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行同志的来信

1959-08-16鲁行

中国青年 1959年4期
关键词:困难同志领导

下面我们发表了读者鲁行的来信,信里提出了一个青年应该怎样认识困难,怎样克服困难的问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因为要做革命工作,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困难面前,采取什么态度?是前进,还是后退?这是决定一个人对革命事业贡献的大小、一个人进步的快慢的重要关键。党目前号召我们要继续鼓足干劲,实现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这必然会遇到许多困难,因此,也更要求青年人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困难。我们觉得公开来讨论鲁行提出的问题,对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困难、克服困难,从而在大跃进中取得更大的成就,是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的。同时,从另一方面讲,目前也确实有一些青年,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有畏难情绪,他们不论在工作上、学习上、生活上遇到一些困难时,都要叫苦连天,缺乏坚强的意志。这种情绪如不及时克服,会妨碍他们的前进。因此,鲁行同志的思想,不是个别人的问题,而是有一定代表性的。我们把他的思想问题拿出来讨论,将会帮助青年同志树立起迎着困难前进的坚强志气。我们希望广大青年就这些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并踊跃把自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体会写给我们。每篇稿子希望能集中谈一个问题,内容力求具体。来稿请在信封上注明“问题讨论”字样,并请自留底稿。

——编者

编辑同志:

我是一个革命干部,参加工作后,一直没有把工作做得很好;不是我主观上不努力,而是工作中困难重重,心有余而力不足。自从大跃进以来,我虽然在工作中也作了一些成绩,心情比较舒畅,然而,在新的形势下,有新的困难。最近,我又陷入困难的境地,而别人由于不了解我的具体情况,不但不谅解我,反而批评我,使我有苦说不出来。因此,我只好向你们诉诉我的衷曲,希望你们能帮助我。

为了把情况说清楚些,请允许我从参加工作时讲起。一九五三年我高中毕业后,被分配到省级机关工作,开始在办公室里管管文件,搞些具体事务工作,领导上交代什么,就干什么,下了班回家看看书或到街上逛逛,生活倒很正常,大家对我的评论也较好。可是不久,我就被调到地委工作,在那里我的任务重了,经常要对下面送来的报告提出初步意见,再送给领导上看;对下面提出的各种问题,大则方针政策,小则很多农业技术问题,也要和其他同志一起分着写复信;有时和领导同志一起出差,回来还得整理情况、写报告。这些带有指导性的工作对我来说是很吃力的,我一无实际工作经验,二无农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三无写作能力,四又不是党员,有些文件看不到,因此困难很多。而和我在一起工作的同志,不是文化程度比我高,就是参加工作早,工作经验比我多;同样的工作,他们做起来就充满信心,而我则顾虑重重,做起来也很吃力,到头来,虽然花了不少劲,工作做得并不好,对领导上帮助也不大,有时不免还要受些批评,这也使我感到自己不是这块料,不适于在领导机关里工作。但是工作又不能不搞呀,怎么办呢?我想,为了使领导上了解我的实际工作情况,并争取领导上对我多具体帮助,在接受工作任务时,我首先应该将已经有和一切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困难都提出来,这样既便于领导上和同志们多帮助我想些办法,出些主意,同时万一工作做不好,我也有言在先,早把困难说清楚了,领导上和同志们也不至于责怪我。而且我觉得一个人做工作应该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同时我也认为,这是对工作负责任的表现,也是我肯用思想的表现。我不愿做那些头脑简单、不大考虑问题的人一样,他们只要领导上一交代什么任务,就盲目地接受,他们没有在战术上重视困难。虽然有时他们干成功了,但有时也失败。我自己则愿“宁肯少些,但要好些”,多考虑一些困难,最后量力而行,这正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否则故意逞强,盲目冒险,打那些无把握的仗,这倒是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可是我的这些想法和做法,并没有得到同志们的谅解。在双反运动中,大家给我贴了很多大字报,说我是“右倾保守”“处处强调困难,害怕困难”,说我“一个工作开始就先设想一大堆困难,最后是向困难投降”,说我“精神状态不振”“没有共产主义风格”“对革命事业责任心不强,是个工作态度问题”等等,帽子扣了一大堆,一时我很想不通,情绪很激动。我想,我辛辛苦苦地工作,结果反受了这么一些批评,这简直是有意打击我。谁能否认,只要我们做工作,就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本来是客观的事实,你承认它也好,不承认它也好,困难总还是存在呀!只是有些人放在心里不说,而有些人说了出来,难道把客观困难反映出来就是“叫喊困难”,就是“精神状态不振”吗?何况,有些困难经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而有些却不是一下就能克服的。比如我各方面水平都很低,这就不是在一两天就能提高的,我自己也恨铁不成钢,比别人更着急,有些工作做不好,是受我水平限制,又怎么能说我工作责任心不强呢?因此对同志们的批评,还有不少疙瘩不能解。有时我也想,如果把我调到基层去工作,任务具体一些,困难会少一些,一定会干得更好一些。

