶级社会里,剥削者把文化知识和受教育的权利占为己有,并且把自己的文化知识用作剥削和压迫劳动人民的工具,使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剥削阶级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是为剥削阶级的利益服务的。他们都把自己看作高人一等,鄙视体力劳动,鄙视劳动人民。这样的知识分子,如果不根本改造自己的思想,当然就不能很好地为人民服务,甚至会堕落成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社会主义社会所要培养的知识分子,不是旧社会的高人一等、只专不红、脱离生产劳动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而是既有共产主义觉悟又有文化的、既能从事脑力劳动又能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这一年多来,由于组织了大批的知识分子、干部下乡上山进行劳动锻炼,由于在学校中大力开展了勤工俭学运动,坚决贯彻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知识分子和广大学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变化,生产劳动使他们逐步加强了阶级观点、群众观点、集体观点、劳动观点,有好些人已经逐步地树立起共产主义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来,逐渐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决心把自己的知识全部贡献给工人阶极的革命事业了。
知识分子积极参加生产劳动,不仅能够改造轻视劳动人民的资产阶级思想,培养工人阶级的政治立场和思想感情,而且能够更好地更快地提高文化科学技术水平。现在许多知识分子的知识多是书本知识。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是必要的,“但是必须知道,就一定的情况说来,这些知识对于他们还是片面性的,这种知识是人家证明了,而在他们则还没有证明的。最重要的,是善于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和实际中去。”从这里我们可以认识到,知识分子如果只有书本知识,没有从事生产活动的经验,这种知识必然是片面的,没有多大用处的。在勤工俭学运动中,有些教师由于没有生产活动的经验,因此不能解决学生在劳动中所提出的问题。甚至有这样的情形:教农业科学的不会种小麦,教电机的不会制造最简单的发电机。知识分子只有参加生产劳动,虚心向劳动群众学习生产经验,把书本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才能得到比较完全、比较正确的知识。有了这样的知识,才能更好地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一时期,由于书本知识结合生产实际,脑力劳动结合体力劳动的结果,学校里出现了高产的试验田,教师和学生制成了飞机、汽车、原子反应堆,许多学生和青年技术人员作出了出色的工业设计和很重要的创造发明。这些前所未有的成绩,都有力地说明了知识分子工农化的必要性。
知识分子要提高自己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还必须在参加生产劳动中虚心地向劳动群众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是在不断地总结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发展的。我国劳动人民有丰富的生产经验。例如大跃进中,我国劳动人民创造出古今中外、史无前例的高产“卫星”,创造出了高速度增加生产的经验。这些经验是书本上所没有的。这些经验一定会大大地推动文化科学的发展。因此,知识分子必须努力学习这些生产经验,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总之,只有认真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到工农群众知识化,知识分子劳动化,才能使我国科学文化面貌焕然一新,才能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迅速发展,有利于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逐步缩小。
努力学习刻苦钻研
在继续大搞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的运动中,我们青年要努力学习政治,刻苦钻研文化科学技术。我们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单凭一股热情,没有一些基本知识和办法是不行的,搞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更是这样。青年人做起事来热气高,干劲大,这是我们的优点,但是,实际锻炼少,文化科学技术知识比较缺乏,这又是我们不足的地方。因此,我们必须在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中,顽强地进行学习,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增强自己的劳动本领。
为了更好地进行学习,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正确认识参加劳动和认真读书的关系。党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就是要我们既要重视读书,又要重视参加生产劳动,把读书和劳动密切地结合起来。人类的知识是在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不断丰富发展起来的。因此,参加实际斗争,在生产劳动当中取得丰富的实践知识,这是很重要的。但是,一个人不能事事亲身实践,因此,我们除了在生产劳动中学习以外,这必须学习别人的间接经验,必须认真读书。不学习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的书本知识,我们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就会有很大的局限性。特别是我们工农青年,更应该尽一切可能学习书本知识,只有这样,我们的文化科学技术水平,才能迅速得到提高。
