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都来珍惜时间
1956-08-16放群
放群
(一)
在向科学、技术和文化进军声中,机关青年和工矿企业的技职人员感到的困难之一,就是缺乏必要的业余时间。没有时间,就不能学习,不能学习,就谈不到什么向科学技术和文化进军,这是很显然的道理。因此,珍惜时间,想各种办法挤出时间以便学习,就成为当前一项迫切任务。
从道理上讲,谁都知道时间是最宝贵的。小学生做作文也知道引用古话: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现在,我国要以最快的速度,建设社会主义,时间对於我们来说,当然就更可宝贵了。
但是,在实际上,却有不少人很不爱惜自已的以及别人的时间。他们因为多浪费了几个钱,或许要难受半天,但是对於浪费比钱还宝贵的光阴,却不大在乎。把大好时光随便浪费了,那里又能找到学习的时间。
(二)
要保证青年有业余的学习时间,首先,机关和工矿企业里的党政工团,应当采取有力的措施,大力精简会议,把青年们从无边无际的“会海中解放出来。有些会是应当开的,就要开得好,事先有准备,开会有中心,准时开始,及时结束,不要拖泥带水,不解决问题。有些会议不应当开的,就坚决不开,不要养成一种开会癖,三天不开会就心里发痒。有些会议内容是重复的,就应当使人们尽量少参加重复的会议。有一个青年反映,他曾在五个不同的会议上,听到传达同一个内容的报告;另一个青年反映,他曾在党的小组会上,团的支委会上和工会小组会上讨论同一个问题。这些现象,并不是个别的,但是难道都是不可以避免的吗?
应该统一地安排各种会议时间。我们赞成有些机关的做法,把党、团和工会的活动做统一的安排,固定开会日期,规定每星期开会不超过一个晚上。这样就能够腾出很多时间,使青年们可以学习。
我们也希望参加会议的人,都自觉地遵守时间,准时到会。少数人迟到,就会浪费了别人的时间。也希望在会议上发言的同志,尽量把话说的短些再短些,不要滔滔不绝,废话连篇;也不要一再重复,使人生厌。如果能这样做,实在是功德无量,大家得益。
除了改进会议以外,还要解决积极分子兼职过多的问题。应该广泛地使用积极分子,不要把各种工作都堆在少数积极分子身上。要培养各方面的积极分子,搞生产有生产的积极分子,搞文娱活动有文娱活动的积极分子,搞学习有学习的积极分子;如果想使少数青年集积极之大成,成为“全面模范”,那必然使积极分子垮台,谁也“模范不起”。
要保证大家的业余学习时间,还可以考虑采取其他的措施,例如改进工作制度,克服工作忙乱等等。对於有些岗位的工作人员工作时间过长,应该设法予以合理的调整。
(三)
节约时间,从领导方面着手想办法,只是一个方面,青年们自己,应该作更多的努力。
青年们应当有效地利用业余时间。不要搞过多的文娱活动,有的同志在一个星期内看两次电影,跳一次舞,就把一周的业余时间,花去了一半。如果礼拜天早上再睡上一个懒觉,又爱和朋友天南地北地高谈阔论,一扯就是几个钟头,这样,浪费的时间就很吓人。
也有的同志没能把业余时间利用得最经济,是由於他学习不专心,他往往在工作时着急学习,在学习时又惦记着工作或其他事情,这样就必然学习效率低,不能扩大时间的有效利用率。
诗人马儿夏克曾做过一首关於时间的诗,很值得我们读读。
“我们知道:时间有虚实短长,
全看人们赋与它的内容怎样。
它有时停滞不前,
有时空自流逝!
多少小时,多少日子,
光阴都是虚度。
纵然我们每天的时间
完全一样,
但是当你把他放在天秤上,
就会发现:
有些钟头异常短促,
有些分秒竟然很长。”
青年同志们还应当充分利用零碎的时间,聚沙成塔,集腋成裘,把一天的零碎时间合起来,可以凑成好几个钟头。因此,不要早晨贪睡,应该准时起床,不要一觉醒来之后还要躺上半个钟头,胡思乱想。中国有一个老教育家曾说,他从少年就养成一个习惯:每天早晨一醒,立刻跳到地上,赶快穿衣服。这样就能够有时间锻炼身体多多学习。我们在饭前饭后,会前会后,也都有些时间可以利用。不耍像冈察洛夫小说里的主人公奥勃浴莫夫那样闲散。他说:“离开吃午饭的时间只有两个钟头了,难道还能做什么事情吗?”我们应该珍惜每一分钟,不浪费任何微小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青年同志是会利用零碎时间的,有一个青年在口袋里放着俄文单字卡片,他每天当等电车或在车上时,都拿出卡片念单字,这样,只是一年时间,他就学会了两千多个单字。还有一个同志,他去参加会议时,总是带着一本书,利用会前一段时间,埋头学习,即使会开迟了,他也不着急,反正她有书可读(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赞成开会不准时)。我们如能经常把零碎时间充分加以利用,几十年如一日,那么,一定会有很大的收获。达尔文能够有丰富的学问,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像他所说的:“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一小段时间。”(注)
要节约时间,还应当使生活有规律,工作有计划,不要乱七八糟,东抓西扒,这样就会使时间在忙乱中跑掉。
(四)
节约时间,一方面是个技术性的工作,要求人们精打细算,采取各种具体措施,制定各种制度;另一方面,它又不止于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需要人们有毅力,有远见,有抱负,这样才能真正想办法来珍惜时间,并坚持到底。应该认识,对于我们青年,什么是最主要的,既不是名誉地位,又不是物质享受,而是为了学习建设社会主义的本领。我们决不能“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而要发奋学习,把自己培养成建设祖国的优秀人材。只有当人们有了伟大的目的,才能产生伟大的毅力。
有的同志也许看过“茹尔宾一家”这本小说,其中有一段是工程师安栋把他在学院里学习的情形讲给伊万·斯捷泮诺维奇听。他说:
“从早晨九点到晚上十点我去听讲和蹲图书馆。一天十三小时,除去一小时吃饭,还剩十二小时。赵样,包括做毕业论文在内,一共是六年。现在乘
一下看……十二乘三百六十五天——一年的日数,再乘上六年,是两万六千多个学习小时。实际上,要少些:夏天——七八月里——我稍微松闲一些。就算个整数吧,算它两万五千个小时。有这些时间可以做出点事情来吗?可以的,伊万·斯捷泮诺维奇。可以搬走一座山呢。”
“这得有惊人的毅力。青年人又想去看看电影,又想参加晚会,又想看看戏,还超跟姑娘们谈谈心。记得,我当年一天读五小时的书——就是顶点了!这真得有天大的毅力呀 。”
…………
“对呵,”伊万·斯捷泮诺维奇沉思地说:“我们的目的又是那么远大,不容我们摇摇摆摆地往前走呵。有时真想撒开腿奔向前去。”
青年同志们,像安栋这样利用时间的具体方法我们或者不一定机械地模做,但是,他那种为祖国而学习的坚强毅力不是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重要的吗?让我们很快地做出学习规划,充分珍惜时间,坚持不懈地问科学、技术和文化进军吧!
(注)文中引用的马儿夏克的诗,奥勃洛夫利连尔文的话,出自“中国青年”1955年第一期“大学生在学校里应当怎样学习”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