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怎样看待表扬先进班级的制度
1956-08-16张定
张定
最近一个时期,有不少同志对于学校中推行表扬奖励先进班(又叫做先进集体)的制度发表过许多意见。我感觉到这个问题的讨论,如果仅从这个制度的本身去寻求理论的根据,或者仅从搜集到的许多学校中发生的问题的突出例子来给它做个鉴定,都不容易得出比较客观的、实事求是的结论。本文想把这个制度和学校中的政治思想工作,特别是青年团的工作联系起来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
一、学校教育的发展,要求青年团改进政治思想工作
最近几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事业的发展,随着党和学校行政对学生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领导的加强,特别是毛主席向青年们提出了“三好”的号召以后,我们青年团的思想教育工作逐渐改变过去结合社会民主改革运动进行短期突击的作法,开始注意结合青年特点来进行了,开始注意努力做的深入细致一些了。这就要求青年团建立经常的班的支部工作,把工作做到班级中去,而不能因袭过去只是自上而下地、一般地布置号召的方法来进行工作。同时,在实行教学改革以后,专业的划分较细,各个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的情况、问题也不尽相同,而学生的人数大量增加,班级增多,有的学校多到一、二百个班级(支部),少数几个团的专职干部很难全面照顾到每一个班级支部的工作。这都说明,我们学校中的政治思想工作必须适应经常的教学工作和学校生活的特点,加强班级支部的独立工作和开展独立活动,发挥班级支部的作用。
这就是说,学校工作的发展:向我们学校中青年团的工作提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怎样加强班级支部的独立工作和独立活动。
由于许多学校的团委开始注意了加强对班级支部工作的领导,各个学校都涌现出或多或少的,比较突出的优秀班级集体。例如清华大学的土木系测量专修科二年级第二班就是一个典型。这个班的同学做到了热爱专业,顽强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关心政治,积极参加各项社会活动;坚持体育锻炼,增进了身体健康;团结友爱,充分开展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同学们把自己的班称做“先进的集体”。1954年3月,由于团委的建议,清华大学学校行政表扬奖励了这一个班,授予了他们“先进集体”的称号。同年5月,北京大学也由团委建议行政表扬了该校化学系第六班、日本语科二年级为“模范班”。
在表扬奖励和宣传先进班级以后,许多学生都有使自己的班成为先进班的要求,在群众中的影响较大。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在表扬了这几个班级以后不久,学校行政部制订了评奖先进班级的条例办法。同年暑假以后,各地许多学校便仿照两校的办法颁布了评奖先进班级的条例。到1955年8月,全国已有四十几所高等学校建立了这种评奖制度。
二、表扬奖励先进班的制度起了一些什么积极作用
这个评奖制度对于推进政治思想工作,确实起了一些积极作用。评奖先进班,作为一种工作方式,对于加强学生的学习纪律,鼓励青年的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和团结互助精神,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面都是起了很好的作用的。而最主要的有以下两点:
第一,表扬奖励先进班是以班级为单位,每个班级的团支部要使自己的班级成为先进班就必须根据自己班级的具体情况,结合本班同学学习、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来进行工作;而且,表扬了先进班,就为全校各班提供了先进的榜样。团委会和团支部都明确了要加强班级工作,要结合班级中实际存在的问题,逐步地改进班级的工作。这样,就可以发挥班级和团支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改变自上而下层层布置的办法;从实际情况出发来组织活动,进行工作,改变消极依赖的情况,有力地推动班级工作。
第二,表扬先进班级是学校行政的奖励制度,它可以激发广大学生努力做到“三好”的热情。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它不仅可以推动团员,也推动了全体
学生共同进步,充分发挥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共同为国家所要求的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材所必备的各种条件而奋斗,大家都十分关心集体,关心班上的工作。青年团的支部便可以在群众的这种积极热情和集体关心的基础上,发挥核心作用,主动地进行工作。