第二,把学习专业知识和系统地学习基础文化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在一切学校中,特别是在各种业余学校中,学习的内容必须从当前的需要出发,为生产服务,这是肯定的,不这样做,不但学习不好,而且必然会影响生产的发展和当前工作的需要。因此,片面强调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忽视结合当前生产需要的倾向是错误的。但是,如果因此而忽视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是不适当的。因为没有系统的基础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就难于提高。试想,让机械工人只学制造机械的知识,水泥工人只学水泥生产知识,而不学习与此有关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他们的专业知识是不易学好的。因此,我们在学习上必须把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基础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结合起来。
第三,正确认识学习现代知识和学习历史知识、古代知识的关系。为了克服教学和科学研究中的“厚古薄今”的倾向,党提出了“厚今薄古”的方针,这就是说,要把学习和研究的重点放在当前的现实问题上,并且有批判地接受古代文化遗产,这是完全正确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习和研究更好地为当前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但是,有人以为,既然提倡“厚今簿古”,因此,历史知识,古代的东西就用不着学了。这是误解。其实,“厚今薄古”并不是“不要古”。列宁说过:“只有用人类创造的全部知识宝藏来丰富自己的头脑,才能成为共产主义者。”实际情况也正是这样,了解了过去,也就更有助于了解现在。可见,历史知识,古代的东西还是要学的,问题在于用什么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对待它。毛主席教导我们:对于古代文化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取其民主性的精华。”这就是说,对于古代的东西要批判地接受。合理的、对今天有利的就要,不合理不科学的就不要,要“古为今用”。
第四,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这对搞好教学也很重要。有些教师缺乏群众观点,教书不走群众路线,不听取学生意见,科学研究工作也不让学生参加,这显然是错误的。事实证明,青年学生虽然知识经验不足,但由于他们听党的话,思想解放,干劲足,依靠集体力量,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也能做出出色的成绩。而且由于他们对某些教师的教学观点和教学方法有不少意见,可以在帮助教师端正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方面起积极作用。但是,强调学生的作用,决不能因此就认为可以忽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如果这样认识,那也是错误的。因为,有些教师虽然在思想上有一些缺点甚至错误,但是,经过各种运动的教育和实际的锻炼,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的思想都有不同程度的转变。同时,很多教师掌握了比较多的书本知识,其中有许多是有用的。因此,青年学生应当尊重他们,学习有用的知识。总之,我们今后要教学相长,建立正确的师生关系。
毛主席教导青年同志要“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永远具有光辉的意义。每个青年都应当牢牢记住毛主席的指示,把学习和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必须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不骄不躁,下苦功夫去掌握文化科学技术,不断提高劳动本领,在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第十二讲搞好生活是发展生产的重要条件
既要搞好生产又要搞好生活
党中央在“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对生产和生活的关系作了明确的指示。决议指出:党的领导必须既组织好生产,又组织好生活。这就是说,我们要把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同时抓起来,既要见人,又要见物。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发展生产是搞好生活的物质基础和根本保证;搞好生活是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和重要条件。离开搞好生活,发展生产就失去了意义;同样,不大力发展生产,也就没有搞好生活的物质保证。正因为这样,所以党从来就是把生产问题和生活问题放在一起同时加以考虑和研究的。从来就是既重视发展生产,又非常关心全国人民的生活。1934年,毛主席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就明确指出,要我们关心群众的痛痒,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油盐柴米、穿衣吃饭的问题。