去年秋天,为了适应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的要求,领导上决定抽调一批干部加强基层工作。我终于实现了多年的愿望,调我到公社里,负责一个生产大队的工作。我当然高兴极了。我决心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克服我的缺点,真正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坚强的革命战士。可是,到了公社以后,我遇到的困难反而更多了。我,一个从学校定向机关,长期生长在城市的青年,虽然最近几年对农村情况有些了解,但现在要求自己参加一个生产大队的领导工作,要独当一面,这就有意料不到的困难。这里每一项工作,往往都是和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生产大队有一千多户,五千多人,只要工作中稍有疏忽,或者处理不当,就会直接影响到五千多人的生活。比如,去年冬天,我们为了保证今年小麦丰产,把主要劳动力都投入到农业生产,对副业生产注意不够,结果影响了社员的更多的收入。工作要求自己必须正确掌握党的政策,不能偏废,可是我的政策思想水平一向很低,过去在机关工作时,重大方针、政策都有领导掌握,自己就是照着办,现在却要求自己独立作战,因而思想负担很重,就怕搞不好,犯大错误。农村工作也是群众工作,什么工作都要发动群众来做,上级领导布置的各种任务,光是自己明白了就去干,还不行,还得要让所有的干部和社员都明白,这就需要向群众进行许多动员说服工作,而我一向又不爱说话,不善于接近群众,现在天天要和群众在一起,要做群众的学生,又要做群众的先生,向群众作宣传动员工作,这又把我难住了。何况,这里的群众觉悟比较低,作起工作来加倍困难。我把困难向领导上反映,这里的领导又不如省里的水平高,只会鼓励我说:“青年人应该设法克服困难”,却不能具体帮助我。我有时听了很生气,很想顶一句:“你不信就自己试试看,别光叫我去克服困难?”在道理上,我也知道我们的困难是前进中困难,是可以克服的,但作起来却不像说着那么容易。有时领导上动动嘴,下面就跑断腿,此中辛苦只有身临其境的人才能知道。

目前,党委又向我们提出号召,要在春暖花开的时候,继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在工农业生产各方面,实现更大、更好、更全面的跃进。我听了这个号召,开始很兴奋,后来一坐下来想想摆在面前的各项任务,又很为难。因为要解决矛盾,克服困难,只能一个一个地来,不能百废俱兴,十个指头按跳蚤,结果一个也抓不住;而现在,又要并举,又要结合,又要有更大的跃进,这就增加了更多的困难。比如我们社里去年小麦平均亩产四百斤,今年计划翻一番,我认为已很不错了,但有些同志不满足,提出要达到亩产千斤,这不是冒险、蛮干吗?谁不知道,目前劳动力相当紧张,很多在去年大跃进中兴办的事业都占住了相当一部分劳力;而小麦丰产的第一关——肥料也不足,去年干部和社员已经千方百计,把所有的破草房、破土墙、土坑、土灶等都拆掉了来积肥,现在想再挖,也没有多少潜力了。我把这困难提出来,但上级又说潜力并没有挖完,应该想办法。应该有怎样的办法,上面也没有个具体指示,而我又实在想不出来。这对我来说,难道不是一个事实上存在着的、不可能一下子克服的困难吗?任务很多,工农业要并举,还要搞农、林、牧、副、渔,现有的劳动力既调拨不开,而上面又提出要劳逸结合,要关心群众的生活,要保证八小时的睡眠,这真是说着容易做起来难。我觉得,上级不大照顾干部的困难,有单纯使用的观点。

在遇到困难时,有时我也会用中外古今的英雄人物勉励自己,特别是中国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所表现的大无畏精神,更是我学习的榜样。但是,学习了精神,也难以解决具体问题;更何况,那时是有难共担,人多好办事。假使我在红军或志愿军里,也能够跟着大家一起,战胜当时的困难。而当前,只是我和少数干部一起工作,群众又不像士兵那样好指挥,因此,进行工作困难就比较大些。有时我甚至这样想:我们成年累月地苦干,而越干好像困难越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没有个尽头。这是否自找麻烦?可以不可以这样设想:多从长远着想,不求急功,不好近利,一切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这样一来,人们在精神上就会从容不迫,行动上并井有条,也许可以避免许多意外的甚至是人为的困难。而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人都可以过一个宁静的生活,好好读书,多讨论问题,进步也更快些。我觉得,在建设时期,和过去战争时期不同了,用不着天天那样紧张,惶惶然不可终日,可以叫大家过过恬适的生活。但是,今天又有谁肯听我这一套呢?因此我又想继续到学校里去学习,困难也许少一些,将来从大学毕了业再工作,一则自己的水平提高了,再则到那时候,工作的局面也会比现在好得多,不再像现在这样多的困难。可是,这样别人是不是又会说是逃避困难呢?

编辑同志,你们天天在宣传大跃进,在叫别人鼓足干劲,你们是否了解下面的实际困难?你们对我上面所说的情况和想法,有什么意见,望详细地告诉我。

江西读者鲁行

猜你喜欢

困难同志领导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OVER THE RAINBOW
严良堃同志逝世
选择困难症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