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积累

1956-08-16华罗庚

中国青年 1956年7期
关键词:天才基础科学

本文是中国科学院教学研究所所长华罗庚教授最近在北京几个报告会上的讲演稿,现特发表于此,供青年同志们学习参考。

——编者

最近,党向我们提出了向科学大进军的庄严号召,要我们在十二年内在主要科学方面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这个号召使广大青年科学工作者感到巨大的鼓舞,许多青年人并且订了几年进修计划。这是一个十分可喜的现象。这里我想提出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由于绩累

必须认识攻打科学堡垒的长期性与艰巨性。应该像军队打仗,要拿下一个火力顽强的堡垒一样,不仅依靠猛冲猛打,还要懂得战略战术。向科学进军不但要求有大胆的想像力,永不满足於现有的成就,而且要踏踏实实从眼前的细小的工作做起,付出长期的艰苦劳动。听说许多大学毕业的青年同志正在订计划,要在若干年内争取副博士。但我要奉劝大家,不要认为考上副博士就万事大吉,也不要认为将来再努一把力考上个博士就不再需要搞研究了。不,科学研究工作是我们一辈子的事业。我们的任务是建设共产主义的幸福社会,是要探索宇宙的一切奥秘,使大自然力为人类服务,而这个事业是永无尽止的。若单靠冲几个月或者两三年,就歇手不干,那是很难指望有什么良好成绩的;即或能作出一些成绩,也决不可能达到科学的高峰,即使偶有成功总是很有限、极微小的。解放前我们看见不少的科学工作者,他们一生事业的道路是:由大学毕业而留洋、由留洋而博士、由博士而教授。也许他们在大学时有过一颗爬上科学高峰的雄心,留洋时也曾经学到一点有用的知识,博士论文中也有过一点有价值或有创造性的工作,但一当考上了博士当上了教授,也就适可而止了;把科学研究工作抛之九霄云外,几十年也拿不出一篇论文来了。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惋惜的事。当然那主要是旧社会的罪恶环境造咸的。今天我们的环境不同了,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科学事业开辟了无限广阔的道路。现在我们可以安心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去大力从事科学活动,努力钻研创造。我们的科学事业已成为整个社会主义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就不应该再抱着拿科学当“敲门砖”的思想,而应该为自己树立一个最高的标准和目标,刻苦坚持下去,为人民创造的东西越多、越精深才越好。

有些同志之所以缺乏坚持性和顽强性,是因为他们在工作中碰了钉子,走了弯路,於是就怀疑自己是否有研究科学的才能。其实,我可以告诉大家,许多有名的科学家和作家,都是经过很多次失败,走过很多弯路才成功的。大家平常看见一个作家写出一本好小说,或者看见一个科学家发表几篇有分量的论文,便都仰慕不已,很想自己能够信手拈来,便成妙谛;一觉醒来,誉满天下。其实,成功的论文和作品只不过是作者们整个创作和研究中的极小部分,甚至这些作品在数量上还不及失败的作品的十分之一。大家看到的只是他成功的作品,而失败的作品是不会公开发表出来的。要知道,一个科学家在他攻克科学堡垒的长征中,失败的次数和经验,远比成功的经验要丰富深刻得多。失败虽然不是什么令人快乐的事情,但也决不应该气馁。在进行研究工作时,某个同志的研究方向不正确 ,走了些岔路,白费了许多精力,这也是常有的事。但不要紧,你可以再调换一个正确的方向来进行研究;更重要的是要善於吸取失败的教训,总结已有的经验,再继续前进。

根据我自己的体会,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有些同志也许觉得我在数学方面有什么天才,其实从我身上是找不到这种天才的痕迹的。我读小学时,因为成绩不好就没有拿到毕业证书,只能拿到一张修业证书。在初中一年级时,我的数学也是经过补考才及格的。但是说来奇怪,从初中二年级以后,就发生了一个根本转变,这就是因为我认识到既然我的资质差些,就应该多用点时间来学习。别人只学一个小时,我就学两个小时,这样我

的数学成绩就不断得到提高。一直到现在我也贯彻这个原则:别人看一篇东西要三小时,我就花三个半小时,经过长时期的劳动积累,就多少可以看出成绩来。并且在基本技巧烂熟之后,往往能够一个钟头就看完一篇人家看十天半月也解不透的文章。所以,前一段时间的加倍努力,在后一段时间内却收得预想不到的效果。是的,聪明在於学习,天才由於积累。

