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整编的意义
1957-08-16张策
张策
一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将在今年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将在明年开始。这是关系全国人民长远幸福的大事。为了胜利地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并为第二个五年计划作好准备,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提出了增产节约的号召,并决定在增产节约运动中,认真执行精简上层,加强下层的方针,合理调整现有机构和人员,无论是行政单位、企业单位和事业单位的管理机构,都应当进行精简。这次全面地整编工作是在去年全国上下机构编制大膨胀的情况下进行的。因此,对于机构和人员的调整、处理,就带有更为复杂和困难的特点。所以这次整编就需要有正确的政策和深刻的思想教育,并作出人员的调整规划,以作到人员的合理使用和妥善安置。
二
根据中央的方针,整编绝不是单纯地为了精简一些人员的问题,而是一个有重大积极意义的组织工作和思想工作。总起来说,整编有以下几点意义。第一,整编是改进各级国家机关的工作,克服官僚主义和文牍主义,提高行政效率,节约管理费用的必要措施。并可以结合行政体制的改进,使机构编制定向合理化。第二,整编可以调整干部,加强基层组织和生产单位。因为基层单位是构成我国社会和国家的基础,所有的群众都生活在这些基层罩位中,我们所有的思想、政治、文化、经济工作,都应该以这些基层单位为基础。基层单位的工作做好了,一切工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基层工作做不好,一切工作就不能做好,社会秩序就不容易安宁。因此,所有党、政、群众团体和经济机关,都应该切实加强基层单位的工作,都应该派强的干部到基层单位中去工作,而不应该把强的干部从基层中抽走,削弱基层工作。但是几年来的情况,恰恰和这种要求相反,大量有经验有能力的干部,总是不断地层层上调,特别是集中在省市以上领导机关;许多青年学生从学校毕业以后,也大多数调往上级行政领导机关。这种做法,一方面使领导机关机构庞大臃肿,人浮于事;一方面因为基层组织得不到加强影响党和政府的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这种情况在整编中必须加以改进。第三,把许多有文化水平和科学知识的青年调往基层单位工作,不仅精简了上层机关,加强了基层单位的工作,而且会给予这些缺乏工作经验的青年同志以培养和锻炼的机会。这对于一个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青年同志来说是迫切需要的。第四,还应当承认目前各级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中,有的人员所学非所用,有的人员长期工作不称职;有的人员因病或年老体弱长期不能工作,但还担任着职务。这些问题都应当在整编中加以调整解决。有农村工作经验而文化水平较低在高级机关工作有困难的,如果回到农村就能胜任愉快;熟悉工厂、矿山工作的,应当到工厂、矿山去工作;有专门技能的干部应当调到可以继续钻研自己技术的工作岗位,以发挥他们的专长;长期有病的就应当在国家安置的条件下离职安心休养;年老体弱的就应当按照规定退休养老,这是新社会中老年人应享的权利;有些有劳动能力并有生活出路,又不为机关所必需的人员,应当退职参加生产。这样的调整安置就能使人尽其才,各得其所。工作的都能做到胜任愉快,退职退休的都能做到生活上有依靠有着落,这种做法对国家和个人都是有好处的。
三
正因为整编有上述重大意义,因而一般机关干部都抱很大的热情,毫无顾虑地积极地去参加整编工作,勇敢地揭发机关工作中的官僚主义、文牍主义以及机构臃肿、人浮于事等不合理现象,并提出今后改进机构编制的意见。特别是青年同志在整编中表现了朝气蓬勃的精神,大多表示愿意服从组织的分配,希望调他们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但是,也还有些同志因为不了解整编的
意义,而产生了一些误解和各种顾虑。有的错误地认为被精简和下放的干部都是不好的干部,怕自己被精简;有的从个人出发,提出这样那样的条件,要求把他调到某个地区某种工作岗位上去工作;有的同志认为基层单位工作和学习条件一般较差,不如上级机关的工作、学习条件好,不愿意到基层去;还有的是贪图生活享受,不愿意离开城市到基层和边疆去。甚至有的同志说:“只有傻子才愿意到基层去”,“服从组织分配下放是个人利益的一种牺牲”。因为这些错误思想的支配,使得有些人在工作调动时,不能很好地服从组织的分配。这样给整编中的人员调整和处理人员带来了困难。这些都应当经过思想教育工作加以克服。
四
如上所述,在整编中必然有许多人需要到基层单位去工作,有许多人需要进行工作岗位的调整,使他们担任更适当的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根本就不存在“下放的干部都是不好的干部”的说法,更不存在“下放的干部面子不光彩”的问题。这些顾虑都是没有必要的。既然是加强基层,当然要抽调一些有经验、有能力和能够加强基层的干部下放。事实上已有不少的省市下放了干部,都受到基层组织的欢迎,他们工作得很愉快,使基层组织的工作很快有了显著的进步和提高。