三、表扬奖励先进班的制度有些什么消极因素
表扬奖励先进班级所带来的问题,主要也是两个方面。
第一,由于目前的评奖办法,大体都是首先由学校行政颁布奖励先进班级的条例,校、院长向全体学生作动员报告,号召各班努力争取,然后集中地进行宣傅,各班订出争取的计划。到评选时,先由班级向系里提出本班各方面总结的材料,系评选小组加以评比,征求群众意见,最后由校评委会评定,给奖。这样一系列的作法,自然就在群众中造成了争取先进班称号的起动。
目前大多数学校虽然在条例上已经没有像过去那样硬性规定对学习成绩的具体要求,但学习成绩的好坏,仍然是被作为评选的首要条件。在实际评选的时候,学习成绩仍然是一条最具体和最便于评比的重要标准。例如北京大学1955年评选时,即要求优良成绩达到79%以上的班,才能被评为“先进集体”。有的班虽然其他方面都够标准,但因优良成绩未达到79%就没有评上。这样,必然使得各班的学生和积极分子都非常注意和重视全班总的平均分数。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学生们提出了一些不适当的要求,在学生中流行一些不正确的口号,并且采取了一些违反学习规律的措施和办法。例如有的提出要求全班考试成绩达到4.7分;“不让一个人掉队”、“消灭3分”等口号。这样,对学习成绩差一些的学生当然也是一种推动和督促,但同时也有一种无形的压力,使他们增加思想负担,甚至使他们感到自己是全班前进的“绊脚石”,产生了自卑心理和消极情绪。更重要的,这样做,很自然地引导学生过份注意去追求成绩和分数,反而易于忽略踏实顽强地钻研,牢固地掌握知识。
另一方面,许多班级为了争取优良成绩,过分地强调学习上的互助,例如要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把成绩不好的学生包下来。特别是在临考试之前,常常要采用一些临时突击的办法。企图提高全班同学的考试成绩。有些成绩优秀的同学,在考试前为了要帮助别人,他自己感到疑难的问题,反而没有时间去深入复习。这样过分强调学习互助的结果,使一些学习差的同学既感到负担与压力,又产生某种依赖心理,同时又影响了某些优秀同学学习的质量。
大规模地在学习上搞规划订指标,的确不是评定先进班的制度带来的副产物。因为过去两年就已经推行了评奖先进班的制度,而大规模的订学习指标,是在今年才有的,这是由于同学们在社会主义革命高潮的影响下,把工厂农村制定生产指标的办法搬到学习中来了。订学习上的指标在没有评奖先进班的学校中也都普遍地发生过。因此,如果把目前学校中的一切不合理现象,都归罪于评奖先进班的制度,那是很不公平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不承认由于评奖先进班的条例,对于一个班的各方面都要求得相当具体,这条例的本身也就带有指标的性质,它对于目前学校中的“紧张局势”也是起了一种火上加油的作用的。
第二,评选先进班的制度,也容易助长学生中事事强求一律、平均要求的偏向和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中的简单化和形式主义倾向;对于限制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的合理发展,也同样起了助长作用。
目前,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不能充分发展和生活刻板、单调的现象是全国学校普遍存在的,不仅表扬过先进班的学校有,其他学校也同样有。这个问题的产生是和整个教育思想有关的,譬如,我们对集体和个人爱好之间的关系不够明确,对学习、生活方面的一致性、共同性强调得过多,是当前我们整个教育工作中的一个严重缺点。这个缺点自然也反映在评奖先进班的工作中,但是,评奖先进班,同时又反过来更加助长了这个缺点。
高等学校学生来源不同,学习和身体的基础和条件不同,年龄的差别也较大,每个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功源,对体育运动和社会活动的兴趣和爱好也很不同,情况是相当复杂的。但评奖先进班制度,刺激班上同学争取先进,而且是集体先进,这就容易在实际上造成忽视学生的这种区别性和个性,而一般化地从各方面来要求学生平均发展。如在学习上为了全班成绩都要达到一个相当高的标准,就会要求大家门门课都要争取4分或5分;为了表现出全班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课外活动就要求大家都来积极参加每一项活动。从表面上来看,并没有什么强迫命令,但实际上却有一种舆论的压力在强迫命令。例如体育锻炼,形式上并没有强制,但为了争取荣誉,为了不“妨碍”集体,有些同学在锻炼中有不顾身体条件的拚命现象。文化活动强求一律的现象也很普遍,例如有的学校搞诗歌朗诵比赛,为争取自己班级比赛优胜,每次课外活动都是朗诵诗。有的同学不满意,没兴趣也不敢提意见,为的是“响应号召”,表现出集体主义精神,所以宁肯每次带小说去看。因此,从形式上来看,工作容易作了,而且还做得很热闹,只要打起争取先进班的旗帜,群众都来了。但实际上群众当中的许多思想问题,并未得到很好解决。并且带来了
不利于同学们个性发展的后果。
四、今后怎么办