解放以后,党领导全国人民努力进行各方面的生产建设,并且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地改善了人民的生活。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和工农业生产全面大跃进的新形势,要求我们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把全国人民的生活组织得更加美好。在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化以后,广大农民的生活也起了很大的变革,大家把管理生活的大权交给了人民公社,要求公社办好公共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等集体福利事业,自己专心搞生产。在这样情况下,把生活组织好安排好,就有很大的意义。搞好生活不仅可以使大家生活得精神饱满,心情舒畅,从而更加努力生产,而且可以促使公社的进一步巩固。
目前在生产和生活的关系上,有两种不正确的看法。有些同志把搞好生活和搞好生产对立起来,认为生活和生产不能同时搞好,强调搞好生活,就会妨碍生产。现在只顾得了生产,顾不得生活。这种看法是不对的。第一,他们不懂得,发展生产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第二,他们不懂得,搞好生活是搞好生产的重要条件。生活搞好了,饭吃得饱,觉睡得好,孩子带得好,大家的精神就饱满,心情就舒畅,劳动热情就更高。正像有些农民说的:“生活越过越有味,生产越干越有劲。”相反地,不搞好生活,要想搞好生产是困难的。党中央指出:“群众的干劲越大,党越要关心群众生活。党越是关心群众生活,群众的干劲也会越大。”这话充分地说明了生产和生活的辩证关系。另外有些同志脱离生产条件,片面地强调搞好生活,认为既然要搞好生活,生产上就可以松松劲,生活上就应该大吃大喝。显然这种看法也是不对的。我们强调搞好生活是为了促进生产更大的跃进,而不是提倡松劲;同时,我们强调的是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地改善生活,而不是脱离生产的发展去片面地强调搞好生活。正因为这样,党中央指示我们,要根据勤俭节约的精神,搞好生活,而不是提倡铺张浪费。所以,我们必须把生产和生活密切地结合起来,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在搞好生产的同时把生活搞好呢?关于这个问题,党中央在“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已经给我们指出了明确的方向,按照决议的指示,要搞好生活,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把劳动和休息有节奏地结合起来
大跃进以来,全国人民,鼓足了冲天干劲,日夜苦战,因此推动了我们各项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应该肯定,这种劳动热情是非常可贵的,日夜苦战对于完成突击性的任务,也是必要的。今年是苦战三年的具有决定性一年,这种苦战的精神,应当继续发扬。但是,我们不能经常使用这种办法。因为日夜苦战不能持久,还会影响健康,长此下去,劳动效率不但不能提高,反而会降低。正确的办法应当是把劳动和休息有节奏地结合起来,做到有劳有逸,劳逸结合。劳逸结合可以使大家劳动得更好。因为,在紧张的劳动之后,得到必要的休息,就可以消除疲劳,恢复精力,保证健康;还可以利用休息时间,总结生产中的经验教训,学习研究新的生产方法,改进工具,提高技术,对生产是有很大好处的。
要做到劳逸结合,使大家休息得好,首先,应该遵照党中央的规定,在目前时期,城市和农村中,应当实行平时实际工作八小时,学习二小时的制度。农忙或者农村其他工作特别忙的时候,工作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一些。但是无论如何,必须保证每天睡眠八小时,吃饭、休息四小时,共十二小时,这个时间一定不可少。第二:要进行工具改革和改善劳动组织,只有改革工具和改善劳动组织,才能够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缩短工作时间,才能解决生产任务大劳动力不足的矛盾问题。第三:要改善劳动条件,注意安全。特别要照顾妇女生理上的特点。妇女在产前产后要有充分的休息,在月经期内有必要的休息,不做重活,不下冷水,不熬夜。
只要我们认真贯彻党中央决议的精神,保证了群众的必要休息,群众的干劲和智慧就能更充分地得到发挥,自然也就会更加促进生产的发展。
当然,在执行劳逸结合的原则时,也要防止有人以此为借口而片面地强调休息,不愿艰苦奋斗。目前,我们的生产任务还很艰巨,需要我们继续苦战,永远发扬冲天干劲,积极地创造性地完成我们所担负的任务。
办好公共食堂
公共食堂办得好坏,直接影响大家的生活和生产。办得好,大家吃饱、吃好,就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干劲冲天;办得不好,就会影响大家的情绪和健康,就会影响生产。事实也正是这样,湖北省应城县的公共食堂在整顿前后的两种不同情况,就很能说明问题。开始时,这个县的食堂办得不够好,因此,社员情绪不高,有的食堂曾因饭菜不足影响了社员的劳动生产。可是经过整顿以后,全县1,112个公共食堂,普遍推行了“一试”、“六化”、“六有”。“一试”是各级书记办试验食堂;“六化”是:饭菜多样化、蔬菜鱼肉自给化、炊具半机械化、用水自流化、卫生经常化、管理民主化;“六有”是:有饭厅、有桌椅板凳、有政治文化生活内容、有菜园、有酱园、有养猪场。结果食堂办得比较出色,社员都很满意,大家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吃得干净卫生,因此人人心情舒畅,个个干劲冲天,全县生产运动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秋收时,提前完成了抢收任务,冬播任务也及时完成,而且质量很好。
怎样才算办好公共食堂呢?
