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对十二位教师意见的看法

1956-08-16曹克文

中国青年 1956年16期
关键词:威信同志错误

编辑同志:

在廖萃川等同志对“有这样一位班主任”一文的意见中,牵涉到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我不很同意他们的看法,准备谈谈自己的看法。

1.关于“这位班主任”所犯错误的性质,就文章揭发的事实来看,不仅是作风粗糙,方法生硬的问题。从“教育”的后果来看,会把学生变成了“呆头呆脑,缺乏独立创造能力,自卑感严重”的人,是违背教育原则的(廖萃川等同志指出了这点)。而从思想上检查,就是对教育任务(即培养青年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够明确;封建式的教育思想在头脑中作祟。

所以说,“这位班主任”的错误,是原则性的错误;而不是方法的错误。

2.廖萃川等同志认为不应该在学生面前,公开批评教师;“中国青年”不应该登批评教师的文章。

教师必须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学生不能随意批评教师——这的确是教育原则中重要的一条;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应该充分地注意这点。但不应由此得出结论,对教师的任何性质的错误,都不能进行公开的批评;而学生必须无原则地崇敬教师。

我认为“中国青年”抓住原则性的问题,加以揭发和批判,我们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都可以从这里吸取经验:认真学习党的政策和教育理论;通过业务的实践,继续改造我们的思想。如果我们冷静地想想,“有这样一位班主任”一文,会给我们不少的教益。因此,我认为“中国青年”发表这篇文章是应该的,意图是善良的(请注意“中国青年”不只是给学生看的)。

这样,会不会降低教师的威信,影响到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呢?怎样才算是有威信的教师呢?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崇敬与热爱一位教师,首先由于教师能正确地傅授科学的知识,热诚地帮助学生;而不是由于他的教师是毫无缺点的“完人”。如果我们教师能够从这次的揭发和讨论中,认真地对待自己队伍中的缺点,热诚地追求真理,从而改进和提高了工作,那只会推动我们的教育工作(包括班主任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师的威信;而不会产生相反的作用。

至于“这位班主任”,由于他的教育思想及一些作法的错误,已经引起学生的不满。不管揭发与否,在学生中的威信是不会很高的。我们热诚地希望他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继续勤恳地工作,一定会重新获得学生的信任。

3.廖萃川等同志谈到:“青年学生们还没有全面的辨别是非的能力……看了这篇文章,就会对班主任的工作产生许多怀疑。”——这是可能的,但也不是绝对的。

由于青年学生全面辨别是非的能力不够,对问题也往往会看的片面。因此,当我们引导学生进行综合和判断时,就要考虑到“量力性”的原则,逐渐提高他们的辨别能力。

但是经过伟大的革命斗争和数次社会改革的中国学生,并不是完全没有辨别能力,也不是对一切问题都作片面的理解。大多数的学生,不会由于刊物上批评了一位工作中有错误的教师,而对所有的教师都产生怀疑。如果我们能够利用“有这样一位班主任”一文所指出的事实,正面地教育学生,让他们认识:为什么那样的作法是错误的;学生应该怎样对待有缺点的教师,不正是提高了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吗?

当然,我不是提倡学生对教师的任何缺点,都来检举;也不是主张通过批评教师来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但是我们不能由于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差,容易产生误解而极力隐讳教师本身以及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些缺点。相反地,应该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辨别能力,引导他们全面的认识我们的社会,积极地干预生活。这样,学生的知识领域就会不断扩大,辨别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最后,我认为廖萃川等同志考虑到教育工作的特点,估计到目前教育工作(特别是班主任工作)中的困难,从实际出发,提出意见是很好的。但他们对一些教育原则的理解,有些空洞,对“有这样一位班主任”一文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对“中国青年”编辑部的批评,就显得有些武断。“中国青年”能够围绕党的各项重大措施,针对青年的思想情况组织一系列的文章,对于我们教师本人的提高以及教育学生的工作上,都有过很大的帮助。但是针对教师的具体问题,热情鼓励的文章,还是太少(廖萃川等同志关于这方面的意见是正确的)。希望“中国青年”今后多多介绍人民教师的精神面貌;组织教师写作一些有关教育的见解和体会;发动他们干预社会生活——这对活跃教师的政治生活和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从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北京第二中学教师曹克文

猜你喜欢

威信同志错误
关于“人的威信”
在错误中成长
同志
『大元帅』与『小同志』
威信要靠腰杆硬,而不是“腰包鼓”——葛村与他们的的主心骨
OVER THE RAINBOW
严良堃同志逝世
不犯同样错误
《错误》:怎一个“美”字了得
四川宜宾至威信高速有望年底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