特别是青年同志应该觉悟到自己有到群众中锻炼的必要,不要怕到基层组织中去工作,因为到基层组织去锻炼提高自己,正是一个青年干部成长所必须经过的道路。多少事实证明,要成为一个好的领导干部,单纯只有书本知识是非常不够的,同时必须要有基层工作的经验,必须熟悉人民的生活,必须有丰富的社会知识,还必须将已有的书本知识与现实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结合起来。毛主席说过:“一切比较完全的知识,都是由两个阶段构成的:第一阶段是感性知识,第二阶段是理性知识,理性知识是感性知识的高级发展阶段。”青年干部过去一直是在学校里读书,毕业以后又只在高级领导机关工作,还没有接触过群众斗争,还没有机会把自己所学的东西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只有理性知识没有感性知识或感性知识很少,在工作中往往是容易犯错误的。毛主席教导说:“有什么办法使这种仅有书本知识的人,变为名符其实的知识分子呢?唯一的办法就是使他们参加到实际工作中去,变为实际工作者,使从事理论工作的人去研究重要的实际问题。”又指出:“有书本知识的人向实际方面发展,然后才可以不停留在书本上,才可以不犯教条主义的错误。”由此可见,到实际工作中去锻炼和提高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青年干部应当欢迎到基层单位中去工作。这是一方面。另外有些青年同志过分贪图眼前的享受,惧怕基层单位生活艰苦,这是一种错误的思想倾向,今天建设工作中的所谓艰苦都不能与过去长期革命历史中的艰苦相处拟。过去的革命斗争中,不但谈不到物质上的享受,而且在敌人疯狂的进攻下,为了斗争的胜利战争从南方打到北方,又从北方打到南方。在白色恐怖下坚持秘密工作的同志经常在被捕、坐牢、拷打和杀头的危险下坚持工作。多少同志为了革命的需要,而长期过着艰苦的生活;多少同志为了革命而贡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正是由于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这种艰苦的奋斗,才终于克服了无数的严重困难,而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但是,我国是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还不能因为革命的胜利就能使我国人民过幸福的生活。要使我国人民能够过幸福美满的生活,还必须进行艰苦的建设工作,把我国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正如毛主席教导我们:“过去的工作只不过是万里长征走了第一步”,还有许多艰巨的工作,正等待我们去完成。为了我国人民的长远幸福,我们就不应该迷恋个人的生活享受,而应该继承我国革命的优良传统,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有觉悟的青年都应当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积极战士,为人民的长远幸福,为我们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而奋斗。因此,青年同志在整编中应该服从组织的分配,到实际工作和艰苦的环境中去缎炼自己,把自己培养成为更坚强更全面的建设人才。
在整编中,还有些同志不适当地强调个人的兴趣,给干部调整工作增加了困难。当然,对于确实分配不当,学非所用,不能发挥其专长的干部,应当给予适当的调整;有的干部确实因为有某些特殊困难,在工作地区和工作性质上需要照顾的,在可能的条件下,也应当给予照顾。但是,过分地强调个人的兴趣忽视国家的需要则是不对的。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任何一种劳动都是光荣的,任何一种工作都是国家需要的,无论在哪个工作岗位上,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和智慧,只要自己努力都可以为人民作出有益的事情,都会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因此,并不存在某种工作有前途,某种工作没有前途,某种工作地位高,某种工作地位低的差别。我国的建设事业现在还只是开始,无论干部的情况和国家的需要都还不能够按照各人的爱好去自由选择职业。有的人希望做某项工作,可是这项工作已经不需要人了;有的人不愿意做某项工作,可是这个工作还需要很多人。这就要求统一地调配干部,组织人力,以适应国家建设事业的需要。因此,不应该过分地强调个人的爱好和兴趣,应该首先服从国家的统一分配和调动。同时,爱好和兴趣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对任何一种工作,只要下决心钻研,熟习和掌握了工作情况,开始没有兴趣的工作,以后也会发生兴趣的。
1957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