第一:要保证所有的社员吃得饱。
第二:要吃得好。饭菜要多样化。要使饭菜当中包含有生理上必须的含热量和营养成分。为此,就必须同营养学家和有经验的人商量。此外,在公共食堂里,可以附设小卖部,卖些菜、点心、烟酒和日用品。
第三:要吃得干净卫生。为此,就要经常保证食堂和炊事用具的清洁,用过的碗筷、匙子等要用开水消毒,有传染病的人要分开吃饭,或者允许他们把饭菜打回家去吃。
第四:根据“大集体、小自由”的原则,对特殊情况的人,要给以适当的照顾。
为了把公共食堂办好,公共食堂必须经营多种副业。要经营好菜园、豆腐房、酱园,要养猪羊,养鸡鸭、养鱼等。在管理方面要实行管理民主化。要定期公布账目,要经过社员讨论制定食堂公约,并充分运用大字报经常征求社员意见。还要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公共食堂一定要搞好社员的生活,但是决不能铺张浪费,我们社员在饮食上也要节约,决不允许有浪费的现象。
要办好托儿所和敬老院
办好托儿所和幼儿园,也是搞好生活的一项重要工作。因为这些组织办得好,做父母的就愿意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那里去,无牵无挂一心一意地搞好生产。当然,托儿所和幼儿园的好处不仅如此,办好托儿所和幼儿园还有其更深远的意义。因为在集体生活中,可以培养儿童的集体主义精神,办好这些组织也就是为祖国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托儿所和幼儿园怎样才算办好了呢?(1)要使孩子比在家里生活得好;(2)要使孩子比在家里教育得好;(3)要使孩子愿意在那里;(4)要使做父母的愿意把孩子放在那里。
为了办好托儿所和幼儿园,我们要做许多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1)要选择合格的妇女担任保育员,这些妇女要思想好,身体好,爱干净,爱儿童;(2)要举办训练班,培养合格的保育员和教师,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和业务知识,使他们认识做好保育工作的重要。懂得怎样才能照顾好教育好孩子;(3)家长们和所有的人对托儿所要关心、爱护和帮助。
在搞好生活方面,办好敬老院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因为有了敬老院,那些没有子女依靠的老年人(“五保户”),有一个较好的生活场所,使他们愉快地渡过自己的晚年。同时,办好敬老院,对于那些年纪虽然不老,但无子女的人,也是一个安慰,他们可以不必为自己的晚年生活发愁。
逐步改善居住条件
为了搞好生活,还必须逐步改善我们的居住条件。居住条件改善了,我们住得舒适、宽敞,干净卫生,心情就更加舒畅,生产上干劲也就越大。党中央在“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明确规定:“要逐步改造现有的旧式房屋,分期分批地建设新型的园林化的乡镇和村的居民点,包括住宅、公共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工厂、禾场、畜舍、商店、邮电所、仓库、学校、医院、俱乐部、电影院、体育场、浴室、厕所等。”同时为了发展民主团结的家庭生活,在住宅建筑方面,必须注意使房子适宜于每个家庭男女老幼的团聚。
现在有些地方,已经开始着手改造旧式房屋和修建新的居民点了。随着生产的发展,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地方进行这方面的工作,我们的居住条件,将要越来越改善。
大集体小自由
生活集体化确实有很多好处。但是,还有些人对生活集体化有不正确的认识。例如,有人认为生活集体化了就没有个人自由。这种看法不对。在我们的大集体里是有个人自由的。我们在处理集体和个人的关系上采取的是“大集体、小自由”的原则。这就是说,在不影响集体利益的前提下,是给个人留有机动的余地和自由选择的机会的。比如,在吃饭问题上,对老人、小孩、病人、孕产妇和哺乳的母亲,要给以必要和可能的照顾,并且允许某些社员在家里做饭吃。又如,在托儿所问题上,父母可以决定孩子是否要寄宿,并且可以随时把孩子领回,等等。由此可见,认为生活集体化了就没有个人自由,是没有根据的。也有的人以为,实行生活集体化就可以取消人们在需要和爱好上的差别,大家吃一样的饭,穿一样的衣服。这也是一种误解。其实,人们的需要和爱好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完全相同。实行生活集体化,并不是要使大家的生活单调起来,而是要使大家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多采。而且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人们的自由越来越大。当然,讲自由必须在大集体的前提下,决不能只顾个人的自由而妨害了集体。