脚踏实地与加快速度

正因为科学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事业,所以不仅要有顽强性和坚持性,而且必须注意科学的方法和步骤,脚踏实地的循序渐进。正像我国要实现社会主义的美好前途一样,不能指望在一个早晨便达到,必须经过过渡时期才行。向科学进军好比爬梯子,也要一步一步的往上爬,既稳当又快。如果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然会摔交子,碰得焦头烂额。我这样说是不是保守思想呢?是否违反了“又多又快又好又省”的原则呢?我觉得,循序渐进是和加快速度不矛盾的,正因为循序渐进,基础打得好,所以进军才能保证顺利完成。过去有些中学生,自命为天才,一年跳几级,初中未读完就不耐烦了,跳班去读高中,这是很危险的事,虽然暂时勉强跟得上,但因为基础打得不扎实,将来进一步研究的时候就会有很大的困难。有些青年不但怕难,而且很轻视容易。初中算术还没学好就想跳一跳去学代数。他大概认为算术太简单,没有必要多学,结果到了学代数的时候,却发现有许多东西弄不懂,造成很大的困难。其实我们通常的所谓困难,往往就是我们过於轻视了容易的事情而造成的。我自己从前就有过这样的痛苦经验。看一本厚书的时候,头一两章总觉得十分容易,一学就会、马虎过去,结果看到第三、四章就感到有些吃力,到第五、六章便啃不下去,如果不愿半途而废,就只好又回过头来再仔细温习前面的。当然,我所谓要循序渐进,打好基础,并不是叫大家老在原地方踱步打圈子,把同一类型的书翻来复去看上很多遍。譬如过去有些人研究数学,把同样程度的几本微积分都收集起来,每本都从头到尾看,甚至把书上的习题都重复地做几遍,这是一种书呆子的读书方法,毫无实际意义,这样做当然就会违反了“快”的原则。我个人的看法是:打基础知识的时候,同一类型的科学,只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选一本好书认真念完它就可以了(在这种基础上再看同一类型的书时只不过吸收其中不同的资料,而不是从头到尾的精读);然后再进一步看高深的书籍。循序渐进决不能意味着在原来水平上兜圈子,而是要一步一步前进;而且要尽快地一步一步前进。

谈到补基础知识的问题,目前在大学里有这样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一面工作,一面研究,一面补基础;另一种看法是打好基础再研究。这两种做法当然都可以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但究竟那一种方法最好,则必须结合自己的具体环境和条件来决定,不能机械硬搬。我以为在有良好导师进行具体辅导的情况下,不妨一面补基础一面搞研究工作,这样不致走什么弯路,而且可以很快前进。若没有导师指导,那就必须先打好基础,因为基础不好,又没有人指导,将来在进行研究专题时,发现自己基础知识不够,就往往会弄得半途而废或事倍功半。但即使没有导师,打基础的时间也不会花得太久。听说有些大学毕业的学生,担任教师两三年,在制定个人计划时还准备用十年时间来打基础,争取副博士水平,这实在是完全不必要的。依我个人的看法,一个大学三年极肄业调出来工作的同志,拿两三年时间补基础就够了。当然指的是辛勤努力的两三年,而不是一曝十寒的两三年。

独立思考和争取严格训练

搞好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关键问题,便是充分发挥独立思考能力。同志们都知道科学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我们从事科学研究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劳动,去竭力发掘前人所未发现的东西;如果别人什么都已发现了,给我们讲得清清楚楚,那就用不着我们去搞科学研究了。所以在科学研究上光凭搬用别人的经验是不行的;而且容观事物不断地在发生变化,科学事业也在时时刻刻向前发展,只是套用别人的经验就往往会发生格格不入的毛病,甚至每个人自己也不能靠老经验去尝试新问题,而应该不断地推陈出新,大胆创造。我总觉得,我国青年在这方面还有着较大的缺点。比如我访问民主德国的时候,我们在德国的留学生就告诉我,由於国内的大学里没有很好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现在在学习上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他们和德国同学在一起读书听课都不差,但做起“习明纳尔”(课堂讨论)来就不知道从何下手。甚至於自己不会找参考材料,就是找到了参考资料,上去演讲的时候,往往人云亦云,不能有所添益,或创造。的确我接触到过不少大学生,他们从来也没有想到过要和书上有不同的看法。这样,他们实际上变成了一个简单的知识的传声筒。我们有些大学里过去实行过所谓包教包懂的制度。一次不懂便去问老师;两次不懂再问;三次不懂又再问,一直到全懂为止。这虽