学校中评奖先进班的制度,是一种政治工作的方式,也是运用表扬奖励的方法和先进带动一般的原则,企图适应学校的经常情况的一种方法。对于这个制度究竟应该推广还是取消,还是保留,还是加以改进,都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完成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教育方针和政治工作的任务。
当评奖先进班制度的积极作用较为明显,而缺点暴露得还少的时候,有些同志便过分夸大了它的作用,例如说这是为团的工作找到了出路,说这是团的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认为这一下子算是抓住了政治工作中的“牛鼻子”,一天到晚忙于搞条例、号召、评比,而放弃了其他的工作,这样,就容易忽视经常的政治思想工作。当它的消极作用较为明显,特别是在检查出了整个学校教育中的许多偏向之后,有些同志又把学校中的许多缺点和问题都归之于这个制度,不从学校工作的全面情况去作客观冷静的分析。例如说:这是教育思想上许多违反教育原则的思想的集中表现形式,说学校中的过分集体,强求一律,平均发展,妨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挥等等都是由于评奖先进班而来。这是又把这个制度变成了“替罪的羊”了。
我觉得,以上两种看法,都有偏颇之处,对于我们的工作都不可能带来什么好处。今天的问题是如何吸取经验和教训,以便有利于今后的工作。
一个班级的好坏,根本的问题是决定于学校教师的教学和经常的政治思想工作。评奖先进班制度主要的好处是能够激发群众向上的积极性和集体荣誉感,对于班级的支部工作是一个有力的推动。另一方面,制订评奖先进班的条例,号召动员群众争取和进行群众评比的这一套做法又带来了前面所谈到的难于克服的缺点。因此,我认为,目前这种评奖制度应该设法停止推行。但是,评奖先进班的制度在群众中已有一定的影响;同时对同学们力求上进的积极性,还应当积极加以引导,如果骤然停止,容易引起群众的思想混乱,而且还会打击了群众的积极性。因此,在步骤上应采取逐步收缩的方针;同时,这个评奖制度,本身既然是一种工作方法,就不一定是一个什么了不起的原则问题。如果有个别学校,从它自己的实践过程中确是感到利多弊少,还要希望继续试行,力求改进,我觉得,既然大家都还缺乏经验和办法,也还应该容许别人摸索和试验。同时对于推行评奖先进班的过程中群众所创造的某些良好的政治工作经验,还应加以总结,不要全盘加以否定。
那末,今后应当如何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呢!或者说,我们应该从这里吸取一些什么经验和教训呢?
第一,先进优秀的班级仍然应该表扬奖励。评奖先进班的制度之所以对形成优良的班级集体的工作有所推动,主要是它是一种奖励集体的办法,任何一种奖励办法都能够起表扬先进、带动一般的鼓舞作用,奖励班级,也就推动了班级的前进。今后表扬奖励班级完全是可以的,而且应该当作一项适应目前学校工作的好办法。但是一定不要搞群众性的评比而形成运动。同时也不必规定一个全面的条件。而应根据这些班级经常努力的结果和良好表现,对其某些方面的优点给以表扬奖励。如:有的班级团结好,有的班级学习好,有的班级的科学研究小组有成绩,有的班级体育活动、义务劳动搞得很好等等。可以适当照顾到全面发展去表扬。这样,就可以使同学中好的东西、积极的东西都可以不断得到肯定、巩固和推广,使不好的东西、消积的东西不断得到克服和纠正。这样,久而久之,有领导地使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带动,潜移默化,便可自然而然地培养出优良的风气。
第二,加强班级工作,同时要开展社团活动。青年团是以共产主义教育青年的学校,其最主要的工作方式就是通过互相影响、自我教育的方式来进行思想工作。仅仅加强班级工作还是不够的。一个班三、五十个同学,兴趣爱好很不一致,还必须有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才能满足群众的多样性的需要。许多学校过去却都较忽视社团工作的开展,因此学校中的文化生活,课外活动也就很难做到多种多样,百花齐放。今后,我们一方面应该建立班级的经常工作,总结典型经验,训练团和班会的积极分子,培养班级支部的独立工作能力;一方面还要大力开展社团活动,坚持课外活动自愿参加的原则,争取校内教师和社会力量对各种社团的指导和帮助,注意普及和提高的问题,研究解决班级工作和社团工作上可能产生的矛盾。
第三,思想教育工作要细水长流,适合教学的特点。目前,学校教学已经上了正轨,教学的特点是按部就班的、循序渐进的。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服务于教学,服从于教学。思想教育工作又是一个长期的艰巨复杂的工作,决不可能立竿见影地简单地一下子就解决了问题,也不可能孤立起来,轰轰烈烈地单独搞一套。因此,企图抓住一种工作方式代替一切的想法是不正确的。评奖先进班不是唯一的方式方法,别的任何一种工作方式和方法,也同样不可能唯我独尊。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就是要老老实实地、一点一滴地,从各方面坚持不懈地长期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