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产赠收和农业合作化

1957-08-16华恕

中国青年 1957年1期
关键词:增产增收合作化社员

华恕

1956年已经过去了。回想起这一年的年成,和在这一年里,广大农民为保证增产增收而进行的紧张艰苦的斗争,实在令人又兴奋、又感动。

以前,所谓保证增产增收,是说的既要使庄稼畏得好、产得多;又要能做到颗粒还家,别让它烂 在地里。

现在呢,增产增收又多了一层意义:既要保证合作社的产量增加,又要做到合作社社员的收入增多。

总起来说,无论哪一种解释,增产和增收,都是不可分割的。因为那使增了产,如果收成不增,等于白费劲;如果收入不增,也还是一场空喜欢。因此在去年合作化的高潮中,党和政府就及时地指出,要求各地合作社,不但要达到增产,而且要争取做到90%的社员增加收入。

那么,在基本上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后的1956年,究竟有没有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呢?

我们还记得,五六月间,正当麦收、插秧、种棉花的紧要关头,东部沿海地区,突然袭来一阵猛烈的台风,跟着又是倾盆大雨,波及到浙江、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江西、湖南、湖北、福建以及上海等十多个省市。不久,南方又出现了早灾,接连好几十天不下雨,塘干田裂;北方又发生了洪水,松花江曾一度超过有历史纪录以来的最高水位。保卫哈尔浜的惊险的情况,就跟1954年保卫武汉一样。

最后,根据全国范围内的调查统计,1956年的受灾面积和1954年不相上下。

应该记得,1954年的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了多么大的损失。据国家统计局的报告:粮食比上年仅仅增长了1.6%,而棉花却减产了9.3%。也就是说,粮食仅增加了五十多亿斤,而棉花竟减少了两百多万担。

不要以为这个损失太惊人,要是在反动统治的旧社会,如果碰上了那样大的灾害,又会怎样呢?据“中国救荒史”(邓云特著,商务1938年版)上的记载:

1920年,陕、豫、冀、鲁、晋五省大旱,灾民二千万,死五十余万人。

1930年,晋、陕、甘等十一省,水旱相袭,尤以陕、甘最重,灾民初食树皮,继卖儿女,终则裂●死尸,易食生人。是年南北灾民三千余万。至于在农业生产上的损失,就拿二十年前,即1934年的情况来看,那一年的灾情,还不如1954年严重。可是据当时的中央农业实验所的农情调查报告,主要农作物的产量较之常年产量,其减产的百分比如下:稻谷37%、高粱27%、玉米23%、小麦25%、棉花36%、大豆30%。

历史是最好的见证,那么,且看我们的1956年。

据最近开过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的预计:全国粮食作物和棉花、油料、糖料等经济作物,都比1955年(按:这是丰收年)增产,其中稻谷、小麦、薯类、杂粮和烤烟、茶叶的产量,都超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最后一年,即1957年的生产指标。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粮食增产达二百多亿斤,超过上年产量5.4%,其中细粮(稻谷和小麦)要占160亿斤;棉花增产达一百二十多万担,超过上年产量的4%。

再从各地区来看。

在北方,如辽宁。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2.33%,超过了1957年国家计划指标19.3%;棉花增长一倍多,也提前完成了五年计划的指标。

在南方,如广东。过去这里是所谓粮食作物的低产区,而1956年,纵然遭受了干旱,但还是一连出现了澄海、潮安、潮阳、揭阳和普宁五个千斤县。也就是说,这五个县的每亩平均年产量,都在一千斤以上。这个纪录,已经超过了十二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所规定的指标25%。

在中部地区,如湖北。过去这里有着出名的棉花低产区。而1956年,全省八百多万亩棉田,每亩平均产皮棉49.1斤,比上年增产45%以上,提前超额完成了五年计划指标32.7%。

在边远地区,如甘肃。往日是“年年闹旱,季季闹灾”,而今天,“家家庆丰收,户户粮满仓”。你看它全省粮食产量共达117亿斤,棉花产量共达35万担。这样,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任务,不但提前完成,而且粮食超额41.2%,棉花超额203.53%。增产又增收,在银川专区,平均每个农民可以分到1,291斤粮食。陶乐县的农民,不算副业收入,光粮食一项,每人平均就有1,330斤;在定西专区,每户农民都有半年以上的口粮储备,漳县五星农业生产合作社,每个社员的储备粮食,足够一年半的食用。也许你不知道,甘肃成为粮食、棉花和油料自给自足而有余的省份,这在历史上还是头一次。

上面这些数目字,你爱吗?这是一支雄伟的歌,

一首瑰丽的诗,它是那么坚定地指出了一个事实:今天,我们在大自然面前,已不是无能为力的了!

要分析构成这一巨大成就的原因,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然而千言万语一句话:如果不是由于实现了农业合作化,又是因为什么呢?

据说,对于上面这个结论,也还有人要保留意见。

为什么呢?