在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时,有些人看到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某些残余(如自留地等)归公社集体所有了,就以为社员个人的生活资料,如房屋、衣被、家具等也要归公。这是一种误解。其实,需要集体化和归公的是生产资料,而不是生活资料。生活资料是归个人使用的。“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中规定得很清楚,社员个人所有的生活资料(包括房屋、衣被、家具等)和在银行、信用社的存款,在公社化以后,仍然归社员所有,而且永远归社员所有。社员还可以保留宅旁的零星树木、小农具、小工具、小家畜和家禽等;也可以在不妨碍参加集体劳动的条件下,继续经营一些家庭小副业。至于社员多余的房屋,公社在必要时可以征得社员同意借用,但是所有权仍归原主。
这里,我们还要讲一下关于家庭的问题。现在世界上有一大批蠢人,包括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内,拼命攻击我们的人民公社,说我们“破坏家庭”“消灭家庭”。其实,这是反动派一百多年来一直叫喊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里早已作了有力的驳斥。
家庭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密切联系着的,它必然随着社会制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我们社会里,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家长制和资本主义社会建筑在金钱的基础上面的家庭关系是要被消灭的。随着这些不合理的家庭关系的消灭,一种真正平等、和睦、美满、幸福的家庭已经或正在建立起来。
人民公社化以后,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公社举办了公共食堂、托儿所、幼儿园、敬老院等集体福利事业,这就使妇女能够从家庭的繁琐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投入各项生产建设岗位,取得经济上的独立。这样一来,丈夫和家长独揽经济大权,妻子不得不依赖丈夫,孩子不得不依赖父亲的那种家长制的家庭就起了变化。家里许多事情由大家商量着办。出现了许多敬老爱幼、团结友爱、和睦幸福的新家庭。可见人民公社化以后,不仅没有“破坏家庭”“消灭家庭”,而是使家庭生活过得更加美好。
同心协力把集体生活搞好
从上面讲的我们可以看出,搞好生活是很重要的,它不仅对发展生产有好处,而且对巩固人民公社也很重要。因此,我们大家一定要同心协力把集体生活搞好。现在,党正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是搞好集体生活的保证。党中央已经就这个问题作出了决议。各级党委也都指定了专人负责领导这一工作,很多基层组织的负责人亲自参加了组织安排集体生活的工作。
但是搞好集体生活不仅需要党的领导,需要公社的具体组织安排,而且也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大家都要关心公共食堂、托儿所、幼儿园等集体福利事业,要帮助在这些单位工作的同志把工作做好。有些人认为,搞好生活。搞好集体福利事业,仅仅是党的事,是专门做这些工作的同志的事,因此自己对这些事就不关心。这是不对的。没有大家的关心和帮助,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集体福利事业是办不好的,我们的集体生活也是搞不好的。
在集体福利事业单位中工作的同志,对于搞好大家的生活负有更大的责任。因此,这些同志更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充分认识搞好集体福利事业是为人民服务的一项崇高的工作;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和技术水平,苦钻苦学,实干苦干巧干,把工作做得越来越好,越来越使大家满意。
只要我们在党的领导下,大家同心协力,实干苦干巧干,我们的集体生活一定会越来越好,人民公社也会更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