然是个省力的办法,但可惜任何学问都是包不下来的。如果老师建你怎样做研究工作全都包下来了,那他就不需要你再做这个研究工作了。导师的作用在於给你指点一些方向和道路,免得去瞎摸,但在这条路上具体有几个坑,几个窟窿,那还得你自己去体验。何况我国目前科学上空白点很多。谁也没有去研究过的项目,你到底依靠谁呢?唯一的办法就是要依靠你自己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去创造,去深思熟虑。

但请大家切不要误解,以为我是要你们在科学上去瞎摸瞎闯,自以为是,一点也不向别人请教。不是的,独立思考和不接受前人的经验与老辈的指教是毫无共同之点的。假如有一个人没有应有的科学知识,便宣布“我要独立思考”,成天关在屋子里沉思暝想,纵然他凭他的天才能够想出一些东西来,我敢说他想出的东西很可能别人在几十年以前就已经想到了,很可能还停留在几百年以前或几十年以前的水平上面。这种情况说明他的劳动是白白的浪费,当然更谈不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了。所以学习前人的经验,吸取世界已有的科学成果是非常必要的。而为了做到这一点,主动的争取老教师的帮助和严格的训练,又是值得青年同志们注意的。

熟能生巧

最后,我想顺便和大家谈谈两个方法问题。我以为,方法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熟能生巧”。搞任何东西都要熟,熟了才能有所发明和发现。但是我这里所说的熟,并不是要大家死背定律和公式,或死记人家现成的结论。不,熟的不一定会背,背不一定就熟。如果有人拿过去读过的书来念十遍、二十遍,却不能深刻的理解和运用,那我说这不叫熟,这是念经。熟就是要掌握你所研究的学科的主要环节;要懂得前人是怎样思考和发明这些东西的。譬如搞一个实验,需要经过五个步骤,那你就要了解为什么非要这五个步骤不可,少一个行不行,前人是怎样想出这五个步骤来的。这样的思考非常重要,因为科学研究的目的在於发明或发现一些东西。如果人家发明一样东西摆在你前面,你连别人的发明过程都不能了解,那末你又怎样能够进一步创造出新东西呢?好比瓷器,别人怎样烧出来的,我们都不理解,那我们怎能去发明瓷器呢?在资本主义国家里,流行着对科学家发明的神秘化宣传,说什么牛顿发明万有引力定律,是由於偶然看见树上一个苹果落地,灵机一动的结果,这真是胡说八道。苹果落地的事实,自有人类以来便已有了,为什么许多人看见,没有发现而只有牛顿才发现万有引力呢?其实牛顿不是光看苹果落地,而是抓住了开普顿的天体运行规律和伽利略的物体落地定律,经过长期的深思熟虑,一旦碰到自然界的现象,便很容易透视出它的本质了。所以对关键性的定理的获得过程,必须要有透彻的了解及熟练的掌握,才能指望科学上有所进展。再申明一下,这里谈的关键并不是指各种问题的关键,而是你所研究的工作中的主要关键。

其次,关於资料问题。搞研究工作既然要广泛吸取前人的经验,那就必须估有充分资料。如果是搞一个空白的科学部门,这门科学中国过去还没有或很少有人研究过,那查资料就会发生很大的困难。在这里我想与其谈一些空洞的原则让大家去摸,不如讲得具体些,但是愈具体错的可能性就愈大,希望大家斟酌着办,不要为我这建议所误。我觉得,如果有导师指导的话,那他就可以告诉你这门科学过去有谁搞过,大致有些什么资料或著作(具体材料他也不可能知道),然后你可按这线索去寻找,这样做当然还比较好办。如果没有导师,只派你一个人夫建立这个新部门,那应该怎么办呢?我想首先要了解这门科学在世界上最有权威的是哪些人或哪些学派,然后拿这些人近年来发表的文章来看。起初很可能看不懂,原因大致有两种:第一,他所引证的教科书,过去我们没有念过。这很好,从这里知道我们还有哪些基础未打好,须要补课;第二,他引证了许多旁人的著作。这些著作我们不一定全部要看,但可以从这位科学家提供的线索开始,按他引证的书一步步扩大,从他研究的基础一步步前进。这样时间也不致花得太长,有的花一两年,有的三、五年就可以知道个轮廓了。

猜你喜欢

天才基础科学
党天才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天才or怪咖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科学拔牙
“五抓五促”夯基础
天才的童年