因为他自己或者他的家里所参加的那个合作社,去年秋 收以后,并没有达到90%的社员比上年增加收入,也没有比上年的生活过得好些。

是的,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虽然这并不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同时,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它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以下我们将作一些扼要的分析:

第一,在灾区,特别是在灾情较重,而生产救灾工作又没有及时搞好的地区,很难一下子就恢复过来,并做到比上年增产增收。又因为去年的受灾面积相当大,所以这一类地区的范围,也不算小。

第二,有些合作社,兴办了很多的基本建设或长期性的生产,比如挖塘、筑霸、打井,开渠、修马路以及植树、造林等等。在这些方面所投下的资金和劳力,是不可能在短期内收回的。但具体到每个社员的收入来说,比如他全年做了250个劳动日,其中有50个是干的上面那些活,200个则是当年就有了收成的。那么他所分到的每一个劳动日的报酬呢,就主要按这200个劳动日所做的活的收成,用250去除了。这样,也就相对地降低了他眼前的直接的收入。可是,应该提醒他们:暂时虽然收少了一点,将来还是有好处的。这决不能叫做减收,而意味着一利“积累”。而事实上,有些抗旱防涝的工程,当年就已经在生产上起了作用了。

第三,有些合作社,存建社、扩社的时候,添购了许多公共财产,如大型农具、运输工具和牲口;兴建了一些公用建筑:如办公室、托儿所、俱乐部以及运动场等等,因而支出了一笔相当大的资金,影响到整个的收入分配。这里面当然有的是开支得过早、过多,甚至还是一种铺张浪费;但有的则是必要的,也和上面所讲的情况一样,也应该认作是社员的一种收入。只是不分配给他个人,不能让他自由处理罢了。

第四,有些合作社,办的的太大了。好几百户甚至几千户,纵横数十里,地跨几个乡。而这些乡,有的条件好,底子厚,原来的产量比较高;有的则刚刚相反。并了社、一起分,条件好的地区的社员,就不免多少要吃点亏。关于这一类的问题,许多地区最近已经开始或准备开始加以适当的调整。

第五,对于像去年那样大规模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我们的许多干部,还是缺乏经验的。而由于经验的缺乏,难免不发生一些毛病。

①在修订生产计划的时候,把指标定得太高了。比如本来当地一亩地的产量不过两三百斤,可是去年猛然要求达到七八百斤乃至一千斤。指标高一点,固然可以刺激生产积极性。但太高,高到明知其办不到的时候,就会相反地影响生产积极性。不过这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社里就在计划之后,春耕之前,便按照这个纸上的“丰产”数字,推算出每个劳动日可值几元几角的报酬,并给它宣布出来,以“鼓舞”大家的情绪。结果呢,秋后算帐,产量虽则提高了一些,但却远远落在计划指标的后面,于是劳动日的报酬,也跟着“降低”了。这就招致了社员很大的不满,在思想上还造成了一种减收的错觉。

②正是在上述丰产指标和高额的劳动日报酬的影响下,大家都把力量集中到农业生产上来,而忽视了副业。我们知道,农村的副业生产,一般要占农家总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副业生产的停滞,必然影响到整个收入的降低。事实证明,有些合作社,粮食的确比往年打的多,可是实际牧入却比往年少,这就是所谓“增产不增收”。近来这种情况,已经扭转,但某些地区,又发生了偏重副业,而忽视冬季生产准备工作的现象,当然也是不对的。

③在迫切的丰产要求之下,到处都在找窍门、挖潜力,改进耕作技术,这也是造成去年全国增产的一项有力因素。但是,也不免发生了一些错误,比如在改进技术上,要求早播棉花,竟早到了把种子都给冻死;密植玉米,竟密到了上不见天,下不通风。终于造成减产。

对于这一类的问题,应该怎样认识呢?

我们知道,广大的农村工作干部,绝大多数出身于贫雇农,又经历过从解放战争、土地改革以来的各种革命斗争的经验。他们成年累月地在风里、雨里、泥里、水里,热忱地为群众办事,从而取得了群众的信任,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现在,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依靠群众的力量,迅速而又有秩序地带动起几亿农民,建立起几十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并且就在这基本上合作化的头一年,碰到了那么严重的自然灾害。但最后还是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巩固了合作社的组织。二百多亿斤粮食,一百多万担棉花,就是最具体的成绩,最巨大的功劳。

不错,由于他们缺乏经验,也曾造成某些不应有的损失。如果他们的经验多一些,那么增产增收的数量一定会更大一些。可是,经验从那里来?从实践中得来。那么,去年某些地区减产减收的实践的教训,难道不正是今年增产增收的实践的经验吗?且冷静地想一想:在去年轰轰烈烈的合作化高潮中,我们的农村干部同志们,青年生产队员们,真不知道获得了比往年多多少倍的经验和教训。“吃一堑长一智”,这些经验教训,虽然不能列在会计帐上,但也应该把它当作一种“收入”来看,这项“收入”,将成为促进今年增产增收的主要因素。因此,对于已经到来的1957年的农业生产的发展,我们具有更大的信心和勇气。

猜你喜欢

增产增收合作化社员
胡耀邦:让社员们多搞点“小自由”
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合作化时期农村劳动管理研究的三个维度
流翔高钙成为增产增收“金钥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全新机理,5G高效增产——“意得昂”助小麦增产增收
“数字+智慧”开启农业增产增收新时代
喷硼对单胚采种甜菜增产增收的影响
In situ synthesis ofhydrophobic magnesium hydroxide nanoparticles in a novelimpinging stream-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
九三学社社员绘画作品选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